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洋杉叶尖发黄怎么办?
南洋杉叶子发黄原因为:
1.光照过弱,在光照良好处养护管理南洋杉则生长良好,长期在光线较弱处,则会表现出叶片黄化并伴随有叶片脱落的现象,这需要将其逐渐移至光照较好处,否则植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2.浇水过多,南洋杉的浇水原则是间干间湿,切不可浇水过多或过勤,盆土不干不能浇,否则根系得不到氧气时会腐烂,造成难以吸收水分和养分,植株则出现不适的症状。
3.低温或高温危害,(现在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可能)南洋杉在温度低于5℃时就会有叶片发黄,且有少量脱落。在高温期如果空气湿度现再低时,就会出现大量的黄叶。
4.空气湿度太低或风太大造成的叶片急性脱水,这需要将其放在柔风中,或经常喷水、洒水,提高空气湿度。
5.病害的侵染,一般要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喷施预防。
二、南洋杉在零下多少度能活?
温度控制在5-7度能活。
三、南洋木叶子发黄?
南洋杉叶子变黄:
1、浇水过多
浇水过多是南洋杉出现叶子变黄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南洋杉的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切不可浇水过多或过勤,盆土不干不浇,否则根系缺氧会腐烂,造成难以吸收水分和养分,植株则出现不适的症状,从而叶子开始变黄,所以南洋杉的浇水要根据它的习性来进行。
2、光照太少
南洋杉比较适合种植在庭院中,可以有充足的阳光,在光照良好处养护,南洋杉生长良好,盆栽种植摆设在家中时也要注意光照问题,长期处于光照较弱的居室内,南洋杉会表现出叶片黄化并伴随有叶片脱落的现象,这需要将其追件移至光照较好处,否则植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3、温度不宜
南洋杉在养护中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南洋杉的生长不利,南洋杉在温度低于5度时就会叶片发黄,且有少量脱落,温度高但空气湿度低,也会出现大量的黄叶。所以南洋杉养护要注意温度,温度低要移入室内保暖,温度高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湿润。
4、湿度过低
南洋杉对生长的空气湿度也有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下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空气湿度太低或风太大造成叶片急性脱水、黄化。这需要将其放在避风处,或经常喷水、洒水,提高空气湿度。
5、虫病害侵染
南洋杉养护较简单,一般不会出现虫害病害,但也要注意防护,病害侵染时南洋杉的叶子也会变黄脱落。一般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药物喷洒预防。
四、南洋杉栽种在沙质土壤上可以生存吗?
南洋杉为常绿大乔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名木。其主干直立、侧枝平展,分层明显,枝态独特。我国南方多用来做庭院观赏树,北方则多用来做盆栽观赏。南洋杉喜欢空气湿润、土质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在我国中部、北部均适宜盆栽,冬季需移到室内。
南洋杉的繁殖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播种用破壳法,30天即可发芽生根。扦插繁殖比较容易,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一般春夏季节扦插。扦插要注意不能用侧枝,侧枝扦插长出来的苗木不能直立生长,只能横向生长,故要用顶芽。需要用的长度大致为15cm左右,土质为粗砂,温度在20-25℃为宜,要保持空气的湿度,4-6个月可以生根。
南洋杉的日常管理需要注意什么呢?盆栽的南洋杉可以用腐殖土、泥炭土加少量基肥做盆栽土,北方地区5月中旬之后可以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适当遮阴。9月下旬可以搬到室内,最好放在向阳处。每2周转一次盆,避免一边长。南洋杉喜肥,扦插成活后可以及时施肥,使叶子颜色更加绿油。
南洋杉不耐旱,要及时浇水,夏天特别热的时候3-4天浇一次,到秋天减少浇水次数。冬天室内10天浇一次。南洋杉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其长势,及时换土换盆。
五、南洋杉怕冷吗?
南洋杉怕冷,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喜寒冷干燥的环境,夏季避免烈日暴晒。据了解,南洋杉冬季温度低,生长活动减弱,浇水要保持见干见湿,环境温度15-25度生长最好,最低不低于在5-7度,低于这个温度将会受到冻害
六、南洋杉冬天耐寒多少度?
南洋杉耐寒能力不强,冬季温度下降后,将南洋杉养到室内,最低也要保持在5-7度左右。冬季的太阳光强度较小,可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冬季温度低,生长活动减弱,浇水要保持见干见湿,不能过多浇水,不能过多施肥。为了避免干燥,要适当喷水来增强湿度。出现了枯黄的枝叶,可以在冬季及时修剪掉。
七、南洋杉能在水泡吗?
南洋杉是一种喜湿又喜阳的植物,但是不能让它盆土积水。土壤以肥沃为好,有利于它良好生长。夏季光照要注意适当的遮阴,不可暴晒。温度在7-24度生长良好,不宜温度过低。在它的生长季要多施肥。另外,它可能会出现叶斑病等病害。
八、南洋杉最佳观赏期?
南洋杉花期在秋冬季节,准确的说是在秋末的时间,气候变冷,温度降低,这时间它的花朵才会开放。南洋杉开花并不多见,这也是很多人见不到它开花的原因。南洋杉养殖很多年有可能也不会开花,但是一旦开花就会结果。南洋杉适应性强,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不仅绿化、观赏、经济用途广,还被当做行道树和景观树栽植庭院或者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