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虎耳草科的特征有哪些呢(虎耳草科的特征有哪些呢图片)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3 15:07   点击:2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蓝草科有哪些?

蓝草分类:

十字花科的菘蓝、草大青、甘蓝。

豆科的木蓝、野百合。

蓼科的蓼蓝、杠板归。

爵床科的马蓝。

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远志科的远志。

兰科的鹤顶兰和虾脊兰。

蓝藻生物的特点:

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细胞器是核糖体。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

其光合作用系统中具有叶绿素a和光系统Ⅱ,以水为电子供体,放出O2,而其他光合细菌的电子供体一般为H2、H2S和S,不产生氧气。

二、茜草科植物的花的特征?

茜草的花为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多回分枝,有花10余朵至数十朵,花序和分枝均细瘦,有微小皮刺;花冠淡黄色,干时淡褐色,盛开时花冠檐部直径约3-3.5毫米,花冠裂片近卵形,微伸展,长约1.5毫米,外面无毛。果球形,直径通常4-5毫米,成熟时橘黄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三、茜草科有哪些植物?

茜草科是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的一个科。多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叶对生,很少3枚轮生,通常全缘,具托叶。约有450~500属,6000~7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约有70属,450种以上,茜草科有不少经济植物,有药用的如金鸡纳树、茜草、钩藤等,饮料用的如咖啡,观赏用的如六月雪、栀子等。

四、常见的莎草科杂草有哪些?

一是异型莎草,一年生,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二是香附子,有“回头青”之恶名;三是萤蔺,多年生,全国均有分布;四是扁秆藨草,多年生,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五、常见的酢浆草科植物有哪些?

酢浆草科中已知有900个物种,当中有800个是属于酢浆草属。

1、国内常见的开紫花的酢浆草有红花酢浆草,常见的开大轮的黄花是黄花酢浆草,又称黄麻子,其植株性状和紫花相似,但开小轮的黄花,

2、很多物种都被称为酢浆草。除了在极地外,酢浆草属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巴西、墨西哥的热带及南非品种尤其丰富。

六、公法的特征有哪些呢?

它的特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宪法关系是特定的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模式,对政治关系进行调整。

(2)宪法关系是社会法制体系中最基本的法律体系。

(3)宪法关系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关系的具体化与现实化。

(4)宪法关系即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宪法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

(5)宪法关系即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七、蜥蜴有哪些特征呢?

蜥蜴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四个部分。

2、蜥蜴的身体表皮为革质鳞,有些种类在鳞下还有小骨板,如石龙子、蛇蜥等。

3、蜥蜴类动物牙齿细小,舌的形状、长短随品种而异。

4、眼睛较发达,有些种类还有颅顶眼,除多数壁虎外眼睑多能运动,穴居类型的眼睛多隐于皮下。

5、蜥蜴的耳朵,鼓膜多显露,鼓膜发达。左右下颔骨以骨缝相联合,因此,口不能张开过大。

6、蜥蜴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而且脚掌底部具有可张开或收拢的膜。当它在水面上奔跑时,这些膜就会张开,使脚掌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增

八、蝴蝶有哪些特征呢?

特征: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比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蝴蝶

介绍: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蝴蝶学史:

蝴蝶被归类为鳞翅目,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物种都归在这类下。蝴蝶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外形特征:

蝴蝶体形大多在5~10cm之间,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在头部有一对锤状的触角,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最大的是新几内亚东部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雌性翼展可达31厘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只有7毫米。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鳞翅;属于全变态。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的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护起来,所以即使下小雨时,蝴蝶也能飞行。

生活习性:

(一)取食

1.蝶类幼虫咬破卵壳孵化外出以后,有些种类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种类(例如红眼竹弄蝶)则先行取食卵壳,然后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种类还需取食每次蜕皮时所蜕下来的旧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缘豆粉蝶等。

2.蝶类幼虫的取食对象,因虫种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幼虫嗜食叶片;有些种类,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还有一些种类蛀食嫩荚或幼果,例如豆荚灰蝶蛀食嫩豆荚,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数种类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专以竹蚜为食,这种肉食性的种类在蝶类中是并不多见的益虫。取食植物叶子的幼虫,如是第一龄的初期,常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样的透明斑,以后幼虫食叶穿孔,或自叶缘向内蚕食;随着虫体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虫口密度大的时候全株被啃食一空。大部分蝴蝶吸食花蜜,就吸食花蜜的蝴蝶来说,它们不仅只吸花蜜,而且爱好吸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例如蓝凤蝶嗜吸百合科植物的花蜜;菜粉蝶嗜吸十字花科的植物的花蜜;而豹蛱蝶则嗜吸菊科植物的花蜜等等;部分不吸食花蜜的蝴蝶有竹眼蝶吸食无花果汁液;淡紫蛱蝶吸食病栎、杨树的酸浆;还有一部分蝴蝶会吸食葡萄的肉,在葡萄地中常见蝴蝶吸食。

(二)活动栖息

蝶类幼虫的活动和栖息的习性,也因虫种而各不相同。从活动时间来看,一般种类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但是,有些种类(如菜青虫等)是在白天活动的,也有一些种类(如许多弄蝶幼虫)是夜出活动的。

(三)活动规律

从活动的规律性来看,许多群栖性种类的初龄幼虫,取食和栖息的活动是一致的(Ⅰ、Ⅱ 龄比较明显),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华虎凤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个别幼虫。

(四)栖息特点

有些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虫能将香蕉叶的边缘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则常缀联数叶而巢居其中。有巢居习性或结网群栖习性的幼虫,它们都在栖息处的近旁取食,绝不远出,一有惊动,立即退入巢内躲藏,这与一般蝶类的栖息习性完全不同。水是生物有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湿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咸味的水,最能吸引它们来饮。每当烈日临空的炎夏正午,在洼陷的山路上,在溪边,就有各式各样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里吸水。

九、软土的特征有哪些呢?

1.含水量较高。因为软土的成分主要是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粘粒的矿物万分之二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

这些矿物晶粒很细,呈薄片状,表面带负电荷,它与周围介质的水和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偶极水分子,并吸附于表面形成水膜,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沉积形成各种絮状结构。因此这类土的含水量比较高。

2.透水性差。当地基中有机质含量较大时,土中可能产生气泡,堵塞渗流通道而降低其渗透性。所以在软土层上的建筑物基础的沉降拖延很长时间才能稳定,同样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强度增长也是很缓慢的。

3.压缩性较高。天然状态的软土层大多数属于正常固结状态,但也有部分是属于超固结状态,近代海岸滩涂沉积为欠固结状态。欠固结状态土在荷重作用下产生较大沉降。超固结状态土,当应力未超过先期固结压力时,地基的沉降很小。

4.流变性强。在荷载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继续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软土有什么特性

十、番茄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呢?

番茄的形态特征:番茄多作为一年生栽培。其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群分布在20 ~30cm土层中,横向伸展2m左右。

莲蔓性或半蔓性,基部木质化,易生不定根。叶为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每片叶有小裂片5 ~9对。番茄的花为完全花,黄色,一般每一花序有5〜7朵花,呈总状或复总状花序,自花授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