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月季枯萎病的症状图片是什么(月季枯萎病的症状图片是什么样的)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4 01:13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月季枯萎病的症状?

月季枯叶病是一种常见的月季病害,主要症状包括:

1.叶片出现黄化、枯黄、脱落等现象,开始出现在下部叶片,逐渐向上蔓延。

2.叶片边缘和叶柄上出现黑褐色斑点,有时还会出现白色霉层。

3.叶片和花蕾生长缓慢,花朵不开或开花不良。

4.植株整体生长不良,枝条变细,容易折断。

二、黄瓜枯萎病的症状是什么?

黄瓜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以开花结瓜期发病最多。幼苗受害早时,出土前就可造成腐烂,或出苗不久子叶就会出现失水状,萎蔫下垂(猝倒病是先猝倒后萎蔫)。成株发病时,初期受害植株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早晚恢复,数天后不能再恢复而萎蔫枯死。防治措施如下:

(1)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

(3)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并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

(4)嫁接防病:保护地黄瓜采取白(黄)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栽培。

(5)种子消毒: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或“天达2116” 500倍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或70℃恒温灭菌72小时后再播种。

(6)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在生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枝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

(7)加强栽培管理:一般采用高畦栽培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铺地膜或盖秸秆,加强通风,降低地温,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好根系。田间发现病株枯死,要立即拔除,深埋或烧掉。拉秧后要清除田间病株残叶,搞好田间卫生枯萎病发生重的地块要实行3~5年轮作。

(8)生物防治:预防:在植株缓苗期和第一穗果开花膨大期用青枯立克 500倍液进行灌根,7天左右用黄瓜枯萎病药1次,每个时期连用2—3次。治疗:(1)涂抹。可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10斤,对病部进行涂抹,2-3天1次,连凃2次;(2)灌根:用青枯立克300倍液、大蒜油15-20ml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2次用药后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其余可采用青枯立克5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1-2次,间隔3-5天。

(10)药剂治疗:黄瓜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50%苯菌特1500倍液、60%琥乙磷铝35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的双效灵800倍液、70%的敌克松1000~1500倍液等农药灌根预防和治疗,高科30%甲霜恶霉灵、38%恶霜嘧铜菌酯600-800倍液效果显著。以早预防和早治效果较好,可7~10天灌1次,连灌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三、请问专家,豌豆枯萎病的危害症状是什么?

枯萎病,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根系一般发黑发褐,严重腐烂。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转化。供参考一下感谢交流

四、丝瓜枯萎病发病症状是什么?

丝瓜枯萎病从发生到症状显现,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病害逐渐加重,一般7-15天以后,感病的植株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蔫现象,早上和傍晚即可恢复,再过5-7天连早晚也会出现叶片失水萎蔫,浇水也不能恢复。再过数天便逐渐枯死。

防治枯萎病在未发病前就要用药预防,一般播种时可用适乐时种衣剂进行防病包衣消毒,为种子用量的千分之五。发病重的地方或重茬苗床地,在出苗后15天左右,结合浇水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移栽大田后7-10天,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防病一次,每株用药液量为250-300克。如果是重病地,移栽后25-30天时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这样可有效预防枯萎病的发生。当地如果不能购到适乐时这种新农药,可用敌克松800-1000倍浇根。

五、月季枯萎病怎么治?

月季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世界植物检疫目标,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引起。在我省首要散布1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首要为害粉蕉,树状月季4号小种为害粉蕉和月季。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刻达数年之久,一般减产20%以上,严峻的田块乃至绝收。

月季的各个成长期,从幼小的吸芽至成株期都能发病。因为各个成长期土壤类型等情况的不同,外部症状也有些差异;病原菌的不同小种,也会导致不完全相同的症状。月季枯萎病传染性强、损坏大、很难有用办理,被形象地比喻为“月季癌症”或许“月季艾滋”。4月12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当的“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归纳防控技能研究”项目,在海口通过农业部安排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探究总结出了一套体系有用的月季枯萎病归纳防治技能

月季枯萎病防控办法

种苗检疫和办理

严厉育苗办理:对用于组培苗出产的吸芽要严厉检疫,杜绝在病区及其附近蕉区选取。二级蕉苗大棚应选在地势高、远离蕉类作物的当地,树状月季需用无月季枯萎病病菌的土壤培育,用无污染的水灌溉,选用福尔马林、多菌灵等药剂消毒收支大棚的东西,进出口设消毒间,禁止非蕉苗出产人员进入棚内。

