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鳝鱼泥鳅水深多少为宜?
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质塑料薄膜围造。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逃跑。池沿要设泻水口,防暴雨时池水高涨漫过平面而逃鳅。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鳅池的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千万不要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应有面积为4 平方米、深为50厘米的土坑作为鱼溜(在排水口下设1个,池内均匀排布3-4个),以利泥鳅在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放厚约15厘米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池水深度春秋为30厘米,夏季为40厘米。 池内应种些水生植物,以利泥鳅生活(如套种慈菇,还可增加收入)。当夏季池中杂草太多时,应予清除。池内还可放养一些藻类或浮萍,以补充泥鳅的植物性饲料。
二、黄鳝对水深的要求是什么呢?
鳝池水深一般根据黄鳝的大小,以20〜30厘米为宜。在深水区域里,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的话,黄鳝便能借助水草而栖息于水面下30厘米以内的区域中,此时池水的深度对黄鳝的生活基本不造成影响。
这就是网箱养鳝时池水深达1〜2米,
三、黄鳝与泥鳅是否可以混养?
黄鳝与泥鳅可以混养
1)黄鳝和泥鳅的食物种类比较一致,它们都是杂食性鱼类 但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泥鳅的食物比较广泛,黄鳝偏食顽固。
2)黄鳝利用咽喉腔、皮肤进行辅助呼吸;泥鳅利用肠和皮肤 进行辅助呼吸,离开水之后只要皮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就可以长时 间不死。
3)黄鳝和泥鳅都是十分耐饥饿的水产动物,可以较长时间不 进食仍然维持生命。
4)黄鳝和泥鳅都能钻泥、挖洞做巢,有昼伏夜出、活动觅食 的习性。
5)黄鳝和泥鳅都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生存在较为恶劣的 环境中。
6)黄鳝和泥鳅对水中的溶氧量要求都不是很高,每升水溶氧 量在3毫克左右,就足以维持它们的生命。并且在饲养池覆盖水面 2/3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不但不影响它们的正常生 长,而且还能给它们带来良好的栖息环境。
7)黄鳝、泥鳅饲养池的水不用太深,需水量较少,水深只要 维持在30~40厘米深,能够满足需求即可,太深反而不宜。
四、黄鳝养殖水深多少合适?
黄鳝的水泥池的建设应根据其生活习性进行建设,建议池塘,水深不低于60cm,用网箱进行养殖,网箱选用3×2、3×4的聚乙烯无节网片或纯白细纱无节网片制做。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2米×2米×1.5米。网箱设置密度为总水面的1/3-1/2,网箱入水深度50-80厘米,出水高度不低于50厘米;网箱固定采用木桩与铁丝,也可使用竹竿,上纲绷紧,下纲松弛
一)洞穴性(栖息)。鳝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底栖鱼类,要求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喜欢在光线较暗、水温差小、人为干扰少的地方栖息。喜欢栖息在松软且腐殖质多的浅水和静水淤泥中,离地面约30厘米营居生活。鳝鱼喜钻洞栖息,直接钻洞而不把土往外排,洞穴有二个甚至多个洞口,另有一个专供繁殖的叫繁殖洞,更宽大和隐蔽。鳝鱼的穴居性随温度、水位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格的鳝鱼穴居性也不同。
黄鳝鱼洞栖息,直接钻洞而不把土往外排,洞穴有二个甚至多个洞口,另有一个专供繁殖的叫繁殖洞,更宽大和隐蔽。鳝鱼的穴居性随温度、水位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格的鳝鱼穴居性也不同。
