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四五 水产养殖
2020年1月17日:前空姐开奔驰车进了故宫
科比坠机身亡事件:
北京时间2020年1月27日凌晨,NBA传奇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一起直升飞机事故中不幸离世,年仅41岁。坠机地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阿拉巴萨斯地区,机上一共9人,包括科比的二女儿——13岁的Gianna。
2020年1月深圳女孩独游华山遇害案一审:
2019年7月,深圳27岁女子彭雯(化名)独游华山遇害。今日(1月8日),新京报记者从陕西渭南中院和受害者家属代理律师处获悉,此案一审已宣判。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杨某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和强奸罪,被判处死刑。
瑞幸造假事件:
2020年2月1日凌晨浑水发布做空瑞幸报告。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人民币。
2020年2月7日“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因新冠肺炎去世:
2019年12月30日下午,李文亮医生在大学同学微信群中发了一段“华南海鲜水果市场确诊7例SARS”的文字。因为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他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1日,因“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被辖区派出所传唤,1月3日,李文亮医生收到警方的训诫书。
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李文亮医生因抢救无效去世。
其逝世后被评为“烈士”,被追授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0年4月,“老干妈”被伪造印章案:
2020年4月,腾讯公司以老干妈拖欠广告费为由请求查封、冻结该公司1624万余元财产。
6月30日,老干妈公司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并已向贵阳警方报案。
7月1日,贵阳市公安局通报称,初步查明,系3名犯罪嫌疑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7月10日,腾讯宣布:双方已厘清误解。
史称:“逗鹅冤”。
2020年4月18日,周立齐出狱
2020年4月杰瑞高管性侵养女案:
2019年4月9日,李星星曾向烟台芝罘区警方报警,当地检察院也提前介入。但当月26日,警方却以受害人被强奸没有犯罪事实为由撤案。
2019年10月,案件在检察院的监督下,被二次立案。
2020年4月9日下午,针对媒体报道的《烟台上市公司高管涉嫌性侵养女》事件,杰瑞集团发布声明已经与鲍毓明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
2020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督导组通报鲍毓明涉嫌性侵韩某某案调查情况: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鲍毓明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
对美国人鲍毓明依法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并驱逐出境。
新晃操场埋尸案:
2019年12月17日至18日,“操场埋尸案”一审宣判,杜少平犯故意杀人等罪被判死刑。
2020年4月3日,“操场埋尸案”公职人员渎职犯罪案二审维持原判。
“错换人生28年”事件:
1992年6月15日郭威出生,6月16日姚策出生。
姚策上幼儿园查出患有乙肝大三阳。
2020年2月,姚策突感不适入院检查,结果发现已是肝癌晚期。
许敏提出割肝救子,在医院例行检查血型时,竟发现许敏与姚策并不是亲生母子。
2020年7月23日,姚策及其亲生父母起诉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侵权。
2021年3月23日姚策去世。
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事件:
2020年4月30日,丰巢快递柜开始对滞留快件的非会员用户收费,超时12小时后收费0.5元/12小时,3元封顶,法定节假日不计费。
2020年5月10日《上海中环花苑小区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在微信刷屏。
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
2020年5月21日,陈春秀参加完成人高考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就读学籍和学历,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事件。
全民摆地摊:
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点赞四川“地摊经济”。
两会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摆地摊的热潮。
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
2020年8月8日,江西抚州乐安“入室杀人事件”:
8月8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山砀镇山砀村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凶手杀害两位老人,并将一名7岁幼童打成重伤。
8月13日,一名扶贫干部遇害。
8月16日下午,曾春亮落网。
2021年1月11日,江西“曾春亮案”宣判: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酸汤子”中毒事件:
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9人因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中毒。19日中午,事件中的唯一幸存者经抢救无效死亡,至此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丁真爆红事件:
2020年11月,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成为“新晋顶流”。
2. 水产养殖三环理论
早上7:00开始营业。大连湾辽渔水产批发市场批发种类繁多,品质有保证的。大连的批发市场很多,例如,大连湾海鲜批发市场,大连金发地批发市场,大连双兴综合批发市场,大连长兴批发市场,三环批发大市场,,熟食品交易中心,三兴大型批发市场
3. 十四五水产养殖发展规划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两大目标”、遵循“五点原则”、聚焦“八大任务”、开展“四大行动”、实施“六大工程”、强化“四大保障”,描述了广东省农业技术发展的新未来。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强省。
五项原则两大目标指明方向
过去五年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支撑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农业技术推广合作交流范围更加广泛。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省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1.7万余人次,培育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1000余人。选定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413家,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累计分层分类培训并认定高素质农民8.63万人,其中农业经理人6000余人。通过多种活动培育出一大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双师型”推广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及高素质农民等。
“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逐步加深,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应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空间、新布局加快形成,将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一轮创新驱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有利。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围绕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服务能力,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营销、新农人“六新”为核心,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建设,重点对接全省100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驿站和1127个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技术服务,着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坚持一主多元,坚持全产业链服务,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坚持有序推进。
