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国水产养殖面积多少(中国水产养殖占世界)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02 15:32   点击: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中国水产养殖占世界

中国(China)国拥有世界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年产量为5880万吨。多年来,中国一直鼓励养殖鱼类和水产养殖,以增加产量,以满足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印度(India)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已在19世纪初期建立起鲤鱼养殖场。现在,印度鱼类年产量为为945.892万公吨,占全球鱼类产量6%。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渔业贡献约3%GDP,鱼类年产量估计为610.1725

秘鲁(Peru)鱼类年产量为585.4233万公吨,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约50多种鱼类。此外,秘鲁还拥有1.2万个湖泊和泻湖,大大的促进其水产养殖,以满足国内和国际需求。

2. 世界水产养殖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中国水产养殖位居世界笫一。

2020年1月14日,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吕煜昕代表研究团队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

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由2013年的5744.22万吨上升到2018年6457.6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我国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产量由2013年的2992.35万吨、2751.87万吨分别上升到2018年的3301.43万吨、3156.23万吨,相应比例由2013年的52.09:47.91变更为2018年的51.12:48.88,整体上呈现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平分秋色的格局。

吕煜昕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

3. 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全球第一

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挪威。 日本 北海道渔场 欧洲 纽芬兰渔场 欧洲 北海渔场 秘鲁、智利 秘鲁渔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捕捞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国家。远在2015年,中国的捕捞量就达到1300多万吨,年捕捞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加起来还要多,并在这几年中不断的增长。并且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水产养殖量增长了十倍,成为全球第一养殖大国,产量占全球属于产品养殖总量的60%以上。

4. 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

《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指出, 全球人均鱼类消费量已创下每年20.5公斤新纪录。内陆捕捞水产作为许多食物受限国家的重要食物来源,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1200万吨。

5. 中国水产养殖占世界比例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之一,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选择面也越来越广,包括北极虾、三文鱼、银鳕鱼、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格陵兰比目鱼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日趋显著。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二)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三)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四)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日,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五)创新性养殖品种。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日,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水产养殖的保护者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药剂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甲鱼、蛙类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鲤、草、鳗、罗非鱼等的赤皮、烂腮、出血性败血病、肠炎、烂尾、水霉病等;虾类病毒病、黑鳃、白毛病、打印病等;蟹类烂腮、 水肿、肠炎、上岸症、颤抖等;甲鱼腐皮病、红、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等;蛙类的皮肤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独特功效,并能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6.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日本

这是个好问题,世界水产最丰富的国家应该是日本吧,因为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的自然资源匮乏,但是森林和渔业确非常丰富,北海道和日本海就是世著名的渔场呢。当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呢。

7. 中国水产养殖占世界多少比例

国家现在出台了一系列,对沿海地带渔民,养殖海产渔民有了一定的政府资金补贴扶持现在我就为大家分享几点。说说现下吧,2019年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局长张显良介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连续六年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9%以上。市场例行监测合格率也由2013年的94.4%提高到2018年的97.1%,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另据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313.8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666.6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6780.76亿元。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987.65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307.40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61.7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5876.25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80.8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550个以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7000个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县达到50个以上,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达到65%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我国水产养殖行业迎来政策利好!!!惠及民生。非常的好。我表示个个人非常赞赏国家这种惠及民生的好政策高度赞赏。

8. 我国水产养殖占世界总量的多少

全球鸡蛋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鸡蛋产量 8217 万吨。全球鸡蛋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38.07%)、美国(8.16%)、印度(6.37%)、印尼(5.78%)、巴西(3.69%)、墨西哥(3.59%)、日

全球猪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猪肉产量 12000 多万吨,其中中国大 陆地区 5000 多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45%,位列全球第一。其他产量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10%)、德国(4.4%)、西班牙(3.7%)、巴西(3.1%)、越南(3.1%)、俄罗斯(3%)、 加拿大(1.8%)、法国(1.8%)、丹麦(1.3%)、荷兰(1.2%)、日本(1%)、英国(0.7%)。

