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是哪四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10:00   点击:2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是哪四种

曾几何时,人们只能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捕捞野生天然鱼苗进行人工养殖,是钟麟发明的人工繁殖技术开创了水生动物完全人工化养殖的新纪元。钟麟(1915.10-1996.3),广东南海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国著名的鱼类养殖专家,被誉为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

领先世界的成果

我国家鱼养殖大致有两个里程碑,一个是春秋时代范蠡著《养鱼经》,另一个便是钟麟的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在家鱼人工繁殖以前,从自然水域捕捞的鱼苗进行养殖,不仅数量极为有限,成活率也很低。鱼苗的稀缺严重制约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池塘养殖全人工繁殖鱼苗成了世界关注的难题。还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甚至对家鱼人工繁殖宣判了“死刑”。谁曾想到,1958年6月4日,随着世界上第一批全人工繁殖的鱼苗破卵而出,结束了千百年来完全依赖自然江河捕捞鱼苗的历史。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飞跃发展。该项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这项技术的领头人钟麟被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 1978年由中国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奖状。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钟麟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了10期淡水养鱼培训班,获得成功,获得联合国等各方面好评,为国争了光。

科教报国的志向

与中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一样,钟麟的青年时代正值民族危难之际。他忧国忧民,苦苦探索,将一腔热血和愤懑都倾注在对科学的探索上。无论是日寇的铁骑还是国民党的高压,都没能阻止他将毕生精力献给我国水产科研事业和水产科学教育事业。他师从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是林书颜的得力助手。1941年冬日军侵入香港,钟麟先生不愿科学的圣殿蒙羞,便辗转广西桂平,在重庆国民政府农林部广西鱼类养殖场任技术员,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日本投降后,任港英当局渔政司署技师、大埔鱼市场经理,积极参加广州国民政府渔业管理处广东分处留港渔船护产起义的斗争。建国后,他毅然决然放弃港英当局的高官厚禄,回到了自己日思梦萦的祖国大陆,成为新中国少数几位水产事业的领航人和奠基者。

艰苦朴素的生活

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广州满街葱绿,阳光明媚,而钟麟先生住的老房子却显得光线不足,有些黯淡。他的书房面积不大,大约十多个平方,但整洁干净,书架上门类繁多的书籍井然有序。暗黄色的书桌经岁月磨砺已失去了昔日的颜色,露出了木面的斑斑色彩。钟麟先生带一副银边眼镜,目光深邃,面容消瘦,让人很难想到这是当年在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的排球健将。一缕阳光照在先生的缕缕银丝上,洒在藏蓝色的中山装上,折射出这位科学巨匠的清贫与俭朴。

钟麟先生为人随和,待人热情,家里来了客人总要用夹杂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说:欢迎、欢迎、欢迎。用词简单朴素,却让任暖意盈怀。

钟麟的一生是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献身科学的一生,为水产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2. 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是哪四种类型

四大家鱼养殖可以混养些黄骨鱼,可以减少池塘野杂鱼鱼卵的数量,剑走偏锋的话也可以混养些黑鱼、鳜鱼等,物竞天择,卖优质鱼!黄颡鱼能和其它鱼混养,但一般只限于中上层鱼类,如草鱼、鳊鱼、鳙鱼、翘嘴等。黄颡鱼分布于全国各大淡水水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河流湖泊中,其肉质细嫩且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

3. 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是哪四种呢

鱼塘只有5亩,四大家鱼养什么最好或其它特种水产呢?水面小,鲢鳙首先放弃,道理很简单,鲢鳙属上层鱼,食物以浮游生物或专业生产的鲢鳙饲料为主,对水含氧度要求高,水面小,浮游生物不够,饲料用多了容易引起水质富化和含氧度降低,鱼会因缺氧引发大面积死亡。

鲤鱼适合养,但用饲料养殖的鲤鱼卖不起价格,最终导致养殖成本过高,引发亏损。

青鱼.草鱼可养殖,但不适合单养一个品种,因青.草每亩水面幼鱼投尾数不高,青鱼饲料偏贵且成鱼时间长,市埸价格一般,水面小不适合青.草鱼混养。

最合适的搭配是草鱼.鲫鱼混养,另投放几十尾鲢鳙,可起到清洁水面浮游生物和饲料粉尘的作用,放20尾青鱼20尾鲤鱼,能对鱼塘底部的螺丝,残存饲料进行清洁且对水面充分利用。

