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棚养鱼池建设图片(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7 13:07   点击:1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

1、一般用砖砌水泥池;简单一点挖土后铺一层薄膜,池底铺一层沙即可。池放水深度50厘米,自来水去氯后即可放养。

2、大棚养鱼池应注意事项:意淤泥深浅。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

二、冬天大棚鱼塘好做不好做?

冬天大棚鱼塘好做

当冬季气温低于10℃时,大多数温水性鱼类(如罗非鱼)很难在普通池塘中安全越冬。在冷空气来临前,根据池塘条件,加深池水,覆盖大棚薄膜,以保持池塘水温。

一、土池塑料大棚越冬技术

(1)搭建简易塑料大棚。大棚为长方形,南北宽10米。大棚内水体面积为300平方米,底为土质,水深1.5米。顶部用弧形铁管做成保温。东西长30米,池塘四周及池加盖塑料薄膜

(2)进排水和增氧设施配套。设置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利用深水井抽取地下水,使池塘保持适宜的水温。

二、透明塑料大棚越冬技术

(1)池塘建造。选择在地势较高、保水力好的背风向阳处建造越冬池。池子为土池或水泥池,建在地面以下,面积无特别要求,水深2.5—3.5米,池埂高出地面20一30厘米,地上棚面不宜过高,一般为半坡式,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薄膜与地面相连的四周用稀泥密封。薄膜上盖一层琉网,以防大风吹坏薄膜。

(2)使用要点。水温较低时(接近养殖对象的临界死亡低温),利用锅炉或电加热器增损,设置小型增氧机经常增氧。当气温回升时,揭开部分薄膜,使空气流通,避免造成养殖对象缺氧死亡。

三、简易塑料棚越冬技术

(1)防风棚搭建。在池塘西、北两边设置防风棚,用毛竹或杂木搭架,竖立在池塘西、北两边,架高3米。用稻草或甘蔗pr—fL成长方形的草苫,缚在竹架上,以阻挡寒风袭击,避免水温急剧下降。

(z)棚膜覆盖。用竹架横铺在鱼塘的水面上,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离池塘水面o.5米,占池塘面积l/2—2/3。薄膜上盖一层疏网,以防大风吹坏薄膜。

四、半墙挡风抗寒技术

(1)池塘建设。池塘东西长20米,南北宽6米。池塘北侧为墙体,墙体高1.5米,可用泥土或砖石垒成,用于挡住北风。墙顶与池塘南侧一边加设扶管,上铺塑料布。池塘面积120平方米,池塘四周及池底为土质,水深1.2米。设有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配备简便的增温设施,有条件和允许开采地下水的地方可利用深水井抽取地下水,使池塘保持适宜的水温。

(2)本技术利用地热、挡风和太阳光线使大棚内池塘水温不易下降,投资少,易操作,可大面积应用推广。可应用于南方地区罗非鱼越冬生产,达到抗寒生产自救的目的。

五、鱼类越冬温室抗雪技术

(1)及时扫除积雪,防止温室、大棚倒塌,确保人员、殖鱼类和养殖设施安全,确保养殖品种安全越冬。

(2)加固和修复设施。对压塌的生产设施应及时修复,对压弯的钢架大棚等要增加支撑,确保不再变形*对压坏的棚膜,尽快补换。

(3)对设施养殖鱼类加强供热保温。采取保温措施,可通过增加内保温层的方法,用双层塑料薄膜加强温室保温效果,增加加热板等辅助电加热设施以提高水温。

六、池塘防冰冻防缺氧技术

(1)预防池塘结冰技术。在没有结冰的池塘米(1亩)水面配置l千瓦以上的叶轮式增氧机,断地开启增氧机,可有效预防池塘结冰。每567平方24小时不问

(2)如池塘已结冰,将池塘四周3米范围内的冰砸破砸破的冰块塞到冰层下面,可防止鱼虾缺氧。

七、简易大棚越冬法

池塘宽度小于20米时,可全池用钢管支撑起拱形框架,上盖两层塑料薄膜,与池边连接成一个密封罩。周围用泥土将薄膜底脚密封,大棚顶部高出他塘水面60一80厘米。气温低于o℃时,可用蒸气管或热水管给池塘水加温,确保鱼虾越冬。

八、简易半枷越冬法

(1)当池塘宽度大于20米时,泥土筑成1.5—2米高的挡风屏障。

竹支撑起简易大棚,防止池塘结冰在池塘北面用作物秸秆或挡风屏障与池塘之间用毛

(2)鱼塘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池外雪水流入池内.

