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螃蟹养殖的最佳时期是
3—4月份时候的大闸蟹养殖的成活率最高!
大闸蟹的让养密度最好是控制在每平方米20只至25只,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来决定,合理的密度会让大闸蟹的生长生快,方让的时间做好是在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这个时间段放养成活率最高。
合理喂食
大闸蟹主要是在夜间活动比较活跃,白天几乎都是躲藏在植物下面或者是池水中,白天进食很少,所以喂食的时间要控制在晚上的8点左右,每天早上5点至6点,每次喂食主要的饲料要占大闸蟹体重的百分之4左右,这样就可以满足生长需要。
2. 螃蟹养殖周期多长时间
螃蟹生长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野生的螃蟹生长周期会长一点,因为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自己觅食,还会遇到各天敌,生长速度就会慢一点。而人工养殖的螃蟹生长周期会快一点,它所吃的饲料都是精饲料,一般喂养8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成熟。
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
3. 螃蟹的养殖条件
好处,螃蟹的养殖难度中等,不是特别难养,也不是特别好养。如果能提供给它们适宜的生长环境,调节好水质、水温、水深等条件,并且及时且适量地给它们投喂食物,那么它们就可以健康生长。
坏处但如果饲养的条件达不到它们的要求,它们就会生长不良,生长的速度也会很慢。如果环境条件太差,它们可能无法存活,导致亏本
4. 螃蟹养殖季节及周期
养殖螃蟹分为两个阶段:培育扣蟹,养殖成蟹。如果是养殖河蟹,培育扣蟹需要花费2个月左右的时间,养殖成蟹需要花费9-10个月的时间,一般选择直接购买扣蟹进行养殖。一亩地能产出150-300斤的螃蟹。
螃蟹的养殖周期分为两个阶段:扣蟹的培育,成蟹的养殖。以河蟹为例,培育扣蟹需要花费2个月左右的时间;养殖成成蟹需要花费9-10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养殖螃蟹大多都是直接购买扣蟹进行养殖。
5. 螃蟹在养殖期间最容易出现问题是什么时候
螃蟹一般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上、中旬。
6. 最适宜食用母蟹的时期是每年的几月份
天气渐冷,这种时候咕噜沸腾的火锅、鲜美的红烧羊肉、通红诱人的“翘屁嫩蟹”正是陪我们度过萧索冬夜的良伴。
很多人以为9月份的大闸蟹最好吃,其实不然,古人说“九雌十雄”,意思是阴历九月雌蟹的黄最满,十月公蟹的膏最足。
一般从阳历9月下旬开始吃母蟹,进入10 月下旬开始吃公蟹。天越冷,蟹越好。
这几日,松江地产浦江蟹的母蟹蟹黄仍然充盈,公蟹已然起膏,螃蟹的美味达到了最后的熟成。
挑选肥蟹的方法:捏起来厚实,拿在手里掂一掂,感觉沉重坠手的;一眼看去,背生青光、油光发亮、凶神恶煞、不怒自威的;青色蟹壳和白色蟹肚连接的地方,饱满鼓胀、微微泛红的;这就是好蟹,一般称之为“翘屁股”,也叫“顶盖肥”。
选蟹还可以看蟹腿,如果摸上去蟹腿十分坚硬有力,恭喜你,这也是一只好蟹,称之为“钢筋腿”。
虽不同地方的人对蟹的品种与吃法喜好不尽相同。但真正让美食者们统一口味的还是那锅香气满满的清蒸蟹。
清蒸之前要洗刷螃蟹,浸泡时可以倒一些白酒,这样不仅可以去腥祛寒,吃起来也更香。
清蒸的时候把蟹翻个身,让蟹肚朝上,这样蒸的时候肚腹的油就不会流出来,以免造成浪费。
关于秋冬季节吃蟹,自古便是文人相聚时的一大乐事,尤其讲究专注。丰子恺曾写“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
开一壳,食一壳,断一螯,吃一螯。只有这样蟹的鲜气及美味才丝毫不会流失。
去掉硬壳,宛如蛋黄般的蟹黄便呈现在你眼前,金黄流油。吃一口黄膏,细细品尝,能尝到蟹肉带出的一丝清甜与本身鲜腥的味道,天然散养的螃蟹自带甘甜鲜美,鲜嫩细腻。
不讲究的食客并不需要蟹八件的优雅细致。自己经历了剥壳取肉等一长串忙碌后,尝到螃蟹馥郁浓腻的口感,这样的美味真的可以治愈冬日里的一切!