在一主多元方面,广东将以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为主体,围绕主责主业做好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的谋篇布局,持续强化和发挥“1+51+100+10000”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主动融合涉农科研院校、企业、协会社团、媒体等社会力量,以全产业链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1+N”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预计到2025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主要畜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85%,主要水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展望2035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强省。
六大体系八大任务点出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第一个五年。“三农”工作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规划》指出,广东将充分发挥中心人才与技术优势,组织四级推广机构,联合科研院所,积极推进政产学研推一体化进程,坚持种养加并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其中包括:制订推广体系年度发展规划;导市县镇三级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推广队伍素质与能力建设;提升推广队伍素质与能力建设;开展农技服务乡村行系列活动;加强品种结构调整与试验示范;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推广应用。
据悉,“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发挥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人才、技术、制度优势和“主力军”作用,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省市县镇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联动。计划用3年创建1000个小分队,基本形成1个总队、20个支队(深圳除外)100个大队、1000个小分队的1+20+100+1000农技推广服务乡村行专项行动队伍。
为配合体系建设,确保到2025年、2035年两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广东提出了八大任务:重点培育一批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优秀农技推广驿站,助推一批富民兴村产业发展,推广一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一系列农技乡村行活动,发展一批农技推广服务超市,建设一批数字农业示范窗口。
“十四五”期间,广东围绕全省数字农业发展要求,加强数字农技建设,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数字化,不断完善“云展厅”、“云课堂”等平台建设。以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广东种业大会、广东水产种业产业大会等举行为契机,打造一批国际数字农业示范窗口。
结合天河区智慧农业公园建设,开展柯木塱总部基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工程,形成数字化智慧公园、数字农田、数字果茶药园、智能化温室等示范窗口。进一步完善渔业高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育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成为支撑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科技平台。加强智能化农机示范,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农机生产应用相融合,打造“客厅里”的农业机械作业示范窗口。
四大行动六大工程落到实处
针对重点任务,广东部署了四大行动和六大工程。其中,推进实施关键技术创新行动位于四大行动首位。
该行动指出,要聚焦生物育种、数字农业、功能食品、先进农机装备、绿色农药等领域建设10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搭建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服务平台,支持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成长型、领军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全省农业和农技推广大数据平台,形成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一张网”,做到精准农技服务。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加强品种结构调整与试验示范,开展“广东农技服务乡村行”活动,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五年培养10万名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驿站为依托,积极参与到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中来,为产业园建设及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
此外,广东将在全省主产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集成示范推广,集成示范推广技术不少于10项,推广面积不少于100万亩;创建万亩精品园区、千亩标准化基地和百亩示范片联动一体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优势产区;遴选推介30个以上具备“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发展形态、20个以上集“美食餐饮、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基地);创建50个大田精准作业、丘陵山区果菜茶药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10个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农场。
在农业技术推广美丽乡村提升行动中,广东将开展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预计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30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000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和100家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基本全覆盖。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开展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实施尾水达标排放工程,建立一批尾水集中处理示范基地,规模养殖场尾水处理装备设施配套率达到80%以上。
当前,在国际复杂大环境下,稳粮保供任务依然艰巨。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着重要意义。
围绕种业发展、数字农业技术发展、畜牧水产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广东提出了四大工程,即:现代种业质量提升及新品种推广工程、数字农业技术集成提升工程、水产绿色养殖转型升级工程、现代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程。
