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篦齿眼子菜和微齿眼子菜的区别?
篦齿眼子菜是细线状根状茎,秋季生有白色卵圆形小块根。生于河沟、水渠、池塘等各类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或中性,在淡水与咸水中均可繁茂生长。
微齿眼子菜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无根茎。生于湖泊、池塘等静水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
二、光叶眼子菜的生态作用?
光叶眼子菜生态作用:生于湖泊、沟塘等静水水体,水体多呈微酸至中性。
喜生水田、池沼和河渠中,遍布于各大洲,唯澳洲极少。我国西南地区仅见于云南,华东和南部亦有分布。产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北半球广布种 。沉水植物。喜生于含钙质的池沼中。夏季开花。
三、岩边子是什么鱼?
是鳊鱼。
岩边子就是鳊鱼,是中国特有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食用后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的功效。
岩边鱼(鳊鱼)是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
四、眼镜儿菜是什么菜?
眼子菜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发达,白色,直径1.5-2毫米,多分枝,常于顶端形成纺锤状休眠芽体,并在节处生有稍密的须根。茎圆柱形,直径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叶革质,披针形、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圆,基部钝圆或有时近楔形,具5-20厘米长的柄;叶脉多条,顶端连接;沉水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草质,具柄,常早落;托叶膜质,长2-7厘米,顶端尖锐,呈鞘状抱茎。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开花时伸出水面,花后沉没水中;花序梗稍膨大,粗于茎,花时直立,花后自基部弯曲,长3-10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2枚(稀为1或3枚)。果实宽倒卵形,长约3.5毫米,背部明显3脊,中脊锐,于果实上部明显隆起,侧脊稍钝,基部及上部各具2凸起,喙略下陷而斜伸。花果期5-10月。2n=52。
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静水池沼中。为常见的稻田杂草,有时是恶性杂草,亦是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五、竹叶眼子菜种植法?
1、从自然水体中采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眼子菜鲜体,用清水冲洗掉眼子菜鲜体表面附着物;
2、将眼子菜茎短去除叶后剪切陈12~15厘米常的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3、将所述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霍格兰营养液培养,控制温度在15℃~25℃之间,培养10~12天;
4、外植体的培养还需要光照4000~5000勒克司,白昼比例为1:1;
5、培养10天就会长出新的根和芽;
6、将培养后的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后,扦插到育苗田内;
7、保持育苗田水深0.3米,培育30~40天,当眼子菜根系长超过2厘米,植株长超过30厘米时向目标水体移栽。
六、北方沉水植物?
北方水生植物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
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挺水草本植物。挺水植物:
荷花 碗莲 芦苇 香蒲 茭白 水葱 芦竹 水竹 菖蒲 蒲苇 黑三菱等等浮水植物:睡莲 凤眼莲 浮萍 萍蓬草 荇菜 慈姑 菱角 芡实 小浮莲 主要是莲科植物。沉水植物:
苦藻 黑藻 金鱼藻 狐尾藻 灯笼藻 眼子菜 刺藻 狸藻 主要是水草类挺水草本植物:
美人蕉 梭鱼草 千屈菜 再力花 水生鸢尾 红蓼 狼尾草 蒲草 泽泻 适于水边生长的植物。 挺水植物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 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等。
浮叶植物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 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水鳖、芡实等。
七、篦齿眼子菜与水环境的关系?
水深对竹叶眼子菜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有较大影响,一般竹叶眼子菜的抽条数和花序数随着水深梯度的增加而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水深的增加,竹叶眼子菜为了获得较多的光辐射和有性生殖的需要,必须使茎伸长至水面附近,增加了生物量分配到茎叶部分,篦齿眼子菜价格,减少了分配到开花和营养繁殖上的生物量。体现了竹叶眼子菜地上与地下部分、营养繁殖体与有性繁殖体间生物量分配存在一种权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