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名建筑师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设计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二、中国当代的著名建筑师?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
戴帆 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是知名的顶级建筑设计公司, 作品的先锋性和未来派的思想引领当今设计潮流,
三、日本著名的建筑师的建筑师有哪些?
菊竹清训,川添登,大高正仁,槙文彦,安藤忠雄,丹下建三,树野藤武,佐藤武夫,前川国男,冈田新一,伊东丰雄,黑川纪章,丹下宪孝,还有山崎石。
就是设计世贸大厦的,不过好像入了美国籍。
四、著名建筑师格逻各斯作品?
格雷夫斯最出名的作品可能是《骆驼》(1968)。
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1934年7月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那波里斯。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1960至1962年就读于罗马美国学院。1962年返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72年任教授。
1964年开始设立建筑事务所。早期作品呈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后来着重于空间结构和文脉的连续性,追求建筑中的诗意、幻想和符号隐喻,具有象征形象的多重意义。设计建造的数量不多,但有不少特点显著、引人醒目的方案,对美国建筑设计颇有影响。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1975年全国荣誉奖。他还设计绘制若干壁画。
五、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分析?
建筑师(德国):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建筑师(德国):密斯·凡·德·罗 ,(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建筑师(原籍德国):w.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六、中国著名的机关建筑师?
王澍是著名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性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本科、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七、建筑师的著名人物?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三、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四、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蒂德
五、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六、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七、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JornUtzon)
八、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阿尔瓦·阿尔托
九、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
十、"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
八、台湾著名建筑师都有谁?
台湾高雄东帝士85国际广场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这楼看起来有点奇怪,大楼采用巨型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桁架形成大柱和大梁
九、著名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师?
拜占庭式风格建筑大师包括:文艺复兴时期首位建筑大师-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他留下了佛罗伦萨育婴院、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圣十字教堂巴齐礼拜堂等传世佳作。
拓展信息:公元395年,罗马皇帝迪奥多西一世驾崩,帝国顺势一分为二交给他的两个儿子治理,西边部分仍然以罗马城为首都,称为西罗马帝国;东边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称为东罗马帝国,由于君士坦丁堡的原址叫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也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继承了罗马建筑的宏大形式,主要采用大跨度的穹顶完成空间的巨大尺度,同时大穹顶本身也是建筑风格的重要表现元素,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过拜占庭人并没有死板地一直守着这几百年来的造型风格不做任何突破,在不断的建造实践中,他们将罗马的穹顶加以改造,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新形式,一种被称为“帆拱”的新结构技术。
拜占庭式风格建筑的特点拜占庭(Byzantine)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现在苏联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其特点是中央一个大墩,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
十、世界著名建筑师的资料?
1、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先后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就读,并在苏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他的作品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开阔、更深刻,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我们的世界。他的作品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这就是: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而运动贯穿了这样的结构形态,它不仅体现在整个结构构成上,也潜移默化于每个细节中。
2、贝聿铭
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获奖情况: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3、安东尼奥·高迪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2016年3月31日逝世,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 ,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等也都出自她手。
5、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6、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会”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7、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1947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阿尔瓦·阿尔托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8、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年9月14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他出生于热那亚,目前仍生活并工作于这一古城。他受教并于其后执教于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Milano)。1965年-1970年,他为路易斯·康和Makowsky工作。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2013年被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任命为终身参议员。
9、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全名奥斯卡·比贝罗·德阿美达·尼迈耶·索阿雷斯·菲荷(葡萄牙语:Oscar Ribeiro de Almeida Niemeyer Soares Filho),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他曾在1946年至1949年作为巴西代表、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共同组成负责设计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并曾在1956年至1961年担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设计师。巴西利亚被誉为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座丰碑,于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最短的“世界遗产”。1988年尼迈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筑奖。
10、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11、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 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有着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汉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
12、雷姆·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荷兰语:Rem Koolhaa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荷兰建筑师,OMA的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早年曾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1975年,库哈斯与艾利娅·曾格荷里斯、扎哈·哈迪德一道,在伦敦创立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后来OMA的总部迁往鹿特丹。2000年库哈斯获得第二十二届普利兹克奖。中央电视台的新大楼便是由他所设计。
13、瓦尔特·伯利·格里芬
瓦尔特·伯利·格里芬(walter Burle Griffin )(1876-1937)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在格里芬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中,自然是占支配性地位的,他认为自然最主要的语言是几何形式。因此,在他的设计中,建筑与场地的关系遵从建筑的序列。这体现在他的景观设计作品中,“自然主义”与“规则式”综合在一起,非常典型。
14、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出生于波士顿·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在美国现代建筑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强调功能对建筑的重要性。主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1899)。沙利文是有机建筑(Organische Architektur)的一位中心人物。
15、约翰·伍重
约翰・伍重(JornUtzon),1918年出生于丹麦,建筑师,参与了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