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珍珠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
珍珠鱼幼苗在鱼缸里就能养,平时可以喂点鱼食和小虫子。
珍珠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隶属于攀鲈科。小鱼苗是必须隔离的,不然可能就剩三四条,或者全没。如果想要养小鱼苗可以提前准备准备,可以买专门的产房,当然了,一个剪开的大塑料瓶子也可以,洗干净装上原缸的水。
2. 珍珠鳖养殖前景
可以养300只螃蟹
一亩池塘可养2450只珍珠鳖。珍珠鳖的养殖是要分两个阶段的,每个阶段的单位养殖量都不一样,简单来说,投放鳖种的量应该是一亩池塘最多2450只。
第一阶段,.鳖种放养,把一亩池塘分成22块池子,每池30平方,其中七个池子用来投放鳖种,每池350只。
第二阶段,分级饲养,饲养五个月后,进行一次分养,分养方法是大小分开,雌雄分开。分养时,雌鳖用16个池子,雄鳖用6个池子。
3. 珍珠鳖养殖技术视频
珍珠鳖的生长非常的迅速,在广西地区一年有长达7个月的生长期,当水温低于18℃吋停止摄食,而低于14℃时进入冬眠,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才开始进食。
而一只刚孵化出来的幼鳖,养到第二年五月份能有半斤左右,之后就开始疯狂生长了。养到第3年的8月,大的可达4千克以上,最小的也有1.5千克,平均重2.0千克。
4. 珍珠鳖饲养
池塘面积13亩,水深1.2米,坡比1:2,为便于干池清塘,池底向出水口的一方倾斜。养殖的水源来自太湖泄洪道的望虞河,水质清澈,天然饵料丰富,无工业以及生活用水污染,适宜水产养殖用水的要求。
冬春的期间池塘经曝晒、冷冻2个月左右,至2月中旬,用每亩250公斤生石灰兑水以干清法全池泼浇。放养前10天用60目网布过滤注水。池塘注水的同时,池底70%的面积按川字形排列播种伊乐藻。
草苗要求不着冻、不干枯,现捞现种,在3月中旬放养鲜活螺蛳每亩500公斤。
5. 珍珠蚌养殖技术
养殖河蚌时,可以采用吊养或者笼养的方法,其中吊养方法,是将河蚌用绳挂在一起,再将其放入到池水中,而笼养方法,是将河蚌放入到大小适宜的网笼中,并且每只河蚌都要触碰到笼子底部。
河蚌是杂食生物,养殖河蚌时,要为其提供鞭毛虫、杆星藻、四角藻、栅藻、绿眼虫、纺锤硅藻、轮虫、甲壳动物的残屑等食物,并且可以将河蚌与鱼类生物混养,让河蚌吃食鱼类生物的粪便。
6. 珍珠鳖幼苗怎么养
1、温室的构造
每幢控温养殖水池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建造,常规每幢温室水池 300~1000 平方米,以便于操作管理为准则,每个培育水池面积以 30~100 平方米为宜,中间取走道,左右两边建造培育池,每个培育池水泥底质,砖墙批灰,池底设计成锅底形或一边高低,底部留排污口,池高 50~70 厘米,并做到池水不渗漏。
搭建牢固的保温棚架常规选用钢架或水管架结构,并做好防锈处理。棚顶使用 5 厘米以上泡沫板材或 10 厘米以上农用防寒棉作保温材料,并做好防雨、防风、防漏措施,要求尽量减少温室内热量的散失。
建好加温系统,常用木材或燃煤等材料,通过烟层在室内环绕散热,保持室内气温,优点是就地取材,加温成本较便宜。
或通过高压锅炉发生蒸气,喷入室内来调节室内气温。
保证每个池至少有 1 个排污口和进水口。
用石棉瓦搭设食台,采用水下投喂,每个培育池上方安装弱光灯炮光源,在投喂时使用。
2、苗种放养
小苗水深要求 20~30 厘米,随着小苗的长大,逐步加深水位。每平方米可放养小苗 50~100 只。
每天投喂 2~3 餐,按照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四定”原则,投喂半小时后还要检查吃料情况,安排下次投喂数量每日投喂量约占体重 1.2%。
经过一段时间饲养,长到大约平均 200 克时,进行第一次分疏、分级饲养,便于各种规格珍珠鳖生长均匀,条件许可下进行第二次分疏。
长到大约平均 500 克时,进行公母分开饲养,公的生长速度明显小于母的生长速度,公母分开饲养后既利于生长又利于水质的调控。
3、日常管理
每餐投喂半小时后,检查吃料情况,并调整下一步的吃料增减。
保持水质的良好是室内养殖珍珠鳖的关键,严格按照上述水质要求进行调节。水浓时可通过排污或换水使水质变得清爽,水清时可减少排换或适当减少冲气,增加水体肥度,做到肥、活、嫩、爽。
4、病害防治
控温培育的珍珠鳖,在保持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很少发生病害,在 3 年多的时间内,只碰到过少量皮肤病、肠胃炎病和烂脖病。其中皮肤病和烂脖病是水质没调节好才会发生,肠胃炎病主要是投喂过量或投喂变质饲料引起的,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和适度控制投喂就可解决这些问题。
7. 珍珠鳖的养殖密度
1、珍珠鳖的饲养并不困难,鳖的皮肤有补助呼吸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它们长时间的停留在水下,它们是属于高度水栖的龟类,所以在饲养缸内不用设置浮岛,水温控制在24度至28度之间,冬天要加温饲养。 2、珍珠鳖属于纯肉食主义者,特别小的幼体可以喂红线虫,大一点的可以喂小鱼,小虾或者瘦肉。它们很少有晒壳的习惯,在饲养中也要避免阳光的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