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肥料国家标准?
单一养分含量:应以配合式氮—磷—钾的顺序,分别标明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
农民朋友应该注意,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如氮磷钾复混肥料15—15—15;二元肥料应在不含单养分的位置标以“0”,如复混肥料15—0—10,表示该肥不含磷元素或磷元素低于4.0%,不得在包装上标注“±△”的字样。复合肥选购标准按作物品种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钾复合肥,小麦高产田应选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要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扩展资料生产复合肥常用的原材料有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
这类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需要的元素,养分含量高,能比较均衡和长时间地供应作物需要的养分,提高施肥增产效果。
其次这类化成复合肥多为颗粒状,一般吸湿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可以改善某些单质肥料的不良性状,也便于储存,特别利于机械化施肥。
最后,这类肥料既可以做种肥,又可以做基肥和追肥,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但化成复合肥也存在一些缺点。
比如氮磷钾养分比例相对固定,不能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所以在复合肥料施用的过程中一般要配合单质肥料的施用,才能满足各类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种类、数量的需求,达到作物高产对养分的平衡需求。
二、种苞米底肥用多少,追肥用多少。底肥都需要什么肥?
底施肥的标准。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应选用高氮、低磷、高钾的复合肥,一般选用氮含量20%左右、磷含量10%左右、钾含量15%左右;不宜使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料作底肥。另外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选用高钾的肥料,可以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促进玉米后期增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重施底肥和玉米生长期追肥相结合。一次施足底肥,因为玉米生长期较长,会不同程度上造成玉米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另外一次性施入底肥,用量大,易烧苗,会给玉米一播全苗造成影响,所以应玉米底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每亩施用优质复合肥20~25kg。在玉米生长期追施尿素20 kg,这样施肥既能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也不易造成烧苗,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减少养分流失。
底肥最好不要单独施用磷酸二铵。玉米底施肥属于三元复合肥,含氮、磷、钾三种元素及部分微量元素,而磷酸二铵属于二元复合肥,只含氮、磷两种元素。玉米生长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且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选用玉米底肥时应选含钾较高的三元复合肥。如果施入磷酸二铵,最好与钾肥配合使用。
三、玉米前期施肥标准?
合理的施肥要结合玉米的需肥特点、土壤肥力情况、肥料中的养分含量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肥料的种类及用量。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测土,然后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来确定配方,再进行施肥,这样才能科学的进行养分配比、施肥量及施肥时间和方法,做到既能满足玉米植株生长需要,同时提高肥效,节约成本。
1、重施基肥。基肥也就是底肥,要重施,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再加上一些氮磷钾复合肥,如果缺锌再适当添加。基肥以农家肥为主,主要是畜禽粪便经过沤制腐熟而成,其富含微生物,具有肥效长、养分充足的特点,对土壤的理化特性改善有明显作用。在施用时要根据地力情况,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吨左右,并配合铵肥10千克,磷肥20千克,钾肥6千克。如果地块出现锌肥不足,还应适当增施硫酸锌肥料2千克左右。基肥一般在播种前结合翻地施用,可以穴施或条施,施后在肥料上覆盖4厘米左右厚的细土,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烧种。
2、早施苗肥。苗肥一般在出苗后植株长到3-4叶时施用。随着植株的快速生长,需肥量不断增加,苗肥应遵循早施、轻施的原则。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500千克左右、尿素3千克即可,将两种肥料混合后进行条施,促进幼苗快速生长,起到壮苗的作用。如果地块前茬种的小麦,则要适当增加肥量,可亩施粪肥1吨,尿素4千克。
3、巧施拔节肥。当玉米进入了拔节期,气温也逐渐升高了。在这期间,植株的根茎、叶片都处于旺盛生长时期,根茎、叶片生育器官发育需要大量养分。此时要巧施肥,要掌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避免玉米疯长,能起到壮秆促穗作用,减少玉米空秆、秃顶和倒伏的情况出现。当玉米长到6-7片叶展开时就要施肥了,可每亩穴施或条施有机肥900千克、尿素4千克。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随意加大肥量,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从而影响玉米的生殖生长。
4、足施攻苞肥。在玉米孕穗期,即玉米出现“大喇叭口”后,玉米的雌穗小穗、小花开始分化,及时重施攻苞肥,能促进果穗正常发育、增加籽粒,一般在抽穗前14天适时追施攻苞肥。如果基肥不足、玉米的长势偏弱,则需加大施肥量,可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5吨和尿素8千克;如果玉米长势一般,可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吨,尿素6千克;如果地块土壤肥沃,则可每施用腐熟农家肥600千克,尿素5千克。同时,还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补足水分。
5、酌施攻粒肥。在开花期适当施肥,能延长玉米的灌浆期,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增产效果明星。如果在前期管理中,施肥不足,土壤养分欠缺,则最好施用适量的攻粒肥。可每亩用尿素4千克,并与适量细土混匀,施加在植株的根部附近,但不要与根系直接接触。要是土壤墒情不足,可配成肥水对植株灌根。
四、玉米用肥标准?