全球禽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禽肉产量 13165 万吨。全球禽肉产量 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美国(17.36%)、中国(16.10%)、巴西(10.74%)、 俄罗斯(3.5%)、印度(3.21%)、印尼(2.69%)、墨西哥(2.67%)、波兰(1.94%)、日本(1.75%)、 伊朗(1.74%)、阿根廷(1.71%)、土耳其(1.67%)。中国禽肉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 国。

全球鸡蛋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8 年,全球鸡蛋产量 8217 万吨。全球鸡蛋产量排 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占比分别为:中国(38.07%)、美国(8.16%)、印度(6.37%)、印 尼(5.78%)、巴西(3.69%)、墨西哥(3.59%)、日本(3.21%)、俄罗斯(3.03%)、土耳其(1.51%)、 乌克兰(1.12%)、巴基斯坦(1.09%)、哥伦比亚(1.05%)。我国鸡蛋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遥遥 领先于位居第二的美国。

全球水产养殖生产格局。亚洲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 92%,中国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量的接 近 60%,欧美地区水产养殖的全球占比较小。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我国水产品养殖总量只占了 全球的 13%,亚洲占全球的 59%。此后,随着国内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 截止 2017 年的产量已经占据全球 60%的份额,亚洲也占据全球的 92%。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 展规模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地区。

全球牛肉生产格局。根据 FAO 统计,截止 2019 年,全球牛肉产量 7260 万吨。全球牛肉产

9. 中国水产养殖品占全球

80年代初在我国正式提出开展“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的海洋和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水产品。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海洋水面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迄今为止,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还不到1%。据科学家估计,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地球上90%的动物蛋白质存在于水体之中。发展海洋牧业,向水面要食物,被称为21世纪的“蓝色革命”。  长期以来,人类最早对海洋经济价值的认识,仅限于“兴渔盐之利,引舟揖之便”,现代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蛋白脂和脂肪仓库。开发海洋牧场已成为人类大力增加食品来源的努力方向。  科学家设想建立海洋牧场有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种苗培育工厂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繁殖倍数。如创造鱼类的产卵环境,适时将幼鱼放回海湾。据科学家观察,鲸鱼卵成活率低主要是狂风暴雨的摧残。采用旧渔网和柏树枝建“窝”并沉入海底,引诱鲸鱼到窝内产卵,然后将产有鱼卵的“窝”迁移到人造温水流域,提高鲈鱼的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这样每年可向一个海湾渔场放出800万条幼鱼。同时建立种苗养殖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均实现规模繁殖,定量放养。  第二是科学养殖。在自然海域放流是培育鱼贝类资源的重要方法,但要努力提高放流回收率。科学家研究在开阔海面繁殖鱼类的方法:在海体中安装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或发生节奏音响的食槽,经常添加饵料。经过一段时间驯养之后,使鱼儿形成条件反射。听到信号的鱼儿从四面八方聚向鱼槽进食,待鱼儿长到一定体重时,则可放超声波或音响聚而捕之。这个试验为建立渔业基地提供可能性。另一种放流方法,利用鱼贝类自然回归出生地或洄游距离短的特点,又养又放,成本低,效率高,简便易行。  第三是建立海底牧场。科学家设计的海底牧场包括:建立鱼类产卵场、改造滩涂、种植海底饲料、投入人工鱼礁等。世界渔亚发达国家正在试建或扩建海底渔场,其中以投放人工礁石效果最好。人工渔礁作为诱集渔类的栖息场所,为鱼灶提供生长、繁殖、索饵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实现鱼类养殖、捕捞和加工的规模化生产。  海洋牧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领域。我国海域辽阔,海湾曲折,海岸线长,近海水质肥沃,藻类繁茂,是各种海洋动物栖息、索饵、生长、产卵的良好场所。全国大陆架渔场面积40多万平方海里,占世界大陆架渔场总面积的1/4。数量较多的鱼类达1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200种,例如黄花鱼、带鱼、鲳鱼、鳗鱼等。此外,浮藻、海洋爬行动物、海兽和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国科学家提出“开发海洋牧场,以海养海,向海洋索取食物”的发展战略,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科学实验、养殖培育、产品加工的综合渔业生产基地。即从海产品中培育鱼虾饲料,以海牧海,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综合养殖技术,立体利用水域,扩大多品种增殖规模,逐步实现海洋牧场化。  科学家估算,随着科技进步和养殖技术的发展,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海产品总量在400万~500万吨,沿海滩涂可供开发的经济鱼类、贝类、藻类有120多种。仅开发利用此类产品即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食品。