7. 螃蟹几月份开始养殖
一开始养殖就需要。 初期成本一般一亩在2000块钱左右,利润一般不出问题的话在五千块钱左右。 养河蟹的场地不同,投资成本和利润也有挺大区别。水库、湖泊、河道养殖水域大,资源丰富,投资少,见效快;池塘、稻田等面积小,精养密度大,成本高些。 河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8. 螃蟹养殖适宜温度
幼蟹可以在15-20℃的水温中生存,适宜温度为19-25℃,当水温降至4℃以下或超过36℃时,幼蟹容易死亡。成蟹的生存温度为5-30℃,最适宜温度为19-25℃。
冬季一般潜伏在洞穴中越冬,能耐-8℃的低温,但环境水温突然改变达3℃以上时容易死亡。夏季水温超过38℃时不能正常活动,40℃时容易死亡。
9. 螃蟹养殖的最佳时期是多少天
小闸蟹一个月可以在它原来的体型下增长到1.5倍的大小
蟹生长分为8个时期:
1、受精卵期
大闸蟹产卵时间一般都在12月至次年3月。由于冬季温度很低,受精卵发育很慢,通常要到开春气温回暖的时候,蚤状幼体才破壳而出。现代大闸蟹以人工养殖培育为主,在人工环境下,这一过程可以缩短。在母体中破壳的蚤状幼体会从母蟹腹部脱离,开始独立的生活。
2、蚤状幼体期
刚孵化出来的蚤状幼体,外形很像是水蚤。在这个阶段它要经历五次蜕皮,通常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发育成蟹苗。蚤状幼体对光特别敏感,因而喜欢在早晚时候出来觅食活动。它一般前期以单细胞藻类为食,后期变成杂食性动物,以轮虫和无节浮游生物为食。
3、蟹苗期
蟹苗阶段,大闸蟹的复眼开始显露出来,身体的刺和尾叉都以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5对胸足和腹肢。由于蟹苗的身体样貌开始像大闸蟹成蟹发展,其腮部也发育完全,是以蟹苗开始像淡水区域洄游。有了螯足之后,蟹苗开始捕捉比水生动物,身体成长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时期。
4、豆蟹期
蟹苗蜕皮后一次后,就进入豆蟹阶段。在这个阶段每隔5-7天蜕一次壳,体型也越来越像成蟹。因其个小,像颗黄豆,俗称“豆蟹”。豆蟹对水质很是敏感,一旦水质不好,就会逃之夭夭。它喜欢吃水生管状植物和新鲜的鱼虾。
5、扣蟹期
这个阶段的大闸蟹体重已经达到了25克左右,外形已经与成蟹没什么区别。扣蟹会洄游到食物丰富的湖泊和江中定居下来。蟹农们养殖的时候也喜欢买这种扣蟹进行投放,这样养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6、黄蟹期
当幼蟹成长到50克以上时,因其背部呈现黄色,俗称“黄蟹”。这个阶段的大闸蟹身性好斗,成长速度也很快,需要大量食物,在同类蜕壳时间也会以同类为食。蟹农们应该要注意多投放螺丝、小鱼等食物,养殖密度也要有所控制。
10. 螃蟹养殖的最佳时期是几月份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3月份~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
螃蟹生长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野生的螃蟹生长周期会长一点,因为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自己觅食,还会遇到各天敌,生长速度就会慢一点。而人工养殖的螃蟹生长周期会快一点,它所吃的饲料都是精饲料,一般喂养8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成熟。
11. 螃蟹养殖的最佳时期是几月
秋季吃蟹正当时,但随着人工养殖的壮大,大闸蟹早已成为一年四季均可品尝的美味。
9月底~春节前:长江蟹
九雌十雄最相宜
每年秋风飒爽之际,便是大闸蟹如潮水般涌上食客舌尖之时。
长江流域是我国螃蟹的最主要产区,如知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启东蟹、太湖蟹、苏北蟹等,都属于长江蟹。大闸蟹一生会经历多次蜕壳和成长,长江蟹约9月底陆续上市。
秋食蟹,需区分雌雄才可享受到这个时节最鲜美的蟹宴。所谓“九雌十雄”,就是农历九月雌蟹最肥,蟹黄足而紧实,农历十月雄蟹最香、蟹膏饱满,最宜吃蟹赏菊。
春节~4月底:暂养大闸蟹
口感和营养难保证