(3)在北面挡风墙墙壁离池底40厘米处挖1—2个深2米、直径o.8米的鱼类避寒洞,洞壁用砖砌或埋设陶瓷管。

(4)如发现已有色冻伤,尽快施用浓度o.04%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防止水霉病发生。

九、鱼塘越冬保温技术

(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一0.5米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人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3)对于面积较大的成色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

(4)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米以下水深。

三、如何建造一个养鱼池,完整建造过程展示?

1、选择场地:建造养鱼池塘要选择向阳通风、远离嘈杂地区的场所。2、建造规格:鱼苗池面积为3-5亩,池深为1-1.5米,成鱼池面积为8-10亩,池深为1.5-2米。3、清塘消毒:将池塘中的水分排干,暴晒灭菌后,加入生石灰消毒。

建造养鱼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地势开阔、向阳通风、远离工厂、居民区的场地,以免养殖期间水质遭受污染,鱼群受到惊吓,影响存活率和成鱼品质,而且养殖鳙鱼等鱼类时,要选择水草较少的场地。

建造养鱼池塘时,要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决定池塘的建造规格,养殖鱼苗时,要将池塘面积控制在3亩到5亩之间,池深保持在1米到1.5米之间,而养殖成鱼时,要将池塘面积增至8-10亩,池深为在1.5-2米。

四、大棚养鱼池怎么建设?

、渔池建设应缩短战线

集中人、财、物用于重点区位的渔池施工;施工一处完工一处,特别注意渔池的整形与夯实。要避免施工建设中的盲动性,摊子不宜铺得太大,否则建成半拉子工程,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展开。

第二、渔池工程造型多样化

渔池工程的造型常为长方形、坑塘式,以便充分发挥养殖水体的立体效益。单口渔池面积可在10亩左右,池深2.5-3米,长宽比5∶3,边坡系数2-3,池埂宽5-10米,每口渔池挖方量约5000-6000立方米。渔池施工造型可先易后难,搞点过渡性的渔池,如,“回”字型、“高低型”、“井”字型、“田”字型等形状,它们特别适用于低洼湖田、沼泽、滩涂处的渔池建设。其中“回”字型渔池是最理想的过渡性渔池。

第三、排灌系统及时配套

一个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应包括泵站、水泵、进水渠道等进水系统,以及涵管、排沟、排水闸等排水系统。此外,还有结合进排水系统设置的拦鱼设施。开春后,渔池工程建设由于时间紧,养殖生产季节又迫在眉睫,因此要求在工程总体部署与安排上,抓住关键部分的建设,如将排灌系统与渔池建设同步进行。在规划设计中,预留好排灌沟渠的位置。在具体施工建设中,重点建设好定型渔池的支渠、斗渠。总渠、干渠及排水沟可因陋就简,留待工程全部完工时建设好。在建筑形式与取材上,采用明渠形式,定位、定型渠道可用砖石材料;未定位、定型的就用土渠。对于拦鱼设施的建设,最好采用钢材制成的栅栏,基本要求是(鱼)拦得住,(水)流得畅、抗(风浪)冲击。

第四,保障能源动力供给

以10亩水面的渔池工程建设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为例,按设计单产为750公斤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每亩配套总动力1千瓦,配备0.3千瓦的增氧机,功率为13千瓦、口径为10厘米

的轴流站1座,以及口径15厘米、功率2.2千瓦的潜水泵3台,这样可保证7、8、9三个月的高温季节,每天可交换池水量的1/5左右,使池水的量与质符合鱼类生长的需要。

第五、科学选定养殖模式

对新开渔池,由于水质清淡,宜选用以草食性鱼类为主,杂食性类为辅,并适当配养滤食性鱼类的养殖模式。

五、养鱼大棚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池养鱼用保温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池养鱼用保温大棚,包括养鱼池,所述养鱼池的上表面两侧均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内部设有对位槽,所述对位槽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对位杆,所述对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棚,所述对位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旋钮,所述第一螺纹旋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槽的内侧,所述顶棚的内部嵌入有透明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侧锚固有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第一曲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驱动轴,第二曲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座,驱动轴的另一端活动套接轴座的内侧,驱动轴的中部位置固定套接有联动套,联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料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曲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弧形板,弧形板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两侧均连通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漏斗。

优选的,所述顶棚的下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绕线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