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湖龙虾养殖基地
南粳5718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
全生育期148天左右,属中熟中粳类型,株高100-105厘米,株型紧凑,穗型较大,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超28克,茎杆粗壮,分蘖力强,长势较旺,抗倒性强,叶色深绿,后期转色好。
南粳5718主要特点:
一、食味品质优良
米饭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和韧性,冷饭不回生,食味品质极佳。2017年区试取样送农业部检测:糙米率84.1%,精米率74.4%,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1%。
参加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江苏省2018年度优质水稻新品种食味评比南粳5718排名第一,破格进入生产试验。
2018年参加阜宁优质稻米品尝,南粳5718评分第一 。
二、分蘖性强、穗大粒多、产量高。
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72.1公斤。比对照增产5.6%,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9.1公斤,比对照增产5.1%
2019年泗洪县城头乡连片种植400亩(机插秧)南粳5718,平均亩产1470斤左右。
2019年种植南粳5718(直播)127亩,熟期比淮稻5号早5-7天,每亩产量可达1400斤,比淮稻5号每亩增产100斤左右。
三、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稻虾专用稻 。
南粳5718通气组织发达,适宜稻虾共养,茎秆壁厚耐龙虾夹。
四、灌浆较快、出米率高、后期熟相好。
多地展示基地南粳5718出米率均达72%以上。
南粳5718总结
1、完美地将高产、优质和多抗结合在一起的品种。分蘖强,穗大粒多,产量高。茎杆粗壮,生长势强,抗倒伏能力强,适宜稻虾共养,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综合抗性强。
2、稻米食味:粒大,透明,弹性
3、种植体验:建湖老刘2017-2019连续三年种植:高产稳产,优质抗倒。
4、南粳5718是让专家、同行和农户过目难忘的品种,一枝独秀。
5、相信南粳5718一定能为种子生产经营者、种植者和粮食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2. 湖南养龙虾基地
完全适合,小龙虾抗性强,可耐-14度低温及40度高温,世界范围内从温带的欧洲到热带非洲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养殖区域为华东及以南各省。湖南安化气候与原产地美国南方气候类似,非常适合。山区也可以,只要不是山泉冷水,水温在10~30度,小龙虾就可以快速生长。
3. 龙虾养殖技术
简单粗暴的说,小龙虾养殖技术就是四养:养水、养草、养种、养膘
1、养水:水的重要就不多赘述了,各种方法之前也分享很多,一定要做好水体的养护,肥水养水工作。
2、养草:养虾就靠一把草,养好草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之前说过很多,可以回头去看看
3、养种:做好亲虾预留工作,养好种虾,才能为下一季创收起个好头
4、养膘:合理的饵料投喂才能让小龙虾安全蜕壳养膘,养出大规格的成品虾。
4. 龙虾湾生态龙虾养殖基地
1、蓝色龙虾
据了解,平均200万只龙虾中才会出现1只的蓝色龙虾,是媲美活化石的稀有海洋生物。它的身价达百万以上,是世界上最贵的龙虾。
2、中华锦绣龙虾
以前浙江的渔民有捕捞到,这只龙虾全身彩斑,个头很大,重达3.47斤,身体呈青绿色,四肢黑白相间,还有不少黄色斑点点缀其中,身价最高是60万。
3、智利龙虾
主要生长在太平洋附近的海域,颜色跟常见的河虾相近,头部比较大,没有钳,有着长长的虾须和虾脚,因为海域水质清冷,所以龙虾色泽鲜艳,肉质松软嫩滑,口感鲜甜,量少物稀,价格较贵。
4、伊势龙虾
是日本高级食材之一,其体积壮硕,肉质鲜美多汁,龙虾的外壳像盔甲一样,虾肉晶莹透亮,带着一抹奇异的光泽,吃起来又弹牙又冰凉,无比奇特,因此价格较高。伊势龙虾被看作为象征盛宴的高级龙虾而闻名日本。
5、玫瑰龙虾
玫瑰龙虾产于开普敦好望角一带,颜色呈棕红色,煮熟后呈鲜红色,非常漂亮,是海鲜中的极品,好望角原名“暴风角”,其地海浪凶狠,有不少船只遇过危难,这也体现好望角生产的食材有多么珍贵。
6、澳洲龙虾