鱼塘改精养池的话,常规下每亩产量1500斤至2000斤,加大增氧力度,调控水质,用高档鱼料(膨化鱼料)产量可达2500至3000斤。

其实5亩水面最适合搞特种养殖,关键是前期投入成本高.加上对未来市场价格的不肯定性,有可能大亏,同样也可能大赚。

个人建议

4. 水产养殖四大家鱼

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虽然近年来都在提倡调整养殖结构,各种特种水产也不断呈现,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多数小渔户不敢冒险改变养殖品种。因此,如何提高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是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气温回升,水温逐渐升高,四大家鱼的食欲也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逐步增加。因此,必须选择晴好天气,通过投喂少量的精料(商品料)进行“领食”,每次亩投料3—5斤,每天一次,同时适当辅助部分青饲料,4月下旬开始转入正常投喂。

在鱼苗放养过程中,由于捕捞和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鱼体损伤,再加上水温逐步回升,细菌大量繁殖,极易造成水霉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对养殖池进行一次杀菌和消毒工作。药物可选漂白粉、二氧化氯、强氯精等制剂。同时,在4月中旬进行一次灭虫工作,药物可选用“甲盐天杀”、“虫立克”、“混杀安”等。

及时做好增氧设备的保养与安装工作。养殖前期(4-5月)四大家鱼常出现暗浮头现象,这也是池鱼初次浮头时期,由于经过一个冬眠期,鱼体娇嫩,尚未适应缺氧环境,如果缺氧情况相对重,增氧措施跟不上,没有及时进行增氧,会造成四大家鱼的陆续死亡。勤施追肥,因为鱼类生长快,消耗水中浮游动植物多,水质容易变清,因此,要根据水色勤施追肥,保证鲢、鳙鱼有足够的饵料。 每次起捕后,要根据起捕量的多少适时补充鱼种,否则会因水体载鱼量过少而浪费水体,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

5. 四大家鱼的养殖

(1)四大家鱼适合混合养殖,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些不同,在混养之后能够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产量。

(2)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上层,吃浮游植物,鳙鱼则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吃浮游动物,草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吃水草,而青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吃软体动物。

6. 三大家鱼的养殖技术

三湖慈鲷能和孔雀鱼、月光、丽丽鱼、红绿灯等混养。混养要点:

1、混养鱼首先考虑水质问题,不能把喜软水和鱼和硬水鱼混养,不然鱼养一批死一批 。比如不能把七彩神仙和三湖鱼养在一起。

2、混养得考虑鱼食,各种鱼对饲料要求不一,想要混养鱼的食性是一定得考虑的,不然也会出问题。

3、鱼的活动范围,即鱼缸的大小,越大的缸越容易混养,还有就是鱼本身的习性,有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掌握好这些小缸也是可以混养的。

4、鱼的体型问题,有的鱼最大只能长的10厘米,有的能长到30厘米以上,可能在混养初期鱼一样大,可混养一段时间后大型鱼就会迅速长大,从而出现大鱼吃小鱼。

5、鱼的色彩问题,混养最主要是为了弥补单种鱼的色彩单一,只要掌握前几条的要点,色彩就看自己的喜好了。

7. 养四大家鱼技术指导

大家鱼养殖7个月左右成熟

四大家鱼在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有着较为久远的人工养殖历史。它们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同时也非常符合,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因此也是我国淡水鱼消费的主要品种。四大家鱼在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大家鱼能适应,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水源条件,而且其天然食物易得,生长速度快。那么四大家鱼中,那个生长速度最快呢?

