返回首页

刚抓的小鸡总是喘而且站不稳,还拉很稀的白屎,有的是绿屎,爱往墙角躲,而且一蜷缩就死了!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05 21:16   点击:1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刚抓的小鸡总是喘而且站不稳,还拉很稀的白屎,有的是绿屎,爱往墙角躲,而且一蜷缩就死了!

鸡白痢拉稀,气喘是感冒,买点土霉素和水喂一下就好。

二、我散养的鸡,每天晚上回大棚后,都相互挤压在一起,死亡率高怎么解决啊!!

是光照问题,你在傍晚时候把鸡舍的灯打开,天黑以后关闭,鸡就不会挤压了,要慢慢训练一下。循序渐进

群体太大了,把它们分开。把大棚分成若干份,鸡相对来说就分散了,挤压会有明显改善。不知道你是哪的朋友?你那里晚上温度是多少?雏鸡扎堆的根本原因是温度不够。

三、常见导致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一:

1.鸡消毒前,鸡舍不彻底清洗,不熏蒸消毒。只喷一两次消毒液,使微生物长期存在,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导致死亡。

2.鸡舍温度进入雏鸡之前,鸡舍内预温不够,导致雏鸡扎堆挤压致死;温度过高,鸡呼吸强度大,失水多;气温忽高忽低,鸡容易着凉,引起腹泻脱水,会影响蛋黄的吸收。

3.冬春季节在鸡舍环境中育雏时,只想着保温,忽视适当通风,保持鸡舍空气新鲜,导致氨气和一氧化碳含量超标,呼吸道症状轻,严重者中毒。生长,不损伤幼小的新根,不因积水而烂根。

4.饲养密度养殖户大多存在过度饲养的现象。过度饲养使鸡的密度高,不容易观察鸡的状况,发育不规律,空气不好,疾病传播快,导致死亡率较高。

5.将药物滥用到雏鸡身上后,不使用雏鸡专用药物预防白痢,而是听信药商之言,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在几天内用200公斤水混合的抗菌药物标签用完,加重了肝肾负担,造成大量雏鸡死亡。

6.鸡没有及时免疫容易出现呼吸道症状。有的养鸡户一听到鸡呼吸声太大就停药,耽误了新城疫、法氏囊等重大传染病,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另外,他们在秋季入雏时不注意鹰嘴豆的早期防疫,等到60、120天再给鹰嘴豆接种。严重的鹰嘴豆,尤其是喉鹰嘴豆,更容易死亡。

二、雏鸡疾病防治:

改善鸡的饲养环境,定期清理鸡的食槽,保持清洁,勤消毒,饲料应多次少量饲喂,避免因过量饲喂而引起腐败变质,加强对幼鸡饲养环境的改善。因为鸡的抵抗力较弱,所以要及时增加光照,不同的疾病可以喂适当的药物。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用护毒康配合呼吸药万虎宁,可以用水调给鸡喝,细菌性痢疾可以用。

常见导致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防治?常见的雏鸡死亡因为饮食问题导致拉肚死亡,想要避免这样情况发生,需要在喂食小鸡的时候用热水搅拌饲料,喂食适当拉肚药,除此之外,喂养雏鸡要注意保温,雏鸡没有保护的毛,容易生病冻死。

鸡舍温度,进雏前,鸡舍内的预温不够,导致雏鸡扎堆挤死;温度过高时,雏鸡呼吸强度高,失水量大;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雏鸡容易受凉,导致拉稀脱水,影响卵黄的吸收。

鸡舍环境,冬春养鸡时,只考虑保温,忽视适当通风,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导致氨气、一氧化碳含量高,呼吸症状轻,中毒严重。

在雏鸡的生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为了有效地保证雏鸡的成活率,饲养雏鸡时必须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首先可能是所处环境温度忽高忽低,使得稚鸡不能平衡体内温度;至今养殖密度过大,相互挤推,使其呼吸困难,最终死亡;饲料营养不全面,其缺乏营养,体质瘦弱;要保证温度均衡,降低养殖密度,增加饲料的营养。

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影响,可能是饲料影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都会导致小鸡的死亡,首先上超市的周围的环境,在饲料方面选择更加度小鸡生长有用的材料,而且也要多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四、运输雏鸡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运输雏鸡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保温、通风、防止挤压和脱水。初生雏鸡的适宜环境温度为33~35℃。(1)冬季运输时要注意防寒保温,防止雏鸡受凉感冒,同时还要适当通风,关键是解决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2)夏季运输主要需注意通风防暑,防止有通风死角,造成雏鸡“闷死”,尽量避免中午运输,防止烈日曝晒,以免发生鸡只中暑。(3)长途运输要防止雏鸡脱水,最好在出壳后36小时内运到育雏舍,路途远时可选择空运。(4)在运输雏鸡时要选择适当的包装,要留有空间,保证雏鸡的通风换气活动,防止憋闷和挤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