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塘养殖甲鱼怎么过冬
甲鱼冬眠一般从11月上旬开始,到第二年的5月左右,甲鱼很喜欢钻进松软的沙子里冬眠,请为它准备好沙子,甲鱼在冬眠期间极易发生死亡。
小甲鱼过冬的方法:
用沙,沙冬眠前暴晒。沙保持潮湿,半月至一月把龟拿出来放在水里,让龟喝喝水。继续冬眠。
用水,水过背,一月换一次水。(甲鱼是水龟,最好用水冬眠,用沙,布也可以,不过要保持足够的湿度,以免甲鱼脱水)
3.用布,冬眠前布用香皂洗净,拧干,保持潮湿,半月至一月把龟拿出来喝喝水。继续冬眠。
其死亡的原因:
1、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
2、水中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3、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不足,热量过度缺乏;
4、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期。
2. 甲鱼冬季养殖
冬天养小甲鱼时,大于10厘米的就要准备让它冬眠,一般它会在冬眠前一星期将肠道排空。小甲鱼冬眠时,可以让它在湿润的沙子、椰土中冬眠,也可以将它放在水中。通常体型小于10厘米的甲鱼,就要给它进行增温,避免它熬不过冬天。
3. 外塘甲鱼和温室甲鱼
一、外塘的清塘杀菌消毒。甲鱼从温室移到外塘之前,要先对外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杀菌。外塘存积着有毒有害的淤泥,若不彻底消毒,甲鱼很容易很腐皮、疖疮、穿孔等病。而且由于淤泥难以去除,这些病很不容易治好,治好了也容易复发。首先要将外塘中的积水尽可能地排干,再将底泥翻成垄,利用太阳光进行长时间的曝晒,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各种病原体,反复翻动土壤,将藏于淤泥中的病原体杀死。这是消毒杀菌的最好办法。在转外塘的前九天泼洒生石灰水,用生石灰清塘,七天后进水,并试验池水是否有毒性,在确保池水没有毒性后可以准备搬池。
二、外塘的水位不要太高,利用阳光来升高水温。当外塘的水温达到25℃左右时,方可考虑转池。温室内的气温和水温要逐渐降低,让甲鱼逐渐适应较低的温度。当室内水温与外塘水温基本一致时(温差在2℃之内),方可转外塘。
三、转外塘时,将甲鱼用淡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十几分钟,再将消毒后的甲鱼放在饵料台的边上,让甲鱼自行爬入水中。
四、转外塘的前一周要给甲鱼增加营养和添加防病、治病的药物。增加营养的办法是选择好的饲料,并拌入蛋黄、猪肝等,防病和治疗的药物,一般是在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环丙沙星、板兰根、金银花等。特别是添加维生素C,转外塘时,甲鱼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伤,维生素C可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伤口感染发炎。
五、只有健康的甲鱼才可以转外塘。辨别甲鱼是否健康可以从甲鱼的反应敏捷和吃食速度等来判断。转外塘时,千万不要勉强,有些养殖户看别人纷纷转外塘,也跟着转外塘,这是盲目跟从,转外塘要根据甲鱼的健康状况来决定。如果甲鱼反应呆滞,活力不强,吃食缓慢或有其他明显的病害时,一定要先治疗痊愈后再转入外塘。
4. 外塘养殖甲鱼怎么过冬天
不会死。冬天一般不冻死,温度15°C以下将进入冬眠状态。冬季养殖甲鱼的水温需要保持在15岁°C以上,这样可以使甲鱼不冬眠,继续喂食可加快甲鱼的生长速度。
5. 外塘甲鱼养殖水深多少
放30厘米深就可以了。养甲鱼的水深一般控制在30厘米就可以了,水温最好是控制在20度左右。建池的时候,可以选择东西朝向,最好将池子建设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四周要有坡度,如此可降低坍塌的风险。
养甲鱼的时候,水位是需要控制好的,一般在30厘米的样子就可以了,如果嫌少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一些, 甲鱼对水深有要求,对温度也有,水温一定要控制在20度的样子,这样更利于它的生长。
6. 外塘甲鱼养殖密度
淡水甲鱼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克,最大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既可收获,每亩鲜甲鱼产量达500公斤左右;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3~35℃之间均能生存,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饵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人工饲养淡水甲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径。
7. 池塘里的甲鱼怎么过冬
一般都是江河水底下的泥土与堆积的杂物底下。 野生甲鱼越冬,一般都进入冬眠(有病的除外),就南方而言,时间大概是每年的十二月初至来年的三月份左右,在冬眠期内,甲鱼基本不进食,只靠体内平时积蓄的脂肪维持能量供应,并从水中吸取微量的氧气维持生存,因此,绝大部分甲鱼在越冬时,都有选择在浅水区进行冬眠的习性,以减轻水压对自身的能量损耗,同时,浅水区的含氧量相对比深水区的含氧量要高,更有利于甲鱼的氧量供应。 饲养甲鱼的越冬方式: 一、给甲鱼饲喂充足的饲料。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高的全价配合饲料,并适当增加投喂量。 二、如果水中的有机物太多,请及时换水。 三、不要让甲鱼受到惊吓。在甲鱼冬眠期间,不要让人畜在渔池边经常走动,以免使甲鱼受到外来的惊吓,影响甲鱼的正常冬眠。 四、加强对甲鱼的管理。对已失去入水能力的甲鱼,应选择向阳暖和处先让其晒太阳,待其恢复活动能力后再放入鱼缸中。 对受伤或很小、瘦弱的甲鱼,就不能让它冬眠了,应该加温过冬。
8. 甲鱼养殖技术 池塘冬季怎么养
利用温泉或火电厂废热水加温 温泉水含有钠、钾、碳酸氢盐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甲鱼的生长。将温泉水经过掺兑,把水温调至30℃后养甲鱼,甲鱼在冬季不冬眠,6月龄的稚甲鱼可达100克,12月龄可达800克~1000克。如果没有温泉,也可采用火电厂废热水。
9. 外塘甲鱼养殖技术
本塘的就是普通的人工养殖甲鱼,多数是加温越冬不冬眠的,平时吃饲料的。外塘的就是仿野生的养殖甲鱼,自然冬眠,喂食各种相对自然的饲料,生长要比本塘甲鱼慢很多的。