在“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组织开展新一轮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持续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种质资源调查和系统性收集,全面摸清全省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和主要性状等,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同时,构建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做好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做好良种保存复壮与推广。
在数字农业技术集成提升工程上,广东将重点加强数字农业交流合作与技术推广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云展厅”、“云课堂”等平台建设,打造线上永不落幕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每年度上线农业技术不少10项,培训课程50场,线上覆盖人群不少于20000人
4. 水产养殖范围
一般情况下,水产养殖公司的注册经营范围:水产品、养殖、捕捞、销售、水产良种培育、生态渔业旅游、渔业环境保护。. 具体的水产养殖公司注册经营范围可以参考以下公司填写的注册经营范围:. 渔业公司注册经营范围举例:.
1、内陆水产品养殖、储存、运输、收购及销售;养殖技术服务及技术市场推广;预包装食品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渔药、水产品养殖用化肥、磷肥;淡水养殖动物苗 (种)及淡水动物;畜禽养殖加工销售、渔具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5. 水产养殖是第几产业
幼儿园是教育行业,属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的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事物质生产部门。
6. 水产养殖龙头一览表
太湖黄镇有较丰富的林业资源外,果业是该镇的一大特色,茶叶、柑桔、板栗是该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安徽省十大名茶之一的“天华谷尖”茶年产万余斤,以木加工和水产养殖为龙头的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镇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7. 水产养殖三区划定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由环保部门负责。
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对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统筹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禁养区划定提出了明确要求。经商环保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积极配合做好禁养区划定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实际和畜产品供给需要,对禁养区划定方案提出合理建议,防止因禁养区的不当划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努力确保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处理好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二、及时了解并报送禁养区划定情况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环保部门沟通配合,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畜禽禁养区划定进展情况。8月31日前,各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目前已完成禁养区划定的县(区、市)的禁养区面积、涉及的畜禽养殖场数量和养殖规模等情况汇总后报送农业部畜牧业司。8. 水产十四五规划
2020年全国渔业渔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党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制度、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保生态,持之以恒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一)突出解决水产品压塘卖难问题。强化“点对点”联系机制,加快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压塘水产品收储。及时调度发布水产品供销信息,加大电商、直供等水产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纾解水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做好存塘水产品病害防治,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二)突出抓好春季渔业生产。加快推进水产苗种繁育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开展水产苗种余缺调剂和供需对接,确保苗种供应。加强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池塘清淤、消毒,以及进排水系统和养殖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做好饲料等物资准备。加快渔业油价补贴资金发放,指导船员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有序恢复捕捞生产秩序。
图片来自网络
二、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规划编制发布和养殖证核发。宣传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宣传方案》。加快省、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发布,力争2020年底实现规划全覆盖。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严格依法核发养殖证,强化养殖证持证情况执法。
(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高标准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创建范围。提升深远海养殖装备水平,引导深远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加强水产种业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实施《2020年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控计划》,完善水产新品种审定管理,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全覆盖。
图片来自网络
(三)强化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实施《2020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继续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阳性样品查处率100%,加大对违法用药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将“渔用非药品”纳入兽药管理监管,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四)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规范发展。组织召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指导举办稻渔综合种养高峰论坛、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稻米评比推介活动,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相关重要标准制修订及宣贯培训。
三、大力推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各地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编制,贯彻普及《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科学、有序恢复大水面渔业生产。培育壮大大水面生态渔业经营主体。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总结和推介,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管理人才培养。加强水产品市场培育,组织开展水产品公共品牌推介宣传。开展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监测,组织开展水产品加工技术供需对接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四、持续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
