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鱼鱼病防治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7 10:57   点击: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金鱼常见的防治方法金鱼的常见疾病,大致上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其致病因素和病状各异,

病毒和细菌性鱼病病毒和细菌性鱼病,一般均属传染性鱼病,这种传染性鱼病病种较多而复杂,而且有的病毒和细菌往往传染较快,危害较广。为此,作为重点介绍如下:

(1)出血病

①病因: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略者害鱼体或操作粗心,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产生充血、溢血、溃疡等现象。

②症状: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下,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症懒游。轻者会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清瘦、分泌物增加,有时并发水霉、败血症而死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患病的有当年鱼和少数一龄金鱼,最小的金鱼全长2.9厘米开始发病,能引起金鱼大量死亡。一般6-8月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小金鱼培养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剑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对预防此病有一定效果。流行季节用漂白粉1ppm浓度遍洒,每15天进行一次预防,有一定作用,用红老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0.5-1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严重者在10公斤水中,放入100万单位的卡拉霉素或8-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日一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2)烂鳃病

①病因:由细菌(粘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又叫乌头瘟。其菌体有群集和耐盐能力差的特性,镜检菌体两端钝圆、细长、无鞭毛,一端固定在鳃组织上,另一端左右摆动,较易认辨。

②症状: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粘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软骨外露。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病情严重的病鱼,在换清水后仍有浮头现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水温在20℃以上即开始流行。流行季节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多见。

④防治办法: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浓度浸洗10-20分钟;或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泼洒,浸洗数天,再更换新水。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青霉素80-120万单位(庄大霉素16万单位)溶于50公斤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1.5-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3)肠炎病

①病因:金鱼发生肠炎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又称细菌性肠炎,又叫烂肠瘟。

②症状: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粘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③发病季节:多见于4-10月。

④防治方法: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防止伤食遇寒。在5公斤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30分钟,每日一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50公斤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换水。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全池泼洒,药量按每50公斤水放0.1克。用每1公斤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投喂病鱼,每天一次,连喂3-4天。

(4)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①病因:是由于小型点状相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病。

②症状: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③发病季节: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危害较大的是2龄以上的金鱼。

④防治办法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1/10000-1/5000)的嫩绿水中静养。呋喃西林20ppm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呋喃西林1-2ppm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上用1-1.5ppm,20℃以下用1.5-2ppm。禽畜用红霉互0.2-0.5ppm 全池泼洒。

(5)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①病因:由水霉菌侵袭鱼体,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是一咱真菌性皮肤病。

②症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所以又称后毛病。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炎充血或溃烂。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

③流行季节:终年均可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④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越冬前用药物浸洗或全池遍洒杀灭寄生虫。用孔雀石绿5-10%涂沫伤口或孔雀石绿66ppm浸洗3-5分钟。用4-5‰食盐加4-5‰小苏打混合溶液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

(6)打粉病(白衣病)

①病因: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又称卵藻病。

②症状:痛鱼初期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而白头相接重叠,周身临其境好似空了一层白衣,故得名。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后期病鱼游动迟缓,不时呆浮水表或群集成团。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③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酸性池水中,主要危害当年金鱼,春末至初秋,水温22-32℃时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将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pH为7.2-8.0)的鱼池(缸)中饲养。用生石灰5-20ppm浓度全池遍洒。适用于室外土池或大鱼池。用碳酸氢钠(小苏打)10-2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小水体。

(7)打印病(腐皮病)

①病因:由点状产气单胞菌侵入鱼体表造成鱼体肌肉腐烂发炎而成。

②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背鳍和唯利是图鳍以后的躯于部分,其次是腹部侧或近肛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病初先是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俗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皮肤、肌肉腐烂,甚至穿孔,可见到骨骼或内脏。病鱼身体瘦弱,游动缓慢,严重发病时,陆续死亡。

③流行情况:全国场有发生,以夏季水温28-32℃左右是流行高峰期。

④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用20ppm呋喃西林药欲10-20分钟。每尾金鱼注射青愿素10万国际单位(或4万国际单位)。同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处,每500克水用高锰酸钾1克。

(8)白头白嘴病

①病因:由粘球菌侵入鱼体而产生

②症状:病鱼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部不能开闭而呼吸困难。严重病鱼,病变部有溃疡,个别鱼头部充血。病鱼漂浮于水面,较瘦、体色赤,对人、垢反应迟钝,不久死亡。

③流行情况: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下旬为流行季节,主要侵害金鱼鱼苗,发病快,来势锰,危害严重。

④防治办法与烂鳃病相同。

(9)金鱼烂尾病

①病因:寄生虫损伤的组织受细菌感染所致。

②症状:痛鱼尾鳍呈白色,末端裂开,严重时尾鳍可烂掉。此病多发生在尾鳍较薄的金鱼的品种,尤以珍珠鱼较常见。

③流行情况:从当年鱼到产卵亲于都会患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化此病。

④防治办法用孔雀石绿1%浓度水溶液涂抹患处。每天一次,连续3-5天。再用1-2ppm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ppm全池遍洒。用利凡诺0.8-1.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名贵品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