培养健康蕉苗:一、二级蕉苗需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禁止病区的蕉苗(组培瓶苗和袋苗在外)和病土调到无病区,培养者应购买通过检疫合格的月季种苗。

铲除病株

发作月季枯萎病的蕉园要及时挖除病株,就地晾干燃烧。有条件的可先用草甘膦溶液注入发病月季植株(在植株高15厘米处注入,大株10毫升、小苗3毫升),待植株枯身后,搜集病株会集焚毁或深埋处理。零散发病区的蕉园必须改种其他非蕉类作物或作其他用处;沉痾区的蕉园要用石灰或多菌灵等药剂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

要严厉对培养穴、进出病区的农用东西、土壤、有机肥等用石灰、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消毒;培养无病繁衍资料(包含吸芽及组培苗)和较抗(耐)病种类;选用低压微喷灌技能,免耕或少耕,恰当增施磷、钾肥或有机肥;病区选用水旱轮作、改种其他非蕉类作物或作其他用处。

化学防治

选用多菌灵、噁霉灵、甲霜恶霉灵等药剂对发病田块进行2-3次土壤消毒,下降土壤中病原菌数量。

六、月季花枯萎病的解救办法?

养殖月季时,如果月季枯萎了,首先就要将月季花枯败的枝叶剪掉,避免继续伤害其他健康的枝叶。然后要找出月季枯萎的真正原因。一般原因有两种:缺水和病虫害。

如果是月季长期浇水不足,需要及时给月季浇水,让根部吸饱水,从而供给叶片。如果是夏季,要适当遮荫,或将盆栽移动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晒。还要注意用喷水壶给叶片降温。如果叶子干枯严重,要检查一下根部,根部是绿色就还有救,可以使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扦插时要选择健康茁壮的枝条。

如果是病虫害的原因,要将染了病虫害的枝条剪掉销毁,然后喷施对应的杀菌药物或杀虫剂。月季是很容易感染病虫害的植物,所以养殖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平时可以适当喷药,来预防病虫害困扰。

七、荸荠枯萎病症状有哪些?

病因主要为土壤带菌,入侵荸荠茎基部,使得茎基部发黑,腐烂,引起地上部整丛枯死。病菌可沿漂浮茎蔓延到下一丛,形成发病中心,在秧田期导致整丛黄枯,俗称“整棵死”。到9月份病情猛发,地下茎很快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失水青枯称为“青枯死”,地上失水的叶状茎易拉起,病叶基部软腐并有微红色霉层。防治:

(1)不能在病田留种。

(2)选无病田种植。

(3)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并用“多菌灵”500倍喷雾。

八、蓖麻枯萎病有何症状表现?

晚上好该病主要发生在4—5月,苗期到现蕾、开花期均能发生。幼苗受害后,常死亡于子叶还未展开时;2∼3片真叶期受害,常有水渍状病斑围绕茎部,幼茎基部呈黑褐色或红褐色,病处腐烂,叶变暗绿色,但不脱落;茎杆受害后,形成条状病斑,着生有粉红色霉状物,凹陷,维管束变褐色,导管中充满病菌,导致水分供应失调,造成萎蔫干枯。供你参考祝你开心快乐不客气,希望能帮到你

九、丝瓜枯萎病的为害症状是怎样的?

丝瓜枯萎病从发生到症状显现,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病害逐渐加重,一般7-15天以后,感病的植株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蔫现象,早上和傍晚即可恢复,再过5-7天连早晚也会出现叶片失水萎蔫,浇水也不能恢复。再过数天便逐渐枯死。

防治枯萎病在未发病前就要用药预防,一般播种时可用适乐时种衣剂进行防病包衣消毒,为种子用量的千分之五。发病重的地方或重茬苗床地,在出苗后15天左右,结合浇水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移栽大田后7-10天,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防病一次,每株用药液量为250-300克。如果是重病地,移栽后25-30天时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这样可有效预防枯萎病的发生。当地如果不能购到适乐时这种新农药,可用敌克松800-1000倍浇根。

十、月季疫病是什么症状呢?

叶片,嫩枝,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出现水渍状小斑块,慢慢边缘变成褐色,最后迅速扩展使得花头变成褐色至枯萎。从感染到花苞掉落可能只有3-4天时间,对于切花月季来说,剪下后冷库保存可以延缓病菌扩散,但是到了零售店或是顾客手中可能很快花就枯萎了。长江流域每年的6、7月份及开花时节易发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