(一)突出抓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严格按照国务院领导审定同意的工作安排,推进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优化退捕渔民生计保障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引导长江捕捞渔民退捕转产上岸。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保护,健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网络,推动建立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估体系。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渔政执法监督管理,密切渔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保障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秩序。
(二)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优化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全面完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2020年任务目标,在沿海各省开展限额捕捞试点。继续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完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年度任务目标。继续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做好前三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年度评价和复查工作,科学总结评价海洋牧场建设成效。完善海洋牧场监测评价制度,构建全国海洋牧场监测体系。
图片来自网络
(三)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加强重点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实施好重点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加强与其他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协作,推进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的修订,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做好重点物种履约工作。举办第11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
五、大力加强渔业改革创新
(一)大力推进渔港建设和综合管理改革。加强渔港建设,提升生产服务、渔业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渔港经济区。积极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渔港建设与管理 促进渔港经济区全面发展的意见》。推动建立港长制和驻港监管机制,完善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优化渔船渔港综合管理平台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系统,启动渔获物定点上岸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启动“十四五”渔船管理政策研究。
(二)进一步深化渔业油价补贴改革。加快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各项任务,特别是渔船更新改造和减船转产任务按期完成,全面总结第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改革执行情况。加快推动出台新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改革方案,在做好新政策解读宣贯的同时,加快研究制定细化落实方案。
(三)加强渔业科技和技术推广创新。组织开展“十四五”渔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开展水产种业基础理论和育种技术创新、渔业关键装备与设施研制、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共性技术研发和水产绿色增养殖技术与模式集成。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重要技术示范应用,加快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相关标准制修订。
六、积极推进渔业“走出去”和国际合作
(一)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大远洋渔业支持力度的指示精神,争取和完善远洋渔业发展扶持政策,召开远洋渔业发展35周年座谈会。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推进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价试行工作,强化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开拓金枪鱼产品国内市场,开发新渔场新资源,稳妥有序推进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加快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
(二)推进渔业对外合作。强化多边渔业合作,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开展双边渔业合作,继续推进与主要渔业国家对话机制,加强与南海、“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合作。深化与韩、俄等周边渔业合作,实施联合增殖放流,维护我入渔利益和海洋权益。全力筹备办好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积极发展水产品贸易。积极参与WTO渔业补贴谈判,争取公平合理的渔业发展政策。积极研究应对美国相关法案,妥善做好对美水产品贸易工作。加强水产品国际贸易监测和分析,支持参加国际渔业博览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
七、不断强化渔业法治建设和执法监管
(一)加强渔业法律和规章修订。积极推动《渔业法》修订出台。修改完善水产良种审定、渔船渔港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渔业规章,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制度体系。
(二)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行动。组织实施休渔禁渔执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清理取缔、打击电鱼、跨海区作业渔船整治、涉外渔业管理执法、渤海综合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统筹做好日常执法,进一步完善部门间执法机制,查办一批典型大案要案。
(三)加强渔政队伍及其能力建设。开展全国渔政机构普查,落实渔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举办渔政执法骨干人员能力提升活动。逐步建立健全渔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渔政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渔政执法法律服务队伍和跨海区渔政执法协同能力建设。
(四)坚持不懈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加大渔业安全警示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组织开展渔业安全应急演练和“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加强渔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强化灾情统计报送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加快推进渔业互助保险改革方案落实落地。
八、扎实开展渔业扶贫和援藏援疆
推进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等为重点,制定并落实《2020年渔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加大稻渔综合种养、集装箱养鱼、盐碱水养殖、冷水鱼养殖等产业扶贫模式示范推广力度,扩大辐射带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