10.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世界地位

近年来,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农产品进出口稳定发展、农业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与重点国别、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农业多双边合作和科技交流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也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世界农业贡献着力量。

引智引技,科技合作助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批重大联合项目,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农业种质资源、技术、农机装备、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为推动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一项长期任务。事实上,为尽快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早在1994年,我国就启动实施了948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据统计,截至2015年9月,948计划向40余个国家(地区)派出1576名专家学习考察和开展合作研究,请进1253名专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与培训。引进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24700多份,先进及实用技术1000余项,关键仪器设备430余台(套)。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共育成新品种260多个,取得专利技术和品种权545个,培养硕博士人才近2100人。

经测算,国际合作使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时间平均缩短10~15年,节约研发经费30%~50%,引进的国际农、牧、渔业先进技术几乎囊括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的所有环节。

积极走出去,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引资引智的同时,我国农业也在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农业对外投资合作进一步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

截至2015年底,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17.4亿美元,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农林牧渔类境外企业1300多家,覆盖了种植、林业、畜牧、渔业和相关服务业等各个行业以及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等主要环节。农业走出去政策创设多点开花,农业走出去企业保费补贴试点和农机购置补贴境外延伸试点逐步启动。有关金融机构对于农业对外合作的支持不断增强,到2015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已向农业部推荐的约90个农业对外合作贷款项目批贷人民币230多亿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初步构建起农业走出去的规划体系、政策框架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等5大体系。

除了对外投资,我国近年来还不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和资金援助。自粮农组织1996年发起南南合作相关行动计划以来,我国积极推动项目有序实施,获得全球广泛肯定。截至2016年5月底,已启动23个“南南合作”项目,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26个国家派遣了104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去年,我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起草了双方关于加强消除全球饥饿及促进发展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培训班首次在华举办,全年为亚非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1547人次,推广了一大批我国实用的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

优化进出口结构,农产品贸易稳定健康发展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全面开放,农产品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5.7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我国通过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类规则,保障了农产品贸易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适度进口,调剂余缺,弥补国内产能不足,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

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706.8亿美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增长了43.2%。出口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持续发挥竞争优势,同期相比,水果、蔬菜、畜产品及水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8.1%、33.4%、24.0%及47.0%。

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业部采取多种方式,统筹开展优势农产品营销促销,先后多次举办了国际渔业博览会、薯博会、国际种业博览会、农交会等精品展会。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中国-亚欧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等已经连续举办多届,推动我国水果销往东盟、中亚与欧洲国家。同时,通过整合境外展会参展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农业展团。去年,我国企业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加了米兰世博会、韩国国际食品展、俄罗斯金秋展、布鲁塞尔全球国际水产展等世界知名展会,提升了国外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的认知度。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农业文化

福州芬芳的茉莉花茶,彩云之南迷人的哈尼梯田,生态和谐的稻鱼共生系统……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如今都已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着力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水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军者。在已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国数量占1/3左右,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感受到我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软实力”也正在与日俱增。除了农业文化的魅力,我国农业发展成就也多次获得国际社会肯定和赞赏。2015年,我国被授予完成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的证书,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完成了5000万美元信托基金合作总协定磋商,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平台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同时,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国际涉农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成为国际农业规则制定者之一,通过参与三聚氰胺、莱克多巴胺、硫丹等一系列残留限量标准的指定,切实维护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11. 中国的水产养殖

我国水产养殖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200多年的商朝开始,距今已有3000多年。

内陆江河、湖泊、池塘、稻田等养殖水面积居世界首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为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奠定了理想的基础,加上有品种繁多的优良水产养殖鱼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淡水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 

  在全球水产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淡水鱼类。淡水渔业作为渔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提高农产品出口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