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菜养殖为什么风险大?
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福建、浙南沿海多养殖坛紫菜,辽宁、山东等北方则以养殖条斑紫菜为主。
并且紫菜养殖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影响较大,随着气候变暖,海洋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紫菜养殖产业也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紫菜是怎么养殖的?
紫菜养殖技术 紫菜养成通常指紫菜的叶状体养殖,即通过采壳孢子苗,下海干出片苗分网,日常管理及采取加工等过程。 养成条件 选择线海或潮间带适宜紫菜养殖的生长,且潮位、水流适宜、营养盐丰富,海水比重适中的滩涂水域放养。 (1)海湾:选择冬季风浪较小、水流畅通、又比较温暖不易结冰的南面海湾为宜。 (2)底质:底质以适合打撅下石,不易损坏养殖器材的即可。 (3)潮位:潮间带丰浮动养殖一般选择在小干潮线附近的潮位平均干露时间1.5-3小时为宜。 (4)水流:紫菜养殖区海水流速每称钟10-30厘米为宜。 (5)营养盐:选择NO3-N和NH4+-N含量高于50毫克/米3海区。 (6)海水比重:最适宜紫菜生长的海水比重是1.018-1.022。 养殖方法 (1)支柱式养殖:通常在适合紫菜生长的潮间带涂上设置成排毛竹,将网帘水平张挂,并可调节帘高度。 (2)丰浮式养殖:将网帘固定在短支腿上,成排架在海滩上,其特点可随潮汐涨落而漂浮。 (3)全浮式养殖:即潮下带养殖方式,通常采用10亩为一个养殖网架,张挂60张网帘,网帘不露出水面。 养殖网帘 养殖网帘采用聚乙烯与维纶混纺编制而成,常用网线规格为70股、90股、110股,网帘规格全浮养殖一般采用1.6×18m,丰浮采用2×2m小帘,也有采用全浮大帘。 采壳孢子苗枣干出出苗枣分网养成枣养殖管理枣分期采收。 三角架出苗 目前全浮动式养殖海上育苗通常采用三角架出苗,即采用小竹竿和方浮等器材。使其支撑露出水面成三角形,网帘在三角两边受光,以达出苗效果。 紫菜养殖无需饵料,紫菜因是藻类,其生长靠吸取自然海域中养份,因而对水瘦海区可采用施肥方法。 冷藏网技术,即将经海上出苗的网帘凉干后入库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冷藏温度为-18℃,然后适时下海放养,可达到提高紫菜等品质和防止病害作用,是目前较为采用的养殖技术
三、连云港紫菜养殖为什么会烂掉?
众所周知,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紫菜的收成。在“白露”前采摘幼苗时,由于温度过高,紫菜幼苗会掉落腐烂。“寒露”后气温低,紫菜苗生长缓慢,影响产量。从“初霜”到“小雪”,坛紫菜的菌体生长旺盛。此时如果遇到西南风,风平浪静,潮汐不畅,容易使紫菜的生理失去平衡,生命力减弱,从而导致病菌的滋生繁殖和疾病的传播。
四、南美白对虾料台挂脏是什么原因?
原因分析:
1、紫菜厂所排放的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过多,养殖池塘在大量进水后,小型藻类大量繁殖,水质过浓,纤毛虫易大量迅速繁殖,进而一些脊尾白虾被寄生。
2、8月持续高温,饵料与鲜鱼投喂量大,残饵粪便等在池塘底部沉积,同时高温期底热严重,池塘底部溶氧低,底质易恶化,此时也易滋生纤毛虫。
五、江苏养殖紫菜对环境的影响?
紫菜生长在大海,是一种海藻类,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洋经济藻类之一。那么,紫菜养殖对于海洋生态有哪些影响呢?这些影响是好还是坏呢?在紫菜产业高层论坛会议上,何培民教授对紫菜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做了专题报告:《紫菜在海洋生态的作用》。
何培民,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导,在江苏省紫菜协会举办的紫菜产业高层论坛上论述了紫菜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何教授指出,紫菜对海洋生态有改善和修复作用。在报告中,何培民教授指出,紫菜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吸收氮磷和去富营养化作用。因为紫菜的生长需要氮磷和营养盐,故而通过紫菜养殖可以从海洋环境中移除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
研究发现,在紫菜养殖时,紫菜养殖海区的营养盐浓度显著低于其他海区,这可以减少赤潮危害。
六、紫菜减产的原因?
据了解,紫菜的生长与气温、水域、紫菜密集度有关。记者从实验区气象局了解到,平潭今年9月平均气温为28.4℃,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2℃,属于异常偏高。
农业部门相关专家表示,异常温度影响了紫菜附苗率及紫菜苗的生长。同时,由于海区水温较高,紫菜养殖海域中的蓝子鱼数量也增多,对紫菜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七、养殖紫菜为什么会污染海洋?
养殖紫菜如果密度大了,形成营养过剩水底缺氧使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因而海洋会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