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法,如网箱、庭院、工厂化养殖和有土或无土养殖,养殖水位都宜浅,并设置鱼巢或种养水草。实验发现,鳝鱼无巢虽吃得多,但运动量大,能量消耗多;有巢则反之,因而最好采取半遮荫式的健康养殖,使鳝鱼吃得多消耗少从而快速增肥,提高养殖效率。
(二)性逆转性。鳝具有性逆转性,一生中先雌后雄。从胚胎至性成熟期,即鳝鱼1--2冬龄,体长30厘米以下者一般为雌性。雌鳝产卵后,进入雌雄间体期,这时鳝鱼无繁殖能力,并且性别较难鉴别。随着年龄和体长的增加,雌性卵巢也逐渐变为精巢,过渡到雄性。鳝鱼体长在50厘米以上者一般为雄性,而且终生为雄性。
鳝鱼的性逆性受营养的影响,食物匮乏时性逆转提前。在雌鳝繁殖期应投喂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饲料,这样有利于鳝鱼繁殖和生长。因为雄鳝生长速度是雌鳝的2倍以上,所以,必要时使鳝鱼雄性化而越过繁殖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三)偏食性。鳝鱼是典型的以肉食为主的凶猛鱼类。食量大且贪,日摄食量占体重的5%--10%。鳝鱼也能忍耐饥饿,长时间不食也不死,但是其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且易患病。
鳝鱼喜食鲜活饵料,不食不适口或腐烂变质食物,最爱喜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幼虫,其次是陆生昆虫和蚯蚓,若将河蚌、螺蛳去壳后也很爱食。
鳝鱼的摄食方式为鱼类中较少见的啜吸式,在有效的范围内快速出击吞食猎物。若已长期投喂某种饵料,要想改变其食性也比较难,因此对野生鳝鱼应在短期内加以驯饵。根据此特性应选择一种可供长期投喂、成本低和增肉率高的人工配合饲料。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中架设灯光,引诱昆虫入池供鳝鱼进食。
(四)群聚性。鳝鱼喜群聚成团,而且能聚能分,个体小的鳝鱼更是如此。其主要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力量来适应和调整生存环境。鳝鱼若经常独居或不钻洞者多属不正常。
黄鳝鱼这一特性,适宜高密度养殖和鉴别鳝鱼质量。为防止鳝鱼成团缠绕相互嘶咬,可混养泥鳅。放养比例一般为100尾鳝鱼中放7--8条泥鳅。
(五)敏感性。生存环境的突然变化,以至鳝鱼生理生化不协调而引起的病变。如:种族的改变、水质被农药化肥污染、水温和pH值等突然变化。但鳝鱼对环境的缓慢变化适应性强,“练苗”是养殖鳝鱼经常采取的缓冲方法。在移养和运输的情况下,若水温变化大,必须采取梯度降温或升温,比如水温要从28℃降到20℃时,应在几小时之内分3--4次换水,以逐渐降到所需温度。
(六)喜温性。鳝鱼是生活在较温暖地区的鱼类。其生长温度为15--28℃;最佳摄食温度在22--28℃。水温在0℃时会冻死;小于10℃时不食不长并开始越冬;在10--15℃时少量摄食,只能维持生理需要;水温大于30℃则会入洞度夏;大于35℃会“中暑”,严重的甚至死亡。人工养殖鳝鱼要做好鳝鱼的防暑越冬管理工作。有热源的地方,应使鳝池水温终年保持20--28℃,能免除鳝
黄鳝鱼
鱼冬眠,使其全年摄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七)耐低氧性。从实践中发现,鳝鱼不喜欢太干净激流的水,故现在推广间歇式无土养殖。其他鱼类在运输时要灌水充氧,而鳝鱼运输只要保持身体湿润就可以,不带水也不充氧。鳝鱼的这一特性为养殖和运输提供了方便并节约了成本。
(八)引诱性。鳝鱼个体间的行为有相互的诱导性。鳝鱼在吃食和逃跑时,只要有少数鳝鱼试探性成功后,所有的鳝鱼都能立即跟随而上。这一特性利于人们进行捕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驯食。
五、养鳝鱼泥鳅水深多少为宜?
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
六、黄鳝放桶里水多深合适?
黄鳝买回来放桶里不需要放多少水,根据黄鳝的多少,决定放水里,鱼多则多放点水,鱼少则少放点水,一般水高三四十公分即可。买回来的黄鳝养在捅里也是要换水的,做不到天天换,至少两天得换一次,能养上十天八日没问题的,但不见意养时间太长,养时间太长了,黄鳝也会掉膘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