为实现人们全年吃蟹的愿望,暂养大闸蟹应声出现,也就是将部分秋季成熟大闸蟹通过科技在特定低温环境中暂养起来,反季节再上市销售,一解嗜蟹者的相思之苦。
暂养大闸蟹难度大,不仅有市场风险,还面临技术难度。
螃蟹暂养错季销,因此囤蟹者一般会等待春节后出售暂养蟹,让大闸蟹能够春季上餐桌。
4月底~6月中旬:俄罗斯、朝鲜野生大闸蟹
最佳赏味期短
你也许想不到,在这个时节,螃蟹并不是青黄不接。随着边贸交易的繁荣,俄罗斯和朝鲜的野生边贸蟹跨越地域限制,出现在我国食客的餐桌上。
因纬度高,温度较低,俄罗斯和和朝鲜野生大闸蟹到第3年才能迎来完全成熟期,因此产量极低,螃蟹有着生殖洄游的习性,俄罗斯和朝鲜大闸蟹在4月底至6月中旬洄游,最佳赏味期较短,得在那个季节抓紧尝。
6月中旬~8月底:六月黄
壳薄肉鲜
“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这句民间谚语是食客们对六月黄的称赞。六月黄是大闸蟹中的“小鲜肉”,又称“童子蟹”,是青少年时期的大闸蟹,往往每年6月中旬就已上市。
六月黄被人们称为“绿蟹”,具有规格小(体重一般在2两左右)、壳薄脆、味鲜美、腥味重、肢肉较少的特点,在这个短暂的吃蟹季可尝尝鲜。
这个时期主要吃雄蟹,此时的雌蟹还很小,一两左右,不宜食用。因为还是“未成年”,所以六月黄没有蟹膏,只有蟹黄。虽没成年大闸蟹个大,但不同于成年大闸蟹的硬质蟹黄,六月黄的蟹黄鲜香肥美,挑蟹身胀、蟹肚黄的六月黄,做“面拖六月黄”和“六月黄炒年糕”解解馋。
8月底~9月底:辽河蟹
体积略小
辽河蟹和长江蟹同属河蟹,长江蟹是南方蟹,而辽河蟹就是常说的北方蟹。根据辽河蟹生殖洄游规律和当地气候特点,8月底辽河蟹就已陆续上市,9月份为捕捞高峰期。
正常情况下,辽河蟹比长江蟹体积小,这是因为长江流域的温度使得长江蟹比辽河蟹每年多蜕一次壳,也就多成长一次。但近些年,很多养殖者为追求辽河蟹体积的壮大,会将部分螃蟹养至2~3年再进行捕捞销售,规格也能与长江蟹相提并论。
只要螃蟹的养殖环境优质,水产丰富、水质清澈、动物性饵料喂养较多,辽河蟹也可成为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优质大闸蟹。
吃蟹注意事项
1.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
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
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怎么会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2.蟹要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
河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新鲜活蟹的外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白洁。而垂死的蟹外壳呈黄色,蟹脚较软,翻正困难。
3.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
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4.吃蟹不要乱嚼一气
吃蟹时,在开盖后要注意四个清除:
清除蟹胃,就是蟹盖里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状的蟹胃,内有污沙应将其丢弃。
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应丢弃。
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都应该清除掉。
5.少吃,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泻。
五类病人不适合食用
1.过敏体质的人。
2.脾胃虚寒的人。
3.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
4.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
5.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因为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