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机鱼养殖技术规范
有机鱼是属于人放天养,不喂食人工饲料及投放任何鱼药的天然养殖鱼,其所含的硒、锌、铁等矿物质营养远高于一般普通鱼,也正因有机鱼采自然野生放养,故有机鱼的生长周期长,从鱼苗投放到捕捞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没有人工养殖的化学喂养及泥味,味道自然鲜美。
无机鱼就是指人工喂养的鱼。
2. 有机鱼养殖基地
春季3-4月吃最好。千岛湖有机鱼是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鱼,千岛湖也是全国第一个有机鱼养殖基地。千岛湖鱼头汤汁乳白、鲜而不腥、肥而不腻。
3. 鱼业养殖水质标准
总碱度:
淡水或低盐度养殖对虾,总碱度要求大于75mg/L。海水养殖对虾,总碱度要求大于100mg/L,育苗总碱度要求大于120mg/L。在虾病流行季节或雨季,池水总碱度最好调到120–150mg/L。
总硬度:
总硬度指的是钙和镁的总浓度。总硬度含量高,除了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增强水的缓冲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并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有机物的分解矿化,从而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大多数淡水鱼、温水鱼适宜的总硬度在50mg/L左右,海水养殖通常在80-120mg/L。1个德国度(CaO)=10mg/L=10ppm。
4. 鱼类养殖水质标准
国家自来水水质标准有35个指标,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规定了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物理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规定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3度,自来水闻起来不能有异味和臭味,不能含有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包含电导率、硬度、PH值、无机酸度和碱度。其中硬度指的是自来水中铁、锌、锰、铜等元素的含量。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铁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升,含锰量不应超过0.1毫克/升,含铜量不超过1.0毫克/升,含锌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生物指标
生物标准规定的是自来水中含有的细菌数量。水质标准规定每毫升水中不超过100个细菌。其中大肠菌群,水质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三个。
5. 有机水产养殖认证标准
问:有机食品认证如何进行?申请程序是哪些?有哪些机构可以做认证? 答:首先需要说明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或称有机农业产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食品,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强调加强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证明该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点等环节均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有机食品认证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和加工的全过程。有机食品认证的一般程序包括:生产者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和提交符合有机生产加工的证明材料,认证机构对材料进行评审、现场检查后批准。我国现在生产的有机食品大部分出口。希望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及认证的企业可以咨询辽宁出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大连)、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环境认证部(北京)、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南京)或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产研究所(北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出口产品多采用进口标准,而国外有机食品的标准存在差异,如获得欧洲标准,反之亦然。因此,相关出口企业在申请认证时要注意选择。6. 有机鱼怎么养
生态鱼要饲养方法如下:
1、水体立体利用
水体是一个立体空间,既是动物(鱼,虾、蟹等)栖息场所,又是植物(高等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各种水生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的水层、营养方式、食物结构等。根据这一特性,人们就可以在同一个水体中安排多种水生动植物,在一般情况下,单一性的放养是空间和食料资源的浪费。
2、物质能量多重利用
生态养鱼可以多重利用生物物质能量,变废为宝。 如,改造浅水滩地栽培荷,慈菇,水稻,并结合养鱼蟹虾等;将农作物秸杆或畜禽粪便加工成鱼类的饲料,沼气下脚料亦可用作养鱼肥料。此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这些废弃物残留着大量的有机营养物,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不仅是浪费,而且污染环境。若采取 一定工艺,用于养鱼,使污水资源化,节约了饲料。
3、生物结构合理配置
在设计生态养鱼的生物结构时,就要考虑生物之间互利互惠的因素,合理安排,兴利除弊。多品种混养就是利用不同生态习性的生物品种,科学搭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食料资源。在稻、萍、鱼共生系统中,形成了“养萍固氮,萍充饵料,鱼除虫草,鱼粪肥稻”相互促进的高效生态系统。把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互相衔接也可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两个系统生态效率共同提高。
4、经济成分优化组合