8. 四大家鱼养殖新技术是哪四种鱼

四大家鱼放养比例根据塘口条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选择主养品种,搭配其他鱼种。目前除青鱼价格较高外(但青鱼的养殖成本也较大)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大好,建议主养品种选择市场效益较好的鱼种,采取“80:20”模式较为合理。 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鱼产量,收获的鱼产品的产量80%是由商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在生产实践中,从鱼苗培育成鱼种或从鱼种养成商品鱼均可采用80:20这一模式技术。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有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殖鱼类,如鲫鱼、沟鲶、团头鲂、草鱼、鲤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和其它高价值鱼类。 基本方法: 1、用标准方法准备养鱼池塘。 2、用标准方法选择规格均匀主养(如鲫鱼、沟鲶等)的鱼种,选择规格整齐的配养殖鱼种(主要是鲢鱼)放养到准备好的池塘,收获时主养殖鱼类的重量大致占80%,配养殖鱼类的重量占20%,鳜鱼、大口鲶、加州鲈或其它肉食性鱼类也可以放养一些,以控制鲫鱼的繁殖或其它野杂鱼的滋生。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特性良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的计划表和方法饲喂鱼类,也可以用标准方法管理池塘,这样会比传统混养体系少发生鱼病,少充氧,少动水。 4、养殖周期结束时,能一次收获所有的鱼,主养殖鱼类所有个体均可达到市场规格,并且规格比较均匀,在养殖中期,市场价格较好的地方可捕捞上市也是经营中的选择。 三、鱼种的选择及放养 1、适合池塘80:20养殖的主养殖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青鱼、斑点叉尾回、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适合作为配养鱼类的有:鲢、鳙鱼,也可选择加洲鲈、鳜鱼等。下面我们以鲫鱼为例来说明养殖鱼类的基本选择标准。 2、放养鱼类的选择及其操作指南: ①选择体格健壮、无病、规格均匀的鱼种; ②尽量选择原、良种; ③在所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鱼造成的各种应激,或使之减至最小程度; ④选用在一定养殖周期内能达到市场规格的平均放养体重,规格均匀的鱼种进行养殖,即要选择规格整齐的大规格鱼种(下面以鲫鱼为例) ——在水温26℃的条件下,从鱼苗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90天;从15克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20天;从60克养至250克大约需要80天。根据投放时间,选择鱼种。 2、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参考模式 表一、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模式 品种 放养情况 收获预估 备注 主体鱼数量尾/亩 主体鱼规格克/尾 鲢鳙尾/亩 主体鱼产量公斤/亩 主体鱼规格克/尾 鲢鳙公斤/亩 鲫鱼 800- 1000 50 150 405 300 100 不放或少放小规格鳙鱼 鳊鱼 1500 50 300 500 450 150 未达到性成熟的一令鳊鱼种 鲤鱼 1000 150 350 1200 1300 260 草鱼 800 150 400 800 1000 250 夏季上市 淡水白鲳 800 50 350 650 750 250 罗非鱼 1000 50 350 720 500 260 单性罗非鱼 斑点叉尾回 600 50 200 550 600 150

9. 四大家鱼的养殖技术

合理搭配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比例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比例为:

白鲢450尾、35.5公斤;鳙鱼40尾,4公斤;草鱼60-80尾,15-20公 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 青鱼6-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

10. 四大家鱼的养殖病害和技术

鲢鱼:鲢鱼喜欢在上层游动,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

2、鳙鱼:人们把这种鱼叫做胖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

3、草鱼:主要生活在水域中下层,以水中的植被后排出,然后等排出的粪便产生微生物之后再吃掉,吃的时候会过滤掉里面的微生物,养殖密度为每亩1200尾左右。

4、青鱼:生活在水域的低层,主要吃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300尾左右。1、控制出鱼时机

四大家鱼的养殖模式一般是通过放养大规格鱼种,并适当的缩短养殖周期,这样待鱼肉的消费旺季上市,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益,如果市场行情不好,盈利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减。

2、套养模式

套养鱼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一般前期养殖草鱼时,可以选择鲫鱼进行套养,一年可出2个不同品种的鱼,既加快了资金的周转,也平衡了行情波动的风险。

3、鱼到了上市规格就必须上市

鱼养殖到一定的规格,就要及时上市,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规格够了压在池塘内不上市,会影响规格小鱼的生长。因此,在养殖的时候,只要行情不太差, 该出鱼的时候就要上市。

4、调水改底

在养殖四大家鱼的时候,夏季投料高峰期改底,每个星期一次,调水一般使用氮肥,还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

5、鱼病防控

草鱼病害预防可以使用益生菌拌料内服,早期用黄芪多糖,肝胆利康散能够防控病害发生,投喂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促进消化吸收。

11. 四大家鱼养殖什么时候兴起

四大家鱼养殖7个月左右成熟

四大家鱼在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有着较为久远的人工养殖历史。它们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同时也非常符合,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因此也是我国淡水鱼消费的主要品种。四大家鱼在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大家鱼能适应,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水源条件,而且其天然食物易得,生长速度快。那么四大家鱼中,那个生长速度最快呢?

“草鱼,鲢鱼,鳙鱼,青鱼”

01/四大家鱼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

四大家鱼谁长得快,其实真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因为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很多,如水的理化特征,放养的密度,饵料的情况,鱼的年龄等。因此它们生长速度的对比,只能是在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下面就列举一下,在长江中四大家鱼的生长速度,也许从中就对四大家鱼的生长速度可见一斑。

①、草鱼:一龄鱼重量可达0.78kg左右,2龄可达3.6Kg左右,3龄重量可达5.4kg左右。

②、鲢鱼:一龄鱼重量可达0.49Kg左右,2龄可达2.0kg左右,3龄重量可达3.5Kg左右。

③、鳙鱼:一龄鱼重量可达1.3Kg左右,2龄可达2.6Kg左右,3龄重量可达7.4Kg左右。

④、青鱼:一龄鱼重量可达0.46kg左右,2龄可达2.93Kg左右,3龄可达7.63Kg左右。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四大家鱼中1龄的鳙鱼生长最快。 2龄时草鱼生长最快,而3龄时青鱼生长最快。 当然这只是选定了四大家鱼,在性成熟前的3个年龄阶段的生长速度。 四大家鱼一般在4~5龄性成熟。 性成熟后,其生长的速度都会有所放缓。 但性成熟以后,青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三种家鱼。

