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洲杉种子几月成熟?
澳洲杉播种时间在7~8月。先将采收的种子破伤种皮,然后再将处理过的种子撒播在事先准备好的沙床中,种子上面覆盖厚约1.5~2cm的细沙。温度保持25℃~28℃,约经2~3周即可发芽出苗,发芽后立即进行栽植。
种植澳洲杉的时候,一般可以在7-8月份之间进行,在采收种子之后将外皮弄破,它就能更好的发芽了。种植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购买种子,把它种在土中后覆盖上2cm的细砂,把发芽温度的控制在25℃以上就行。最高温度不要高于28℃,温度适合的话大概15天就会慢慢的发芽了。
二、南洋杉几月播种?
7-8月
初夏7-8月气候温暖湿润,很适合播种南洋杉种。
南洋杉喜欢温暖湿润的条件,不耐寒,当然最好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播种。播种法繁殖因种皮坚实、发芽率低,故种前最好先破种皮,以促使其发芽。
另外,播种的幼苗易受病虫危害,因此所用的土壤应经严格的消毒。
种子最好经砂床催芽或上述破壳播种法,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一般约30天左右可发芽。
三、一年四季常绿高大的树?
南洋杉。
南洋杉
南洋杉属品种是常绿针叶树,所有树种局限于南半球,特别是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可以泛指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以及南太平洋中的岛屿。南洋杉属中比较知名的树种有:智利南洋杉(智利松)、异叶南洋杉和巴拉那松或新喀里多尼亚树。南洋杉属与贝壳杉属是近亲,不同之处在于贝壳杉属里的种子与球果鳞离生,而南洋杉的种子与球果鳞联生
四、西洋杉的栽培?
一、简介
南洋杉,乔木,原产地主干粗可达1米以上,60~70米高,树皮呈灰褐色或暗灰色,粗。大枝平展或斜伸,幼树冠尖塔形,老则成平顶状,侧身小枝密生,下垂,近羽状排列。原产于大洋洲东南沿海地区,现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广西等南方地庭院景观栽培。
南洋杉
二、养殖
1、土壤
盆栽用土宜排水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建议腐叶土、园土、河沙等比例混合均匀,可加少许基肥。幼苗宜年春季换盆1次,五年以上每2-3年翻盆换土1次,为控制南洋杉高度,可结合喷洒矮壮素。
2、浇水
南洋杉性喜湿润环境,旱季和夏季为增加空气湿度,可向叶面喷水,又可保持叶色光亮。浇水适当,不能过量,避免盆土积水。以保持湿润为宜,忌盆土过干或过湿,易引起下层叶片垂软。
南洋杉
3、光照
南洋杉喜光照充足,亦耐阴。北方可于5月移至南向阳台等向阳处,半月转盆一次,使植株均匀受光。入夏后注意遮阴,避免曝晒。北方莳养,9月底10月初入室,光照充足,控制水量即可。
4、温度
南洋杉较不耐寒,生长最适温度在7-24℃。北方可于9月末或10月初(寒露)入室,禁肥控水,室温不得低于8℃。
5、施肥
南洋杉生长迅速,生长旺季,需要经常施追肥,一般从春季新芽萌发时开始,每月注意追施1-2次腐熟稀薄液肥和钙肥,以保持株姿清新,叶色油润,生长健壮。
6、修剪
南洋杉以株姿直立挺拔为美,下部枝叶易枯黄脱落,造成整株头重脚轻,影响美观,养护要精心,适时修剪。
杉树盆景:水杉盆景的日常养护和注意事项,办公桌盆景怡情养性
7、繁殖
①播种
因南洋杉种皮坚实、发芽率低,所以促使其发芽,种前需先破种皮。另外,幼苗播种易受病虫危害,土壤应严格消毒。一般30天左右可发芽。
②扦插
扦插较为容易,多在春夏季进行。侧枝作插穗长成的植株大多歪斜、不挺拔,故须选择主枝作插穗。插穗长10-15cm,插后保持18-25℃,约4个月可生根。
南洋杉
8、病虫害
①病害
主要以叶斑病、根瘤病和枝枯病等多发。叶斑病、枝枯病可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防治;根瘤病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泡;溃疡病用40%福美砷1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涂抹消毒。
②虫害
主要以介壳虫为主,少量发生时,可用清水直接冲洗,严重时,可用氧化乐果40%乳剂500-1000倍液喷杀。
五、南洋杉有哪些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所用土壤必须严格消毒。种皮坚实,发芽率低,播种前最好先破伤种皮或沙床催芽,防止种子留在土内太久而腐烂。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一般播后30天即可发芽。
2.扦插繁殖 应选择主轴或徒长枝条作插穗,避免应用侧枝、弱枝作插穗,否则所培养的植株冠形不正,观赏价值甚低。插穗长度一般6~8厘米,可在温室沙床中进行扦插,保持75%以上的相对湿度,温度控制在15~20℃,经3~4周即可生根。
六、南洋杉分公母吗?
南洋杉分公母,它的树枝长5―7米,轮生开展。叶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尖锐,长1.5―2厘米,宽0.1―0.2厘米,作覆瓦状排列。其花为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雌花序球形。球果卵圆形,种子有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