生态养鱼实质上是一个人为控制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把自然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结合了起来,成为一个生态与经济交错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物与经济物、生物结构与经济结构融为一体,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生态养鱼系统和实施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优化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1.生态鱼是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开发无公害养殖清水鱼。设置拦网,划定最佳养殖水域,在鱼苗向水域投放之前,还须经过6个月人工养育期,用的饵料是天然饵料,鱼苗自然生长期、尾重达一定的标准后才捕捞。从催产、成苗、育苗、放养等过程全部实现生态养殖。
2.生态鱼是为了改善河流水质,增加水生动植物的繁殖能力,渔政部门把鱼苗投放人河中.这些用于改变生态环境的鱼也叫生态鱼。
7. 常见鱼类的养殖技术
1.选好鱼缸。时市面上在销售的鱼缸形式很多,挑选一个适合的鱼缸是第一位的,这里为养鱼新手推荐下滤鱼缸,因为下滤鱼缸的滤仓中装很有多滤材,这些东西可以滋生硝化细菌,这是一种好氧性细菌,有助于水质的自净,可以让新手最大限度的减少鱼的生病率。
2.加入维生素C。在鱼缸中加入维生素C,可以去除高锰酸钾的残留,提高鱼的免疫力,在放维生素C时要确保鱼缸里面没有投放其他鱼药,每100升水中放一片。
3.放入一些蚌壳。在鱼缸里面放入一些蚌壳,如果没有蚌壳的话,放贝壳也是可以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水的酸碱度,为了能够养鱼成功,可以去海鲜市场买来一些没有经过烹饪的蚌壳,放入鱼缸就好了。
除了上述三个养鱼的关键绝招之外,对于新手养鱼朋友来说,选择养什么样的鱼同样很关键,根据养鱼常识来说,养殖难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海水鱼、热带鱼、冷水鱼。因此,对于新手养鱼的话,可以首先考虑从养殖冷水鱼开始,比如金鱼、锦鲤、草金等等。还有一种算不上冷水鱼的鱼种在家庭室内养殖也是可以的,那就是孔雀鱼,因为室内温度一般在15度以上,这个温度正是孔雀鱼适宜生长的最低温度。
8. 有机鱼养殖技术规范标准
1.生产标准:规定了农作物、食用菌、野生植
物、畜禽、水产、蜜蜂及其未加工产品的有
机生产通用规范和要求,适用于有机生产的
全过程,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
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蜜蜂
养殖及其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包装。
2.加工标准:规定了有机加工的通用规范和要
求,适用于以GB/T19630.1生产的未加工产
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及包装、贮藏和运输的全
过程,并包括了有机纺织品的内容,该部分
的适用范围为棉花或蚕丝纤维材料的制品,
不包括毛类等制品。
3.标识销售:规定了有机产品标识和销售的通
用规范及要求,适用于按GB/T19630.1、
GB/T19630.2生产或加工并获得认证的产品
的标识和销售。
4.管理体系: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
营过程中应建立和维护的管理体系的通用规
范和要求,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加工
者、经营者及相关的供应环节。
9. 新型鱼养殖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及环保的意识增强,鱼菜共生系统正好迎合了现代人们的需求,特别是阳台微型鱼菜共生系统的出现,与家人一起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实现绿色有机生活方式,让人们吃上干净、健康、放心的蔬菜。很多人可能都希望阳台有个小气候,绿植茂密。可是,有心无力,往往养着养着,绿植就变黄、枯萎,更不要说种菜养鱼了。
一、鱼菜共生系统很适合在阳台打造,有三大优势,一是立体绿化,不占空间;二是无土栽培;三是鱼缸不用换水。但也不是任何植物都能在阳台养好。“因为阳台光照时间有限,所以选择对光照需求较少的阴性植物为佳;其次,阳台干燥、风大,容易断杆断枝的植物也不宜。
二、打造自己的阳台,可选择坚韧、攀爬的植物,如黄瓜、丝瓜等,除让阳台变绿,视线舒服更有凉意;其次,这些蔬菜也容易挂果。鱼缸养鱼,最好选择鲫鱼,“草鱼虽然也长得好,但长到两三斤才好吃,长大了尾巴扫起排泄物,也不利于欣赏。鱼缸不用洗,如果夏天蒸发比较快,可隔天适当往里加水,这也是鱼菜共生唯一需要手动做的力气活,其余的都无需亲自动手,它们自然而然就能很好的生长。
三、鱼菜共生是指养鱼与种植蔬菜及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相互利用相互依赖,鱼的排泄物直接种菜作为植物的生长养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后净化水质提供养鱼的清洁水源。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且水质好,种菜不施肥且菜不缺肥,人为模拟出鱼与植物和微生物三者间自然生态平衡。
四、在阳台养鱼,而且跟蔬菜一起来,这就是现在悄然兴起的鱼菜共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耕,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
鱼菜共生因为涉及两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难度要求要高一点,目前家庭鱼菜共生系统成熟的商业产品价格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DIY。
10. 鱼养殖条件