每生产1000 kg玉米籽粒,春玉米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3︰1.5,吸收氮(N)35~40 kg、磷(P2O5)12~14 kg、钾(K2O)50~60 kg。夏玉米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4~0.5︰1.3~1.5,吸收氮(N)25~27 kg、磷(P2O5)11~14 kg、钾(K2O)37~42 kg。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特点不同,春玉米与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对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拔节前)吸氮仅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夏玉米苗期吸氮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春玉米吸磷,苗期占总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占10.5%,中期占80%,后期占9.5%。玉米对钾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节后迅速增加,且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玉米对锌敏感,适量的锌可提高产量
五、一亩玉米地该施多少肥料,玉米一亩地施肥多少斤?
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纯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钾1.5~4.0公斤。如果要使每亩玉米产量达到400公斤,平均每亩需施用40~60公斤硫酸铵或等量的其它氮肥;40~60公斤的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10%~16%)或等量的重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水量36%~52%)和钙镁磷肥(有效成分含量12%~16%);6~10公斤硫酸钾(有效成分含量为48%~52%)或氯化钾(有效成分含量为50%~52%)。钾肥也可以用草木灰来代替,每亩用量为40~60公斤(干灰,无杂质)。在确定玉米的施肥量时,要综合考虑玉米的栽培类型、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缓慢,因此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小;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明显增多;开花受粉后,营养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就大大减少,几乎也处于停滞状态
六、玉米用肥有何讲究?
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玉米,我们只知道玉米好吃,吃起来有嚼劲。玉米的天性喜欢IE料,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 元素,其中以氮肥最多,其次是磷肥和钾肥,在一定的范围内,玉 米的产量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在用肥上,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中以氮肥为主,以钾肥和磷肥为辅。高产田追肥 应掌握苗肥要轻、拔节肥要稳、穗肥要重、粒肥要补的原则。 若 基肥不足,则以苗肥和拔节肥为主,穗肥为辅。
苗生长好的田 块,追肥可前轻后重,反之则应前重后轻。不同肥力的田块,需 均衡施肥。对于多年无人耕作或肥料不足的田块,需要施用复 合肥或有机肥。在通常情况下,玉米的施肥量每亩施有机肥约2000千克, 并配以少量的速效氮肥。
在玉米长出4片叶时施苗肥,结合间 苗、定苗,每亩用人畜粪约500千克加水施肥,或離约6千克硫 酸铵。在玉米雌穗生长锥伸长时,施拔节肥,每亩施BB肥约8 千克。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最多的时 期,所以,在此期每亩施BB肥约13千克加活力多效素约100 克。
在玉米吐丝初期追施粒IE,—般只用于春玉米,亩施硫酸铵 约8千克。玉米科学施肥要多学习、多观察、多用心。基肥:播种前施用的肥料称基肥。一般将有机肥、复合肥或 部分氮肥及钾肥、微肥混合后集中沟施。
如来不及施用可做苗 肥一離人。种肥:播种时,在种子旁边或随同种子一起施下的肥料为种 肥。 它可以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有促进根系发育、 使幼苗生长健壮的作用。一般每亩用磷酸二铵或复合肥、尿素3 千克,用做种肥,种肥隔离,防止伤苗。
追肥:在玉米生育期施用的肥料为追肥。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应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理基础、需求达高峰 期。 此时若养分供应不足会出现落花落果。
营养不良,还会影 响到花器官及果实的正常发育,如出现花粉小、花柱细长不均, 致使不能正常授粉而脱落。原则:在施肥上应掌握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平 衡施肥,肥料深施,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提高肥效。
在施肥量 上,应根据玉米的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养分 含量和利用率等各种因素全面考虑。仅大家参考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