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褐化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有下面两种原因:
①非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诸多不利条件都可以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
②酶促褐变--多数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即由多酚氧化酶作用于天然底物酚类物质而引起的。
二、虎耳草是什么类植物?
广义的虎耳草是一个科名和一个属名,也是多种植物名称,即虎耳草科我国有28属,虎耳草属我国有203种,在南北各地都有分布;狭义的虎耳草仅指虎耳草一种,这里就谈谈这种植物。
虎耳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别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为石荷叶;在《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为金钱吊芙蓉、老虎耳;在《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为天荷叶、金丝荷叶;在《中国药用植物志》中记载为丝棉吊梅;在《闽东本草》中记载为耳朵草;在陕西汉中和甘肃武都叫猫耳朵、通耳草;在云南叫天青地红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松树苗杆褐化如何办?
答:松针褐斑病主要危害各种松科植物,比如我们常见的黑松、油松、日本五针松等。
1、早春可以喷施石硫合剂1-2次;
2、发病初期或之前感病过,可以喷施扫斑+势赢+光合素,间隔10天,连续喷雾3次;
3、新栽苗木可以根部浇灌杀菌剂,定期喷双加杀菌剂预防。
四、叶面有红毛像虎耳草的植物叫什么?
叶面有红毛像虎耳草的植物叫紫苏,可以食用的
五、兰科组织培养防止褐化的方法?
(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不同时期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外植体是克服褐变的重要手段。避免在夏季高温季节取材,选择幼苗、褐变程度轻的品种和部位作为外植体。
(2)外植体预处理
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可采取预处理措施,即先用流水冲洗外植体,然后放置在5℃左右的冰箱中低温处理12-14h。消毒后先接种到只含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3-7d,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0.1%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min,然后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
(3)筛选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降低盐浓度,减少BA和KT的使用,采取液体培养,初期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培养,保持较低温度(15-20℃)也是降低褐变的有效方法。
(4)添加抗氧化剂和系缚剂
在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或用抗氧化剂进行材料的预处理或预培养,可预防醌类物质的形成,对易褐变材料的培养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常用的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牛血清蛋白、硫代硫蛋白等。添加1-5g/L的活性炭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效果也很明显。
(5)连续转移
对易发生褐变的植物,在外植体接种后1-2d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可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
六、鱼缸长褐苔怎么办?
褐苔又称褐藻,褐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缸中有机物所产生,所以只要有餵食,有养鱼就会有藻类,是无法避免的现象。
过量的褐苔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鱼缸长了褐苔,对鱼有一定的好处。 因为褐苔是一种藻类,它是一些鱼类的食物。 褐苔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过程中水中的氧含量,防止粗糙的池壁损坏鱼体。
七、豆角变成褐紫色怎么办?
这是豆角感染了霉病,也称豆角煤霉病。通常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或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可减轻病害蔓延。收获后清除地面上病残株集中处理,并深埋。
八、多肉植物吉娃娃化水怎么办?
多肉化水处理方法
1、施肥杀菌
入夏前,高温尚未来到之季。应给肉肉加点磷钾肥,提高自身抵抗力。
浇水时在水中兑入适量的杀菌药物净化土壤内部环境,减少土壤中细菌来源,可有效抑制多肉化水。
2、补充光照,控制浇水
增加适当而必要的光照和底部通风,加速内部的新陈代谢、物养交换。阴雨天来临前,水就要提前控量。如连续阴雨天,可以考虑增加人工补光。
3、及时通风
夏季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做好通风。对于多肉植物叶子化水,可以在土面上铺一些火山石,这样叶子就不太容易烂了。
多肉化水是在给养肉爱好者的警示,不要只为了观赏多肉蠢萌的外表,忽视其养护环境。为了繁殖更多肉肉的花友们,叶要注意繁殖季节,操作不当,都会造成多肉化水。
九、上水石上虎耳草冬天怎么办?
虎耳草有轻微的耐寒性,但冬季降温后还是建议移到室内管理,并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5度以上,这样更保险,避免会冻伤。
它对光敏感,喜阴冷环境。但冬季光照弱,可晒晒太阳,这样对过冬反而有利。此外,还要注意减少水量,土壤不能有积水。肥料要停止施加,避免肥害。
十、植物的木质化,角质化,栓质化?
木质化:木质素渗入细胞壁内填充于纤维素分子的微纤丝之间。木质化的细胞壁硬度增加,增强了机械支持力量。
角质化:角质层可增加细胞壁的不透水性。
栓质化:栓质渗入细胞壁内可逐步使细胞壁不透水、不透气,最终使细胞死亡,原生质体消失,仅留栓质细胞壁。
它们的鉴别区别:
木质素在间苯三酚和盐酸的作用下成玫瑰红色反应。取苜蓿等草本植物老茎做徒手横切,选取较薄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先加一滴间苯三酚酒精溶液,然后再加一滴25%HCL溶液封片,封片时注意擦干切片上外溢出的HCL,以免腐蚀镜头。观察可见木质化的细胞壁被染成玫瑰红色。
角质在苏丹Ⅲ作用下呈红色反应。取夹竹桃叶或角质比较厚的草本植物的叶片,作徒手横切片,用苏丹Ⅲ染色15分钟,再用水洗去多余染料,封片观察可见到在表皮细胞壁的外侧有厚而红色发亮的一层均匀的物质,即角质层。
栓质在苏丹Ⅲ作用下呈橙红色反应。取马铃薯块茎作徒手切片,用苏丹Ⅲ染色15~30分钟,用水洗去多余染料,加水封片,观察可见块茎靠外几层细胞的壁被染成橙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