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竹子种植后浇水(竹子种植后浇水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0 04:49   点击:1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新种植竹子怎样浇水和施肥?

1.水分管理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2.肥料管理 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二、竹子春天浇水?

竹子春天可以不用浇水,因为春天雨水充沛,可以很好地生长。

三、竹子多久浇水?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四、竹子种植后怎样菅理?

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

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

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

因此,观赏竹子种植技术也有别于其它苗木,现总结成文,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

一、 种植时间 1.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

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

冬季11~ 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

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

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

“种竹无时,雨后便移”。

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

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2.丛生竹: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且丛生竹不耐严寒。

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

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

3、混生竹: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为宜。

五、竹子移栽后可以每天都浇水吗?

不可以每天都浇水,浇水过多容易烂根

竹子是一种比较喜欢湿润的植物,但是也比较怕积水,在上盆之后要浇一次透水,之后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一般夏季一两天浇水一次,春秋季节四五天一次,冬季气温低而且蒸发快,要进行控水,一周左右浇水一次即可。

六、生菜种植后怎么浇水?

生菜出苗后浇水要先观察土壤干湿情况,如果土壤缺水就为其浇透水,土壤湿润时无需浇水,生菜苗定植时要浇定根水,定植后5-7天要浇缓苗水,生菜出苗以后要注意做好控温措施,避免生长环境过于闷热,还要注意养分的供给。

生菜出苗后如何浇水

1、浇水方法

生菜苗期的时候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所以这个时候给它浇水,需要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进行,如果土壤湿润,那么就不需要浇水,观察到土壤发干和生菜苗有缺水现象时,就要及时为其浇水,浇水时浇透即可。

2、定植浇水

生菜喜欢在湿润环境中生长,它整个生育期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在对生菜进行定植的时候,需要浇一次定根水,这样能使它快速成活,生菜苗定植5-7天之后要浇一次缓苗水,以利于它的旺盛生长。

3、温度要求

生菜出苗后要做好控温措施,它喜欢在冷凉的气候环境中生长,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晚温度控制在12-14℃为宜,不宜让生菜处在高温环境中,如果温度过高,就需要为其加强通风,避免生菜处在闷热环境中。

4、养分需求

生菜出苗后还要注意养分的供给,种植它的时候,先要在土壤里面施加基肥,定植生菜苗后,需要结合浇水为其施加薄肥,以满足生菜生长所需的养分,注意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不可以给生菜苗施加浓肥。

七、山药豆种植后多久浇水?

山药豆种植后一个月左右浇水。

山药豆种一个里放2粒种子。种植山药豆时,需要做搭架处理,当植株茎叶长到40厘米左右,要搭建高1米以上牢固的木支架,慢慢的引蔓上架,修剪枯萎的茎条。

种植山药豆一个月之内不要浇水和施肥,因为植株根系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无法汲取水分养分,肥水大量堆积会导致山药豆腐烂,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在第一次浇水施肥时要同时进行,往后每三天循环一次,直到山药豆成熟可收获为止。

八、土豆种植后多久浇水?

土豆种植后一个左右浇水

九、种植大蒜后需要浇水吗?

要浇水。因为,大蒜萌发时期,也就是在播种后出苗前,正是秋季,气温高,空气比较干燥,土壤墒情差,大蒜在土壤里很难自然吸收足够的水分,很难为萌芽提供充足的水分需求。土壤保持了足够的湿度,才能满足大蒜萌芽出苗所需生理上需水的要求。 因此,只有在足够的水分条件下,才能快速地生根和出苗,才能苗壮苗齐,从而避免了缺苗现象。在农村有句农谚"大蒜长得好,先要苗齐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农民在大蒜播种后不断地浇水。

十、魔芋种植后能浇水吗?

不用。  魔芋生长对环境要求:  

1、温度。魔芋生长的起始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43℃,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过低,魔芋有效生长时间较短,年增重倍数较低,而且块茎可能遭受冻害;温度过高,魔芋叶片容易被灼伤,致使魔芋病害加重,甚至直接导致魔芋植株死亡。因此,魔芋既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种植,也不适宜在气候异常寒冷、年有效积温不足的高海拔地区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温度(地温)对魔芋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在低山,过高的地温常导致魔芋生长不良,甚至大量死亡。  

2、光照。魔芋为半阴性作物,其光饱点较低,为2—2.3万勒克斯,仅及喜光作物(如水稻)的一半。过强的光照,不仅无助于提高魔芋产量,反而可能导致魔芋叶片灼伤。特别是在低山,夏季强光转化为热能,会使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急剧升高,暴露于强光下的魔芋植株(包括根系)更易受到伤害,进而导致抵抗能力下降,易被病菌侵染危害,这是低山大田种植魔芋容易发病、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光照太弱,魔芋虽发病轻,但光合作用弱,积累干物质少,魔芋也难获得高产。  

3、水分。魔芋根系分布较浅,根内通气组织不发达,因而既喜湿又怕渍,既不耐旱也不耐淹,需要湿润、通气、保水性良好的土壤环境,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土壤水分含量过高,影响根呼吸,容易诱发魔芋病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株死亡。土壤水分含量过低,易导致魔芋根系死亡,进而造成叶片枯黄、叶柄干缩。严重的干旱,还会诱发魔芋根腐病加重,造成秋季地上部分提前倒苗,有效生长时间缩短,这在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又缺乏抗旱条件的低山比较常见,也是低海拔地区种植魔芋容易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