澳洲龙虾每只重量大概在500克到1千克之间,大的有2~3千克,个头是又壮又大体大肥美,虾肉、虾尾肉通常各占总重量的三分之一,真是身肥肉嫩,是龙虾中的“大胖子”。
7、波士顿龙虾
又叫加拿大龙虾,出产自北大西洋沿岸的冷水海域,生活在不超过50米深的海底。烹饪前的波士顿龙虾,颜色是棕绿色或绿褐色,体重在500克到2千克之间,一对大螯占据了相当一部分重量,但其里面肉质鲜嫩,且多,由此价格不低。
8、断沟龙虾
又名加州龙虾或加州刺龙虾,是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蒙特利湾的一种太平洋虾种。由于加州渔猎局设限,所以产量较低,导致其价格远高于波龙。
9、蝉龙虾
又名海知了、深海琵琶虾,由于它是深海虾类加上产量又极少,所以在市面上可以说是极其罕见。它与一般的龙虾相比不仅肉质十分紧实,很有嚼劲,而且口感浓厚。
10、杉龙
这种龙虾以其奇特的外观被大家称奇。主要产于东南亚、台湾海峡和中国南海一带,柔嫩洁白如雪,做刺身和汤都非常棒。
5. 建湖螃蟹养殖基地
生在在海边入海口 滩涂,自然环境下生长,吃滩涂上的小虾 小蟹 小泥螺,蛋称之为海鸭蛋!
6. 建水小龙虾养殖基地
昆明的酒楼宾馆食府很多,但极少有把小吃标上菜单、端进包厢的。而大街小巷的一些小饮食店则大打“小吃”牌,吸引了众多的好食者。如果您有兴趣,可以随记者一道去搜一搜小吃店。
风味小吃
我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面点小吃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食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油炸及蒸制的面点。如蜜饵、酏食、糁食等。此后,随着炊具和灶具的改进,面点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种也日益丰富。出现许多大众化风味小吃。如北方的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等;南方的烧卖、春卷、粽子、元宵、油条等。此外,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出现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北京的蜜麻花、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太原的刀削面、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拉面、四川的龙抄手、担担面;贵州的荷叶糍粑等。云南呢?除了过桥米线,还有臭豆腐、破酥包子、豆花米线。
何记臭豆腐美味常留唇。刚出锅的油炸臭豆腐,看上去黄灿灿、油亮亮,鼓鼓松松、热腾腾地激发着“臭香”之气,在空气里恣意地随风萦回,熏得人直咽口水。一碟臭豆腐端上桌,夹起一块一口咬下去,脆香香地满口生香。
老粥庙会的“粥”很受欢迎,10多种粥品细腻滑爽,入口即化,口感十分鲜美。“幸福鱼”云南风味超市及“清明上河食廊”的自助式风味小吃让你尽情享受云南小吃的美味。
除了昆明本土的小吃,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小吃。如“花溪王记”的牛肉米线,“秦淮一家人”的汤包等。
卤味小吃
昆明有很多卤味店,大多挨着菜市场。卤豆腐、卤猪耳、猪舌、猪肝、卤童子鸡、鸭子、卤牛肉等等应有尽有。这类店主要面向家庭,丰富家庭餐桌。真正韵味的要数“盛侨园”的卤鹅头、鸭翅膀、鸭脖子,一声吆喝:“老板,来只鹅头、两只鹅翅!”服务员手举一小托盘送到桌子上,顿感主人的十足派头。这里的鹅头较大,鹅翅也不小,看似卖相一般般,但做得都很烂乎,卤得也很入味,很有买主。
烧烤小吃
昆明的烧烤小吃种类繁多:烤牛羊肉串、烤牛筋、烤鸡腿、鸡翅膀、烤韭菜等,最有“规模”的烧烤聚集地要数顺城街。整条街都弥漫着烤肉的香味,打那儿经过,没有不买上一串吃的。当然吃得最多的要数烤牛羊肉串了。烤牛羊肉串的制法很讲究。先把新鲜牛羊肉切成厚片或细条,用铁钎子或竹签串好,架在铁槽上烤。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3分钟左右,翻动铁钎或竹签再烤另一面,并撒上调料,烤数分钟肉熟即成。一般1元钱1串,吃后令人回味无穷。还有3元/只的烤鸡腿、鸡翅膀,味道比油炸的香多了。您吃过烤韭菜、烤猪脑吗?人民路上的“西南夜市烧烤城”,就可以品尝到这些美味。
只要您够勤快、够悠闲,您就可以从昆明的大街小巷里找到各式味美价廉的小吃,多去逛逛吧。
过桥米线的N种吃法
美丽的传说,造就了云南过桥米线;鲜美的口味,使得过桥米线成为云南的一大特色风味美食。同样是过桥米线,只因各店家对主题诉求的不同,其感觉就有千差万别。不信,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吃吃吧!
