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抚仙湖的“罚单”:从450吨到濒临灭绝,抗浪鱼陷入危机?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19 09:25   点击:1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抚仙湖的“罚单”:从450吨到濒临灭绝,抗浪鱼陷入危机?

抚仙湖是位于位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的最北边距离昆明约52公里。抚仙湖湖水清澈见底、景色优美,白天的抚仙湖面微波荡漾,犹如山水画一般,在古代被称为“琉璃万顷”。

抚仙湖拥有两个之最: 一是我国最大的蓄水量湖泊;二是高原地区最大深水湖泊。

抚仙湖隶属于南盘江水系,总面积约为216平方公里,长度约为31.4千米,湖水最深处约为158.9米,平均水深约为95.2m。抚仙湖除了景色迷人以外,湖里还盛产一种叫抗浪鱼的小型鱼类。

说起抗浪鱼,可能绝大部分人对它并不了解,因为这种鱼主要分布于云南抚仙湖,抗浪鱼是抚仙湖土生土长的特有品种, 同时也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 与白条鱼(餐条子鱼)长得非常相似, 学名叫K浪白鱼。

在1965年,抚仙湖 抗浪鱼的捕捞量约为450吨 左右 , 然而到了1998年,抚仙湖抗浪鱼的 年产量就已不足0.2吨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抚仙湖的抗浪鱼就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抗浪鱼的危机出现,是对抚仙湖开的“罚单”还是另有原因呢?

抗浪鱼是属于鲤科、白鱼类,体型细长且有点圆。不认识抗浪鱼的人,会误以为是白条鱼,因为从抗浪鱼的外形上来看,的确与白条鱼非常相似,但抗浪鱼的腹鳍部位逐渐隆起向肛门处延伸,并且眼睛上下呈现缘红色。

抗浪鱼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水质不仅要求清澈见底,且丝毫不能有污染,同时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即便是在同一区域内,抗浪鱼只会选择高氧区栖息。所以,抗浪鱼喜居水底砾石或水深的岩洞内,通常是以群居栖息。

抗浪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是以枝角类、桡足类和藻类为食,同时也摄食水里的软体昆虫、幼虫等。除此之外,抗浪鱼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还会摄食其它鱼类的鱼卵,但不食鱼苗。

野生的抗浪鱼,在抚仙湖内的自行繁殖能力较强,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抚仙湖抗浪鱼的年产高达450多吨。然而从80年代开始产量就逐渐下滑,到了90年代抚仙湖里几乎看不到抗浪鱼了。那么,曾经一度高产的抗浪鱼为何濒临灭绝。

在上世纪80年代,抚仙湖除了以养殖“四大家鱼”之外,抗浪鱼也是其中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并且在当时占全湖产鱼量的60%左右。

抗浪鱼当时,虽然已经开始出现减产,但年产量依然能保持在300 400吨左右,其减产量减少的原因,虽然与过度捕捞密不可分,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导致濒临灭绝的罪魁祸首,而是他的“姐妹”星云湖。

在因为1982年,星云湖首次引进了银鱼,由于生态环境适宜,银鱼开始在星云湖内开始大量繁殖。之后,每逢星云湖涨水时,就会有大量的银鱼进入抚仙湖,因为两湖水流相通。据1986年统计,短短4年时间里,进入抚仙湖的银鱼数量就达到十几吨。

银鱼是属于微小型鱼类,它的体积虽小,但它的食性却与抗浪鱼相同,由于抚仙湖里进入了大量的银鱼,很快抢夺了抗浪鱼的地位,尤其是食物资源。

另外,银鱼的繁殖能力要远远超过抗浪鱼,并且繁殖时间一般持续三四个月,每尾产卵量约在2000粒左右。银鱼在抚仙湖大量繁殖,导致食物分配严重不足,然而导致了抗浪鱼面临灭绝的危险。

抗浪鱼的减少,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经过2年时间的研究攻关,通过激素和人工模拟抗浪鱼自然产卵习性,并于2002年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

同时玉溪还建立了抚仙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规定每年4月至9月为禁渔期,还将抚仙湖西岸明星村附近,抗浪鱼栖息地的鱼洞进行了维修,这些鱼洞是抗浪鱼主要的栖息地。

分布西岸的抗浪鱼鱼洞,大大小小约有200多个,洞长有十几米,水深约在3 4米左右,是由山崖底部通向抚仙湖。虽然抗浪鱼现在还无法回到当年盛产时期,但每年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当地还鼓励人工饲养抗浪鱼,取代野生消费供给,这也使得抗浪鱼能够繁衍生息。

最后: 为了保护特有鱼种抗浪鱼,和恢复抚仙湖原有的生态系统,玉溪市于2007年开始,每年实施抗浪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经过十多年的人工放流和环境资源保护,曾经濒临灭绝的抗浪鱼,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视线和餐桌上。

银鱼吃什么?

英语名:whitebait

【拉 丁 名】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