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本地塘虱鱼养殖技术(塘虱鱼生活环境)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02:40   点击:2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塘虱鱼生活环境

它的主要食物包括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也吃小鱼、鼠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还会吃同类的尸体。正因为鲶鱼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中生存。

在一些有鸡粪、猪粪的污水环境下,鲶鱼是可以生存的。而且,在水产养殖业中,动物粪便也是一种廉价、无毒的天然肥料,它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了大量的营养,所以,很多养殖户都会把鸡、猪粪等作为饲料喂食。

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塘鲺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塘鲺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

扩展资料

肉细嫩味美,富营养,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南方常见的食用鱼,也是出口港、澳的重要品种。养殖胡子鲶,因其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较高。

鲶鱼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塘角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肉刺少,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

胡子鲶性腺发育属非同步多次产卵类型,繁殖能力强,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一般一年可繁殖3~4次。胡子鲶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9月,少数亲鱼产卵期可延至10月底结束,其繁殖盛期为5~7月。

2. 塘鲺是什么鱼

塘鲺(学名:Clarias fuscus),鲶形目胡子鲶科动物。 塘鲺头部扁平而坚硬,枕骨较宽,体延长型,前半部呈圆筒型,后半部侧扁,头宽扁,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下位;上、下颌及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背鳍很长,胸鳍短而圆,尾鳍呈圆扇形;体棕黄色,腹部较浅。性喜成群,贪食,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广布于中国南方各地。

3. 养殖塘虱鱼

塘鲺鱼体长,头部扁平,鱼体表光滑无鳞有侧线。体色一般呈灰褐色,身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塘鲺鱼养10到12个月可以繁殖,经一个月左右培育,继而可以第二次繁殖,一般一年可繁殖3~4次。

4. 塘虱鱼生活环境图片

塘虱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 下,选择条件好的池塘养殖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池塘条 件良好,鱼摄食旺盛,饲料消化率、转化率高,鱼生长快,产量 高,产品质量好,养殖的经济效益好。

5. 塘虱鱼是不是很脏

不咬人。

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埃及塘鲺体表发黑,共8须,头较扁,身体布满黏液,生长速度之快,在水里基本没有天敌,在国内一些河流和池塘里已经有泛滥的趋势。现在也有不少养殖户养殖此鱼,由于生命力顽强,越脏越肥的水埃及塘鲺越喜欢,长得越快,还可以高密度养殖。

6. 野生塘虱鱼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虱鱼、八胡鲶鱼,属热带性养殖鱼类。一般个体可达0.5~0.7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雌鱼体表粘液多而润滑,颜色较淡,头部略短而高,腹部肥大,胸鳍末端较钝。雄鱼体表较粗糙,腹部窄长且较瘦,颜色较深,体侧黑斑较为明显,头部略扁,体平直。

7. 塘虱鱼有营养吗

黄色塘鲺鱼能吃

塘鲺,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因而市场潜力大,是农(渔)民致富的有效养殖对象。

塘鲺,又称塘角鱼、胡子鲶。国内常见两个品种:本地塘鲺(胡子鲶),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本地塘鲺,即胡子鲶,角角鱼、角角丁、又名土塘鲺。体色发黄,多为野生,个体较小,最大一般500g。

埃及塘鲺,即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鲺。体色发黑,多人工养殖,个体很大,一般可达数千克。

8. 塘虱鱼作用

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塘虱鱼贪食,常饱食后潜伏于池底的阴暗处不动。因此其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在中国南方每年可养2~3季,在池塘条件下养殖,经4~5个月饲养,当年鱼苗一般可长到0.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以上,亩产可达5000公斤。对于上年越冬鱼种,普遍可长到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以上。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胡子鲶耐饥能力强,鱼种或亲鱼在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饲也不会死亡,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扩展资料:养殖塘鲺鱼的日常管理;1、藕鱼兼顾,合理调节水位,平时大池水位保持30~50cm,过深水位不利于藕的光合作用和生长。2、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藕病虫害,粉剂宜在有露水的早晨施用,水刺尽量洒在藕茎叶面上,避免直接落入水中,施药时最好把鱼赶入鱼沟、鱼坑内。3、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9. 抓塘虱鱼的最好方法

摘录: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也很喜欢吃血(如猪血,屠宰猪的血流入池塘,塘鲺会长很大),粪便,肉类(包括人),吃这些生长迅速,有人曾经在化粪池捕捉到10多条重10几斤的塘鲺。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

10. 塘虱鱼怎么养

一亩田可以养10000—15000尾塘角鱼。

1、鱼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鱼塘必须彻底清除杂物、清理塘底淤泥,每亩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麸20,或漂白粉5斤兑水全塘泼洒消毒,一星期后经试水确定安全,才能放苗。

2、鱼苗投放

塘虱鱼的养殖,可分为混养与纯养两种方式。混养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塘中,每亩混养“五指鱼”(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时不用专门投放饲料,每亩可收获15—25公斤塘虱鱼;

纯养是利用塘基坚实,排灌方便,水深能够控制在1.5米左右,面积一般以4—6亩为宜的鱼塘,以每亩放养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网布在塘边围成一个5—8平方米的小水体,先用浅水培育10—15天,随着鱼苗长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后拉开网布,让其在大水面生长。

3、鱼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鱼苗,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健壮的亲鱼,按鱼体重5%一10%,用花生麸、蚕蛹等食物饲养,促使亲鱼性腺发良。好的雌鱼种体表较粘滑,色素较淡,头部略高,腹部圆胀,胸鳍末端较钝,生殖孔呈圆形,成熟时腹部卵巢轮廊明显,有弹性,有时可压出碧绿色卵粒;肛门略突微红。