1、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鳖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
2、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0. 土塘养殖甲鱼怎么养殖
农村土塘养殖罗非鱼,在放养技术上不能大意,必须科学合理,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或池塘网箱养殖,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选择体表光滑、无病无伤、游动活泼的鱼种进行放养,为便于养成期间饲养管理,要求放养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时用盐水消毒。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罗非鱼在较大池塘的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g,平均以30g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mg/L以上时,放养密度3~20kg/m 3 。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
罗非鱼属杂食性,食性广,各种农家饲料、自然饵料都能广泛利用。在农村池塘养殖投喂时,最好采用米糠、麦麸、青菜等各种农家饲料投喂,也可以搭配配合饲料,进行科学投喂。在池塘中设置2个左右的饵料台,以便定点投喂。如选择配合饲料,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饲料配方合理,可保证罗非鱼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2%~35%。初次投喂前应进行驯食,连续驯化10天后,鱼苗基本正常吃食时可进行正常投喂。在夏花鱼苗下塘的前10天,由于池塘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因此不需要经常投喂饲料;过冬鱼种下塘后第3天即可投喂。放养10天后至每尾鱼体重100g以前,每天投喂3次,刚开始时沿塘四周均匀投喂,以后每天逐步缩小投料范围,并向饵料台处移动,1周后,鱼便集中到饵料台处取食,此时定点在饵料台处投喂,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12点30分、5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当鱼生长每尾到100g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和17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投喂量由专人负责称量并记录,同时,在每餐投喂后1小时检查饵料台的饵料剩余情况,再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每餐的投喂量。为提高出池罗非鱼的品质,建议以农家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配合投喂。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鱼类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等进行投喂调整。在25~34℃时生长最快,应加大投喂量;在阴雨、闷热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另外,在投喂配合饵料的同时,最好搭配一些青饲料,以补充罗非鱼对维生素的需求。
农村土塘养殖罗非鱼,日常的养殖管理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一是坚持日夜巡塘。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气温3次,每周测一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一次并做好养殖日记。二是注意调节水质。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cm。一般每周施肥一次,每次施入人畜粪肥,用量按每亩150~200kg。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三是综合防治鱼病。要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苗种下池前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养殖过程中每10~15天用生石灰按每亩15~20kg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要开增氧机增氧。发现池中有死鱼,应及时捞出,检查死因,对症治疗,同时对病鱼要作远离深埋处理,以免败坏水质、诱发鱼病或使鱼病蔓延。罗非鱼发生病害时,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四是加强经营管理。首先,经营者要宣传好自己的土塘养殖特色,注重品牌打造,让消费者了解土塘养殖罗非鱼的货真价实,获得消费者认同。农村土塘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生长速度比工厂化养殖要慢些,但出产的罗非鱼品质优良,口感更好,味道更鲜,自然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其次是均衡上市。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非热带地区11月后天气较冷时易死亡,因此在平时要注意轮捕轮放均衡上市。适当的轮捕轮放,不但能够提高水面产出,而且可以适时调整水体载鱼密度,改善水体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随行就市,找准时机卖个好价钱。轮捕的同时,可根据水体情况,适当补放一些大规格鱼种,以避免水体的浪费。有条件的地方宜提早放养早繁苗或放养越冬苗,争取早上市。另外,要适时灵活调整经营。单一的罗非鱼养殖效益不佳时,要想办法开展综合种养经营节本补收。可在养殖水面套养甲鱼、虾类等名优品种,多品种经营增收。可开展垂钓经营,利用垂钓价格高的方式增收。可开展农家特色餐饮服务,通过供应罗非鱼特色菜肴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