融合历史人文景观———过桥都
“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描写的是被誉为“滇阳六景”之一的莲花池的美景;“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也记录着明末清初吴三桂与陈圆圆的那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过桥都就坐落在这个历史文化遗址———莲花池畔。在这里吃过桥米线,心头不禁要涌起那一个个值得回味的故事传说和那曾经的风风雨雨;而波光碧影、亭台楼榭的清幽环境,无疑又让人有心旷神怡的心境。
在口味上,过桥都在传统口味为主的基础上,又有其发展和独到之处。将云南特色的民族菜肴引入过桥米线,在吃过桥米线的同时,你可以品尝到各种野生菌、乳扇、蜂蛹等云南特色菜肴,更有精彩的民族歌舞等你欣赏,让你体味到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特色。
吃完过桥米线,酒足饭饱之余,在莲花池畔找个地儿坐下来,过上一把垂钓瘾。运气好的话,还能钓上几条莲花池的大肥鱼,此乐何极?
“云南的麦当劳”———桥香园
像麦当劳那样,把米线当成快餐来卖。这便是桥香园经营过桥米线的思路。1988年,江氏兄弟创办了桥香园过桥米线连锁店,从此走上了连锁经营的发展之路。目前已在昆明拥有9家连锁店。
6-60元的价格,大众化的消费,造就了桥香园经常性的热闹非凡场面,使人禁不住要去凑凑热闹。价格相对虽低,但桥香园工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系统管理和统一配送,使其品质有所保证,保持着其云南特色的综合味道。与此同时,在这里,你也能品尝到具有云南特色的野生菌和卤菜,还可以欣赏到民族歌舞的伴餐,感受独特的云南餐饮文化。
依伴饮食文化———吉鑫园
如果你吃过桥米线,又更多地偏向于一种民族、文化情结,那不妨来这里看一下。
1999年,吉鑫园伴随着世博会诞生。并成功举办了世博会的开幕国宴,真正把过桥米线推向了大雅之堂。2000年,世博吉鑫园推出“吉鑫宴舞”,真正将其文化经营上升到了极致。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品尝到味道鲜美的过桥米线,更可以品尝到云南25个少数民族饮食精华的特色菜肴,而“观吉鑫宴舞,吃民族大餐”更成为吉鑫园的宣传口号。同时,世博吉鑫博物馆展示的餐饮文物、古玩、少数民族服饰、大理石等更让你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国有老字号———建新园
过桥米线独一无二的无火烹饪艺术和别具一格的吃法,其奥妙主要就体现在汤上。过去,生活条件不够优越,过桥米线讲求油多,其实这也是过桥米线保温的诀窍所在。但现在,人们多不太喜欢油腻,但建新园却表示,他们是在极力保持过桥米线的传统口味,这也包括“油多”这一特点。
建新园是国有的老字号店,在这里,你可以以大众化的价格,品尝到老昆明口味老字号过桥米线。
质控过桥米线———好事博
“好事博”的过桥米线可说是过桥米线的“新”吃。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由多年临床经验的营养专家和高级厨师,在继承传统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制定全程预防控制安全的HACCP体系和绿色烹饪规范操作的原则。设计了热能、热源比平衡,动、植物食物品种、数量搭配合理,适宜于不同群体、不同健康状况人群需要。其规范化、标准化、量化的系列套餐、营养食谱达20余种。其中,既有传统风味的标准餐、经济餐,又有现代餐饮特色的山珍餐、海味餐。还有专为特殊需要消费者设计营养素增减餐6种。食谱均进行营养成分计算、分析和评价。在这里,你大可放心地开怀大吃,因为营养师会为你合理搭配食物,而无须担心摄入的营养过多或太少。
