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林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买卖违法,严重的构成犯罪,但养殖的可以买卖。野生林蛙属于省级保护动物,法律规定,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或者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属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狩猎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主要种类
1.东北林蛙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的特有蛙类,目前养殖方式为生态养殖(半人工养殖),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 [5
6] ,唯我国仅有,被列为无危(LC)物种 [7] 。
2.中国林蛙
东北林蛙以前称为中国林蛙,现在中国林蛙为单独的物种,
中国林蛙:雌蛙体长44~53毫米,雄蛙较小;头较扁平,头长宽相等或略宽;吻端钝圆,略突出于 下颌,吻棱较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宽。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呈曲折状;后肢长为体长的185%左右,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眼或鼻孔;外侧3趾间几乎近2/3蹼;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斑。雄蛙第一指基部的两个大婚垫内下侧间的间距明显,近腕部一团不大于指部一团;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
分布于中国河北、北京、天津、山东(青岛、烟台)、河南(桐柏、开封、大别山)、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重庆、湖北、安徽(霍山)、江苏。 [1]
3.黑龙江林蛙
黑龙江林蛙体长120~180mm。头较扁平,头长宽几相等。吻端钝圆而略尖,突出于下唇,吻棱较明显。犁骨齿两小团,椭圆形。舌后端缺刻深。鼓膜圆。皮肤较粗糙。背褶在额部呈折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腹后及股后腹面有扁平疣雄蛙背部及体侧为灰棕色且微带绿色,也有褐灰色或棕黑色。雌性为红棕色或棕黄色。鼓膜部有三角形黑斑。咽、胸及腹部有鲜艳的红色与灰色花斑。四肢腹面灰色,间杂红色斑点。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稍重叠。皮肤较粗糙,体和后肢背面及后腹部密布圆形大疣,背侧褶在颞褶部形成曲折状,先与颞褶相连,然后再达胯部。体色有变异,雄性为棕色、褐灰色、棕黑色,雌性为棕红色或棕黄色,背中央有一浅色较宽的脊线 [8] 。
4..其他林蛙
中国境内共有17种林蛙,除东北林蛙、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外,还有阿尔泰林蛙、中亚林蛙、峰斑林蛙、昭觉林蛙、桓仁林蛙、徂徕林蛙、寒露林蛙、借母溪林蛙、长肢林蛙、高原林蛙、昆嵛林蛙、峨眉林蛙、镇海林蛙、猫儿山林蛙。
二、分布范围
1.东北林蛙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
2.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
三、刚变态的林蛙在围网的全封闭条件下进行全人工养殖,这样便于管理,用地少,幼蛙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是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才能保证幼蛙的正常生长发育。
1.消毒灭害:在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前,一定要将养殖场地全面消毒。消毒前,将场地翻一翻,每666.7平方米(亩)用敌百虫或杀灭菊酯100克水溶后喷洒,以杀死地下害虫和甲壳虫;再用生石灰(块灰)250千克,分几堆后浇水粉化,即可均匀地撒向场地,或将13千克漂白粉水溶后泼洒。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后也要定期消毒,以杀死病菌,减少疾病发生。
2.饵料供应:要为中国林蛙幼蛙提供充足的、较小的、能被吞食的活饵料。人工养殖供蛙食用的2龄黄粉虫、九龙虫(从日本引进,幼虫最大1厘米长,活动幅度大,优于黄粉虫)和3天内的无菌261。
3.生态环境:为中国林蛙提供一个多层绿色立体生态环境和相对潮湿的小气侯。定期向养殖场地内喷水,不得让强光直接照射到中国林蛙,必要时在养殖场地上方设2层甚至3层遮阳网设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