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27日,张福绥出生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大陈家庄村。兄妹五人,张福绥排行第五。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全家生活十分清苦。
1949年9月,张福绥考入了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养殖专业。在此期间,张福绥进行了系统的海洋科学专业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百业待兴,张福绥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了遐想,立志全身心地投入海洋科学事业中。
1953年8月,张福绥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至广东省水产学校工作,担任养殖科教员,教授浮游生物及贝类养殖等课程。当时,学校在教材方面遇到了一些难题,张福绥便一边授课一边开展调查研究修订教材。张福绥的积极努力和吃苦耐劳获得了学校的认可,派送他先后去山东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进修,进一步夯实了科研基础,拓宽了学术视野。
1956年9月,在张福绥的刻苦钻研、不懈努力下,成功考取了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生,师从张玺先生研习贝类分类学。从此,张福绥正式开启了海洋科学的研究历程 。
1962 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
张福绥早年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浮游软体动物的分类区系,而后转入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研究,均做出了一定成绩。
六十年代,张福绥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浮游软体动物区系分类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海洋的浮游软体动物,在分类学部分,鉴定报告了61种。其中含1新属、4新种;并修订了海若螺科的分类系统,组建一新亚科Prionogkossinae。在生态学部分,首次发现黄东海区浮游软体动物群体的经向移动现象、移动失量、年周期及其动力学分析;据此选定出暖流指标种,为黄海暖流冬强夏弱的性质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另外,他还协助张玺教授进行海洋动物地理学研究。以底栖软体动物为材料,将中国海洋动物区系进行了“亚区级”区划。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动物地理区猜橘内。首次在1963年,提出亚热带性质的“中国--日本亚区”,将它与南邻“印度--马来西亚”热带性质的界限划定在海南岛南端、台湾省西南端与东北角、日本奄美大岛以北及八丈岛以北、日本的能登半岛、日锋昌本海沿岸与铫子、太平洋沿岸。将黄海与渤海暖温带性质,划入北邻的北太平洋温带区的“远东亚区”,由此将中国海洋动物地理学研究推向区划动物地理学水平,并为以后的贻贝苗种繁育和扇贝引种奠定了科学基础。
七十年代,开发利用海洋已形成世界性浪潮,向海洋索银兆扒取蛋白成为海洋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西方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尚在“观望是否将有足够的经济剌激与营养剌激而促成计划研究贻贝人工育苗”以发展贻贝养殖时,张福绥和他的研究组已着手实施与发展实验生态学与贝类养殖学有关项目研究,先后领导了山东蛤仔资源调查与滩涂养殖研究以及文蛤蓄养研究;主持了著名文蛤产区辽宁省辽河口文蛤资源调查,为活文蛤出口奠定了基础;主持了《贻贝养殖生物学及养殖技术》课题。
在调查研究黄海贻贝生物学的基础上,创建了贻贝的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有力推动了山东贻贝养殖产业化;首次系统研究了黄海贻贝的生长与繁殖以及幼体生态学规律,发现该海区的贻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期;详细研究了胶州湾贻贝繁殖期与水温的关系。首次发现并阐明了在春、秋两个繁殖期内春季早期与秋季晚期产的卵在海中不可能变态成稚贝,并阐明了其环境制约机制和群体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率先指出山东沿岸贻贝苗源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附着基数量和生殖群体数量不足,提出了适时补充附着基及生殖群体是形成自然苗场的技术关键。
根据贻贝所在海区所表现的生物学规律及生态学特点,在调查研究贻贝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于1972-1973年成功创建了“废旧草绠采苗法”和“贻贝自然采苗场建立”技术,解决了苗源供应问题。继而又研究改进了饵料结构、采苗器材、细菌控制和苗种中间培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起完整的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将贻贝育苗工程化,育苗单产量创世界最高记录,促进了我国贻贝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1977年仅山东贻贝产量即达5万吨?使贻贝成为当时全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他的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同仁的瞩目?并为以后其它贝类人工繁育和增养殖奠定了基础。
八十年代,针对中国黄渤海海域的浅海养殖出现的养殖种类匮乏、效益低下、海水养殖业面临严重滑坡的局面。张福绥及其课题组将目光投向了扇贝生物学及引种、养殖研究。扇贝,曾几何时曾被尊为海鲜八珍之一,别说寻常百姓食之不易,就连国宴也一度“舶来”享用。张福绥教授以他敏锐的眼光瞄准了它,在系统研究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海洋环境与生物学等多方面比较分析。张福绥教授等推论将美国的海湾扇贝引进我国是可行的。
海湾扇贝是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种野生贝类,以其生长快速著称。1981-1982年在海洋研究所领导大力支持和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先后4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亲贝。解决了亲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1982年引进后存活的26个亲贝及其后代,在中国海域能够正常繁育生长。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能够提前在生殖季节外人工促熟生殖与进行工厂化育苗,从而使扇贝的养成期增多2个月,且当年底达到商品规格。并研制成适应不同水域环境的采苗器材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试验确定了一系列有关养成参数与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工艺及全人工养成技术,为大规模发展海湾扇贝养殖业解决了苗种供应问。
1985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与山东、辽宁、河北等水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初步形成稳定的产、销两旺的海水养殖业,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并已经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的三大“海带、对虾、扇贝”支柱之一,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中国80年代末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海湾扇贝引种工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除增添了新的养殖对象外,还在渤海开创了扇贝筏式养殖业,利用夏秋高温季节在渤海养殖海湾扇贝,避开了渤海冬季风浪大,水温低,不适于扇贝与海带等越冬筏式养殖的问题。建立了海湾扇贝(暖水性)与海带(冷水性)轮养模式,实现了在同一海区利用同一养殖设施进行季节性轮养。根据海湾扇贝与对虾食性与占有空间不同,建立了二者混养模式。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的成功,带动和促进了栉孔扇贝等其它贝类控温育苗的发展。
九十年代,张福绥为了解决海湾扇贝长期人工育苗所导致的遗传衰退又开展了“引种复壮”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并在1994-1995年对养殖群体全部进行了种质资源更新,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
为了开发利用中国辽阔的南海海洋国土资源,根据海洋贝类区系的性质及海洋地理生态学规律,他又先后3次引进了墨西哥湾扇贝至中国南海与东海,并已初具产业规模。
根据中美海洋与渔业合作研究协议,1994年海洋研究所应邀派科技人员去美国帮助建立了海湾扇贝养殖示范场。海湾扇贝引种工程充分提高了中国贝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Dr.K.chew认为是“近十年来世界上非常成功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
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上,国家向张福绥教授颁发了“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他是当时获奖科学家中惟一不是院士的科学家。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栉孔扇贝爆发性死亡等新问题,张福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了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应急措施,如根据科学评估的养殖容量调整养殖密度、良种培育、贝藻轮养、离岸养殖等,从而保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至2000年中国海湾扇贝养殖累计产量达330万吨,产值约130亿元。其中2000年的产量为64万吨,占中国扇贝总产量的2/3左右。
尽管年已古稀,张福绥仍在“老骥伏枥”。近年来,他密切关注中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四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如“生态养殖与工程化养殖并举”、“离岸养殖”、“清洁生产”等等,为推进中国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做着艰苦不懈的努力。
作为农民的儿子,靠人民助学金培养起来的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第一批研究生,张福绥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锁定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和沿海渔、农民的脱贫致富上。
2016年2月9日17时35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9岁。遗体告别仪式已于2月13日上午9:00在青岛市殡仪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