昆明最得意的那一口之小吃
过桥米线
建新园是国有老字号店,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经营的是老昆明口味过桥米线,采用无火烹饪艺术。虽然现在的客人多不太喜欢油腻,但建新园还是极力保持着过桥米线的传统口味,这也包括“油多”这一特点。
地址:建新园有多家分店,是连锁经营,最出名的是宝善街那一家总店,离祥云美食城不远,73路、26路、5路等多路公交车可到达。
总店电话:(0871)3135545
个旧烧烤鸡脚王
昆明人没有不知道个旧烧烤鸡脚王的,虽然位于西坝,地势较偏远,却在夜间可以同昆明分庭抗礼,美食的魅力不可小窥。
个旧是云南省红河州首府,也是出产美食之地。那里烤出来的鸡脚,味道甜中带辣,豪爽的红河风味,只此一家。
交通:位于西坝路口,58路、96路、97路等多路公交车可到达。
建水烧豆腐
作为云南首府,在昆明可以吃到云南各地州美食。走在街头巷尾,建水烧豆腐随处可见。比较正宗的是,捎上一包,品味那臭得发香的独特魅力,是昆明人常做的事情。
云南大学门口圆通西路的火王烧烤是建水人开的,烧豆腐非常正宗,还可顺便品尝一下建水的烤鸡脚,是用生鸡脚烤的,突出鲜味。
交通:圆通西路是步行街,可坐96路、22路、55路等多路公交车到达云南民族大学后,步行前往。
蒙自砂锅过桥米线
云南出名的是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来源于云南红河洲蒙自。在蒙自,过桥米线流行用沙锅装,除了保温,还可保存鸡汤的鲜味。蒙自沙锅过桥米线在昆明属于大排档一类,在昆明街头,一不小心就会碰上一家。
推荐:大观商业城蒙自砂锅过桥米线
交通:位于市中心,有多路公交车可达,这家蒙自砂锅过桥米线在大观商业城后门。
大理豌豆粉
大理姑娘一身民族装扮,站在街头卖小吃,光看上去,就觉得这道美食风情万种了。豌豆粉配料很独特,尤其是那一大勺芝麻酱,将这简单的小吃发挥到了极致。吃豌豆粉别忘了配一碗大理风味的木瓜凉水,甜甜的,滑滑的,这是大理的味道。
推荐:这种豌豆粉不需铺面,一个玻璃小蓬即可开张做生意,一条街上都有好几家,味道都不错。
推荐:大观商业城内就有。
开远土鸡米线
红河州美食多,开远的土鸡米线在滇味的咸鲜中又加了一味香辣。开远土鸡米线讲究的是原料,土鸡要够地道,汤才够鲜甜,辣椒要够火暴,吃头才够爽。
推荐:昆明工人新村有一家快快来开远土鸡米线,老板家在开远做这一门生意有10年,正宗程度首屈一指;昆明关上也聚集了多家开远土鸡米线店,可惜离城区较远。
交通:58路、96路、66路等多路公交车可达。
端仕小锅卤饵块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以专卖此品而出。云南居港名流到昆必尝此味,临行时还专门到永顺园买上几碗,装人保温瓶中,乘机带到香港让亲友品尝那油汪汪、红润润、香喷喷滋润粑糯的小锅卤饵块。
推荐:吃端仕小锅不用专门到端仕街,好多地方都有这"云南名小吃"出售,如如建设路口的福华园龙祥分店、青云街的端仕小锅等。
总店电话:(0871)5311968
鲜美无尽之新滇味推荐
小标题:滇味特点是咸中带鲜,鲜中带甜,融合了江南菜系及云南各地州少数民族菜肴而来,在味重的同时,又强调食物的鲜美。
滇味一而再、再而三的快速裂变、翻新之后,过桥米线、气锅鸡、饵块已成老三样,现在时兴吃新滇味。
翠湖边上
"坐拥翠湖,餐伴海鸥",这样的词语似乎已能足够体现出翠湖边上的优势所在。简洁的空间,清朗的落地玻璃,刻画着老昆明痕迹的点点滴滴,使翠湖边上很快火暴。这里主推的新派滇味包括"杨枝甘露"、"云南红排骨"、"霸王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