热带淡水鱼的适宜温度一般为24到28度,其他淡水鱼5到30度左右都可以适应,但是所有鱼都对温差很敏感,不宜温度突变。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环境是实现水产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适宜的水温不仅是鱼类自身生长、繁殖及抵抗疾病等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水温在水产养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了解水温变化规律及其对大宗淡水鱼水产养殖的影响,对指导淡水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水温变化规律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邓爱娟等研究发现,对当日平均水温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一天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其次是当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且表层水温日变化大于深层水温日变化,深层水温更趋于稳定,浅层水温较深层更易受到当日的气温影响,深层水温则更易受前1天气温影响,体现了深层水温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马建波等研究发现,水体昼夜温差较小,水深0.5米~2米温度差小于5℃,白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逐渐上升,并在气温达到最高点后约1小时,水体温度达到最高值,说明当日水体温度升高相对气温存在滞后性。
鱼类生长需要合适水温
水体温度是水生生物环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淡水鱼类是冷血动物,其体温及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与水温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体温,并对其生存和生长产生影响。 各种鱼类都有其自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适温范围,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大宗淡水鱼类有鲤、鲢、鳙、鲫,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4±4℃,产卵适宜水温18℃~30℃,最适温度为25±3℃。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可以加快鱼类的代谢强度,增加鱼类的摄食量,加快生长。上述鱼类在水温低于15℃和高于32℃时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水温低于10℃时,摄食量急剧减少,低于5℃停止摄食。 淡水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其生长速度不同,在不同水域(水温)生长速度也不同。性成熟前,生长最快,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因南方水温高,铒料生物丰富,淡水鱼生长期长,长江、珠江种群生长优于黑龙江,但珠江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故长江种群优于>珠江种群优于>黑龙江种群。 因此,采用水积温结合鱼类的生理习性,可判别各地热量资源对鱼类生长的适用性,有利于实现鱼类的快速生长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11. 有机鱼养殖技术规范最新
龙头鱼的养殖
【鱼苗选择】
受精卵经孵化后3 天~4天,鱼体鳔充气,卵黄囊基本消失,破膜后能游且能开口主动摄食,全长在 2.2cm的小鱼。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宝清龙头鳙鱼的产地环境应符合GB18407.4和GB/T19630.1的要求。
水域面积:湖区水域面积≥1000公顷。
水源水质:采用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挠力河水。湖区水质符合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湖水的溶氧量≥ 5mg/L;透明度≥10cm;PH值8.5~9.0。
【鱼种放养】
鱼种来源:龙头鳙鱼的鱼种,包括夏花鱼种、一龄鱼种应依照GB/T19630.1-2005的规定自育或外购。
鱼种处理:宝清龙头鳙鱼的鱼种在入库前应进行消毒,做好检疫工作。
鱼种质量:宝清龙头鳙鱼的鱼苗、鱼种质量应符合GB/T11778的规定,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鳞片完整、色泽鲜明、体无损伤、游泳活泼、溯水性强。
放养密度:根据宝清龙头鳙鱼生长规律和湖中饵料生物基础,逐年加以调整,控制在一个兼顾产量、起捕规格及生产周期的最佳平衡点上。
:30尾/667㎡~50尾/667㎡。
放养比例:水质肥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均在500万个/L(湿重近10mg/L)以上,宝清龙头鳙鱼鱼种的放养比例在70%~80%;浮游植物数量均在100万个/L(湿重近10mg/L)以下(生物量不足3mg/L), 有机产品宝清龙头鳙鱼的放养比例在60%~70%。
放养规格:宝清龙头鳙鱼鱼种的放养规格≥13cm。
放养时间:宝清龙头鳙鱼鱼种的放养时间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封冰前(10月中旬以前)。
【饲养管理】
施肥与投饵:龙头鳙鱼生长依靠天然饵料,一般不另投饵、施肥。
管理:龙头鳙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防旱、防涝、防逃、防害、防偷、适时捕捞等工作。要保持好水源水质,定期监测水中浮游生物量、透明度和鱼的生长速度。
【病害防治】
鱼苗、鱼种的疾病预防:龙头鳙鱼的鱼苗、鱼种放养前,用80kg/667㎡~100kg/667㎡生石灰对育种池塘进行全池消毒。鱼种下塘时,可用3%食盐水浸浴3 min~5min。有需要时可在易发病季节即每年4月、6月、9月药物防病各一次,并遵循NY5071的规定。有死鱼及时捞出,埋入土中。捕捞病鱼中使用过的渔具要用3%食盐水或20 mg/L高锰酸钾浸泡20 min。
鱼病防治:
1,龙头鳙鱼的健康主要通过优化管理、生物防治等方式加以保证。所有措施应以提高鱼的抗病力为宗旨。对于患病的鱼,优先采用自然疗法。
2,必要时允许使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对水体消毒,以预防水生生物疾病的发生。湖水污染范围较大或有大面积鱼病发生时,可通过湖区出入闸口更换水体。
3,在预防措施和天然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允许使用常规渔药。
4,禁止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的抗寄生虫药、化学合成渔药和激素对龙头鳙鱼及其生长环境进行消毒和治疗。
【起捕】
1,龙头鳙鱼的体重达1.5公斤以上时即可捕捞。
2,采用分片分段人力或机械围网捕捞,不得采用鱼叉、电击、爆炸等方式。尽可能采用温和的捕捞措施,以使鱼的应激和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3,龙头鳙鱼的捕捞量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不得影响自然水域的持续生产,也不得威胁到其他物种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