在长江水域环境中,各种条件优越,应该是鱼类生长所能发挥的最佳极限。那么就应该是四大家鱼,生长速度的真实体现。

02/四大家鱼在鱼塘中的生长

那么在鱼塘这样的小水体,各种条件显然不及长江这样的环境,四大家鱼的生长速度,肯定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那么在鱼塘的环境中,四大家鱼的生长速度又会是怎样的呢?当然这也得假设一个环境情况,就以一亩鱼塘,各放养100尾,1龄的四大家鱼为例。

①、不投喂饵料的情况: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水域面积里,水质溶氧等肯定不及天然水域,而四大家鱼的天然饵料,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由于水质溶氧不及天然环境,那么对于水质,要求较高的草鱼和青鱼,其影响肯定就会受限。而且鱼塘中的草鱼和青鱼的天然饵料肯定有限,因此它们的生长会非常的缓慢。不过鱼塘的环境,对于滤食性的鲢鱼与鳙鱼,可能影响不大。而且很多鱼塘的水质相对肥沃,只要密度得当,很适合它们的生长。不过鱼塘这样的水体,浮游植物的数量,要远远高于浮游动物的数量,因此同等条件下,鲢鱼的生长速度反而比鳙鱼要快。

②、投喂人工饵料的情况:投喂相同的人工饲料,谁能长得更快呢?这还得从四大家鱼本身的天然饵料说起。

首先草鱼的饵料是水草,水草的营养价值很低,所以草鱼往往要采食大量的水草,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也形成了其食量大,消化快,但吸收力强的特点。而鲢鱼和鳙鱼,其天然饵料是浮游生物,其营养价值高,很少的饵料就能满足其生长的需求,那么就形成它们的消化较慢,食量也少的特点。青鱼以田螺,河蚌等为食,其营养价值高于水草,但低于浮游生物。因此青鱼的这些能力,则在草鱼与鲢鳙之间。当然这些特点,通过解剖就非常的明显了。那么我们投喂人工饵料会是什么情况呢?

草鱼肯定最能吃,而且人工饵料的营养价值肯定比水草高,那么通过它们消化吸收后,营养肯定就会大量累积,因此生长速度,肯定就比天然饵料充足时长得快。而鲢鳙的采食能力,消化能力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工饵料的营养价值,可能还不及其天然饵料的营养价值高,因此可能饲喂的效果,反不如天然饵料充足时,生长那么优越。

由此可见,在池塘这样天然饵料不太充足的小水体,如果不进行人工投喂,鲢鱼生长最好。而在投喂人工饵料的情况下,草鱼生长最快。那么了解这些,对我们在现实的养殖生产中有意义吗?

03/四大家鱼的生长状况在生产的应用

首先,在较大型的水体中,如湖泊,水库等水体养殖四大家鱼,投喂人工饵料,肯定是杯水车薪,那么鱼类的生长,肯定就主要靠天然的饵料。而这些水体中的水草,螺蚌等肯定是有限量的,那么在选择投放鱼种时,青鱼和草鱼肯定就不能成为主要养殖品种,因为这样其天然饵料就得不到满足,它们的生长肯定就会受到限制。

这种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是比较丰富的,那么肯定就必须以鲢鱼和鳙鱼,为主要养殖对象。那么这二者又该如何搭配呢?最常见的比例一般为4:1。即4条鲢鱼搭配1条鳙鱼。当然有些大型水体中,特别是水质清瘦的水体,浮游动物的含量可能要多一些,因此这种水体的鳙鱼比例可适当增加。

其次,在较小的水体中养殖四大家鱼,那么就应以投喂人工饵料为主了。因为小水体的天然饵料有限。不投喂人工饵料,鱼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当然投喂人工饵料,肯定就养非滤食性的草鱼和青鱼为主了,除了投喂人工饵料的效果好于滤食性鱼类外,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也要高一些。

另外,从投放鱼种的鱼龄考虑,二龄鱼种显然生长最快,而达到性成熟后,生长将会有所放缓,那么我们在养殖成鱼时,一般以放养2龄鱼种为好。

四大家鱼是我们在长期养殖生产中,选育出来的最适合人工养殖的淡水鱼类,其生长的速度都很快,它们的生长主要受限于鱼龄,投喂情况等的影响。在天然的情况下,一龄时鳙鱼生长最快,二龄时草鱼生长快,三龄时则青鱼生长最快,而在鱼塘的环境中,投喂人工饵料时,草鱼生长最快,不投喂人工饵料时,则鲢鱼生长最快,看来它们真是各有千秋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