雄鱼种则体表较粗糙,色素较深,头部略扁,体乎直,腹部窄长,胸鳍末端较尖长,外生殖器成细长管状,末端较尖,肛门略凹。

选择好成熟亲鱼后,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鱼类脑下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鱼用鲤垂体4粒,或鲢鳙垂体14—16枚,或激素3000单位。雄鱼用量减半。垂体要研碎,加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即可。公斤体重的亲鱼,注射量为2毫升。

注射部位为背鳍侧面肌肉,或胸鳍基部内侧。注射后雌雄亲鱼配对放在塑料盆中的清水里,可放人一些假水仙根作鱼巢,然后用竹箔盖口,放到僻静处,保持水温25℃一30℃。亲鱼从注射到开始产卵约10-12小时,产卵时间约3个小时。一条鱼养得好,一年可产卵4-5次,一次可产卵3-4万粒。

亲鱼产卵后,将卵收集起来,放到孵化箱,或水泥池、水缸、面盆等用具里进行孵化。每平方米水面可容卵2-3万粒,池水要保持深30-40厘米,温度保持在29℃-30℃,不可过高,也不要让强烈阳光照射。若用盆、缸孵化,要注意经常换水。

孵化从受精到出膜只需2小时左右。当仔鱼出膜后,应及时清理鱼巢,注意换水,待50--60小时后,鱼仔能游泳时把鱼放到有饵料的培育池中。

4、环境要求

鱼塘塘基四周必须要牢固,检查堵塞漏洞,进排水口要分设,预防雨季塘水漫顶(过基)使塘虱鱼随水而逃。鱼苗培育最好是用水泥池,便于管理,捕捉容易,还可以防止敌害的威胁。

水泥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宜,池高2米,池边设排灌管和排污管,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500-2000尾为宜。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培育15天左右,可达到出售规格。 培育阶段饵料以浮游动物(水蠕)为最好。

水域要经过滤,防止龙虱幼虫、松藻等敌害,也可用蛋黄、奶粉、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池水常换,保持清新,以免污染水质,影响鱼的生长。也可以用池塘育鱼苗。在大批繁殖中,用池塘较好,池塘面积1-2亩,水深1—1.5米为宜。

池塘要求平整,排灌方便,鱼苗下塘前10天,最好亩用茶麸40-50公斤泼塘,杀死塘中杂菌,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塘,放回清水后再放鱼苗。每亩可放20万尾,饵料与池养一样。要经常巡塘,注意观察水的变化,把蛙卵和其它杂物捞开,防止蝇粪天敌危害。这样,培育12-15天,鱼苗可达2-3厘米,即可出售。

5、成鱼养殖

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目前,常用养殖方式有如下四种。

稻田养殖:稻田要求没有漏洞,排灌方便,田基较高,在进出水口要装上网纱或竹筛,以防鱼逃跑。可在每块田的四角挖一个1-2平方米大的小水池,池深1米左右,池面要用树叶或茅草遮盖,以免强日光曝晒。每亩稻田可放鱼苗1000尾左右,每天可定期投放一定食饵入池。如管理得好,亩产鱼可获75—175公斤。

家庭池养:家庭场院可利用土池、水泥池、天井、水坑,水缸等地方进行养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尾左右,这种池养鱼饲料要求高,最好用动物性饵料,如蚯蚓、孑孓、小杂鱼等。也可下鱼粉混合花生麸、麦粉、玉米粉等投喂。一般每天投1—2次。同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尽量保持水质清新。

池塘纯养:池塘以0.5-2亩,水深1--2米为宜。未放鱼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时每亩(最好放5厘米规格鱼苗)密度为3000-4000尾,可施放禽畜粪肥,饲料可投花生麸、米糠、蚕蛹等。日常管理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饲料,每天分早晚两次,早上占当天40%,晚上占60%。

每周调整一次投饵量,约增加20%。放鱼后前20天要多下精饲料,用量为鱼体重10%-15%左右,让鱼吃饱生长才快,并要注意水质变化,过肥可冲注新水,过瘦则应施肥。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池塘养殖二三个月,一般鱼可达0.4--0.5公斤重。

成鱼混养:埃及塘虱鱼可与四大家鱼混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利于四大家鱼的生长:放养时间最好在7一8月份,放养数量要视饵料而定,一般每亩混养鱼塘投放大塘虱鱼苗1000---2000尾。饵料足,管理好。除增加家鱼产量外,每亩可多收埃及塘虱鱼300--1000公斤。

6、日常管理

鱼苗放养后,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塘虱鱼的生长情况。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投饲量按鱼体重的8%—10%比例投放,但有些群众是以是否食完进行投饲量增减,尽量做到食完不浪费。在“四防”工作上(即防暴冷暴热、防逃、防敌害、防鱼病)做到有备而战。

利用池塘纯养塘虱鱼时,通过科学管理,成活率可保证在45%—55%以上,经过3—4个月的养殖,每亩可收获商品鱼350—500公斤,在种苗配套供应有保障的时候,一年还可以养殖两造。

11. 塘虱鱼生活环境怎么样

  革胡子鲶的池塘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又可分单养和混养两种。

(1)池塘单养。池塘单养革胡子绝的优点是产量高、管理方便、捕捞收获方便;缺点是池塘利用不够,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不含有害物质,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坚实,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埂坚实无漏洞。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进水、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在池塘水面投放水浮莲或浮萍,既可遮阴,又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辅助饲料。在鱼种下塘前必须要求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整消毒和施基肥,注入新水,当池水中饲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方能放鱼种。 池塘面积一般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②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大小及池塘、饲料、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10尾。投放大规格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产量。下塘鱼种规格应不小于5厘米。

③投饲。鱼种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优质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和加快生长。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螺、蚬、蚌、蜗牛等贝类以及蝇蛆、蚕蛹、蚯蚓及动物尸体及下脚料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