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佛肚竹的栽培技术(佛肚竹种植栽培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5 22:53   点击:1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佛肚竹的颜色?

佛肚竹(学名: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黄色。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节间30-35厘米;畸形秆通常25-50厘米,节间较正常短。箨叶卵状披风针形;箨鞘无毛;箨耳发达,圆形或卵形至镰刀形;箨舌极短。

很显然,佛肚竹的颜色为青色。

二、佛肚竹如何养殖?佛肚竹如何养殖?

土壤适宜:以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为宜,碱性土可添加硫酸亚铁改善。

光线充足:生长期要保证光照充裕,春秋冬季可接受全日照,夏季要遮蔽强光。

提供水分:土壤保持湿润但不积水状,夏季可每天浇水,冬季要控。

合理施肥:在3-9月要每月施肥一次稀薄的液肥,生长期可每月或隔月施一次氮肥水。

三、佛肚竹寓意?

       佛肚竹的寓意是:节节高升,财源滚滚。佛肚竹属于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它还有几个别名,一个是佛竹,一个是密节竹,也称罗汉竹和大肚竹。佛肚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一般放在室内做观赏盆景。佛肚竹的花语是“竹”和“祝”谐音,吉祥如意,因此是有着送人美好祝福的寓意。

四、佛肚竹耐寒?

佛肚竹原产我国广东,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度,耐寒性不是很强,只要气温长期低于8~10度,其生长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变得缓慢甚至停滞,叶片也容易因为受冷而出现发黄、枯萎等现象,从而影响美观;若气温长期低于4度,则可能发生寒害,冻伤或冻死植株等。

所以春天养护它,需及时关注气温变化,谨防倒春寒,室温尽量保持在15~20度以上,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五、佛肚竹开花?

很少人看到过佛肚竹开花,它是一种室内很常见的观叶植物,养室内基本是没法开花的,如果是在偏南地区,就比如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常年温度都在零度以上,没有霜冻,佛肚竹养户外就容易开花。

养在户外的佛肚竹要比室内的盆栽佛肚竹容易开花很多,因为偏南的户外环境,能保持常年温暖湿润,加上有适当的光照,这就是佛肚竹原本生长的环境,它原来是生长在雨林下面的,对光照需求不是太多,但是对空气湿度和环境的通风都有较大的要求。

佛肚竹比较喜欢腐殖质,土壤除了要保证排水良好和透气性好,也要保持有较多的腐殖质,促进根系生长健壮,给它补充一定的养分,这样它养成盆栽之后也有机会孕育花朵。

六、金丝佛肚竹的意思?

金丝佛肚竹是常绿灌木型丛生竹。竹秆形状,秆色为金黄与深绿纵纹相间,但黄色比例较琴丝竹更高。秆高1-2米,径0.5-1.5厘米;畸形秆基本特征与正常秆相同,但畸形秆秆型膨大呈佛肚状,秆高仅为正常秆的1/3左右,堪称黄、绿相间的袖珍佛肚竹。

七、佛肚竹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养殖佛肚竹要用疏松、含有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最好不要选用比较黏重的土壤,会影响它正常生长。

花卉

二、浇水

它喜欢湿润,所以要保证盆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浇水要浇透,不过不能产生积水,很容易导致烂根,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一天可以浇2次水,冬季最好放在室内养殖,并控制浇水量。

花卉

三、温度

它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不耐寒,冬季要将温度保持在8℃以上,若温度低于4-6℃,它就会遭受冻害,最好将它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秋末温度较低时,最好叶将放在室内。

四、施肥

给它施肥不要过大,若施肥量太大就会引起枝叶徒长,在每年3-9月份,每月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即可,在生长期间最好每月施一次氮肥水。

八、佛肚竹开裂的原因?

从原理上说,竹子容易开裂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竹子内部有应力在相互作用,遇到快速干燥或者降温就会打破应力的平衡,就裂开了。

第二:竹子的竹纤维是顺长平行排列的,一处发生形变就会顺着竹纤维的方向迅速恶化,既所谓“势如破竹”,最终就上下贯穿裂开。

九、佛肚竹怎么形成的?

佛肚竹,竹如其名,竹节较短且底部肿胀,呈现出瓶状,宛若弥勒佛的肚子,令人看上去安乐吉祥,故此得名。而罗汉竹名字的由来也与之相类似,其形态宛若十八罗汉层层相叠。从这两个名字可见佛肚竹颇有佛家渊源。

在很多园艺和盆栽养殖过程中,人们会特别追求佛肚竹末端呈现出来大腹便便的形态。佛肚竹底部肿胀的形态并非其原本的样子,而是通过特殊修剪、引导、栽培而种植出来的产物。

如何使得佛肚竹全部长出好看的‘佛肚’往往需要注意在阳光、水土、修剪、施肥等各方面特别注意。如佛肚竹一年萌芽两次,初夏、初秋各一次,一般情况下初夏所生长出来的新竹短而肚大,初秋的新竹细而长,与人们追求的畸异型想去甚远,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将秋天的新竹剪去。

控制和适当地减少水量可以有效地延缓佛肚竹的生长,使之远远矮于一般的竹子并方便修剪。但这并不可以使得佛肚竹的生长高度远远低于其他竹子,因而当新竹长到理想高度的80%左右时,需要把竹笋顶端剪除5-8厘米,促使侧枝生长。

第一次打尖后,侧枝生长很快,应进行第二次打尖。根据整个株型的高度需要,在2或4节上把上部剪除,促使二级侧枝生长。至此佛肚竹形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理想高度。

十、佛肚竹的盆栽技术?

矮化的话 可以用多效唑,如果没有的话,就在笋期少浇水

佛肚竹枝叶丛生,性喜温暖湿润,喜阳光,不耐旱,也不耐寒,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中生长。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但以在早春二月和梅雨季节最好。移植时,选3-5竿母竹,尽量多带地下竹鞭,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再移至阳光充足处。佛肚竹平时养护,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大湿;气候干燥时,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新竹抽出后,为控制竹的高度,可通过控水来抑制其生长;每次扣水至顶梢嫩叶发灰微卷时,再浇透水。往复几次,就可明显抑制植株长高。除盛夏外,都应给予全日照。此竹虽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笋抽出前施一次饼肥,秋末施一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若施肥过多,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越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使室温保持在0℃以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