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季卷叶病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
建议换盆,另配营养土,不光给氮磷钾平衡肥,把氨基酸,腐植酸,或微肥都加适量拌好,另装盆。如果根部已发黑,不光沾生根粉,再弄点益生菌肥杀一下根部病菌。这样植株会呼呼快长。
另外,你叶片已经卷曲,就容易生虫卵,防虫也是必要的。喷水时可加多菌灵和吡虫啉各适量。
这样你的月季会很健壮,叶子又厚又绿,不容易卷曲。
二、月季焦叶病的症状?
1、月季叶片焦枯,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病虫害,叶枯病,叶斑病,缺钾症,土壤酸度不够等。
2、其次就是浇水问题,高温的时候浇水会导致叶面蒸发量比较大二灼伤叶片,要尽量避免高温的时候浇水,选择早晚浇水比较合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浇水不够导致的。
3、夏季暴晒,叶片会从绿色变成棕色,然后再变成黑色,所有要防止暴晒,早晚全日照,中午散射光就可以了。
4、暴雨也会破坏月季叶片的蜡膜,引起叶片的病菌感染,形成黑斑,黑点,导致叶片变黄,变黑。
三、月季黑叶病用什么治?
月季花黑叶病使用代森锰锌和多菌灵喷叶片,并套个塑料袋,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小洞增加通风即可。
四、月季叶枯病是什么原因?
1.光照不当
在夏季直射光过于强烈时,强光会灼伤生长在户外的藤本月季,导致叶子发黄并逐渐枯萎,若将藤本月季长期养殖在室内阴暗处,叶子无法通过光照合成叶绿素,会渐渐褪色且发黄,缺光严重时植株也会枯萎。
解决方法:在夏季光照过强时,可用遮光布架一个棚给户外的藤本月季遮阴,养在室内的藤本月季应该定期放出室外接受光照。
2.浇水不当
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浇水过少时,植株没有足够的水分进行基本代谢导致生长不良和叶子发黄、枯萎,若植株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可能会死亡,浇水过多时,土壤过于湿润容易导致根部腐烂,腐烂的根部输送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弱,叶子就会因缺少水分和营养而发黄、枯萎。
解决方法:给藤本月季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在土壤表层干燥时进行浇水,浇至水分从土壤中渗出即可停止,若是因为浇水过少而导致叶子发黄时,应及时给植株浇一次透水,若是因浇水过多导致根部腐烂,应挖出根部,进行处理后换土重栽。
3.施肥不当
在藤本月季花期或生长期需消耗大量营养,若施肥过少或未施肥,植株就会因为缺少养分补给给叶子而导致叶子发黄,若施肥时,施肥过多且施在根部上方,植株就会因为肥伤和根部组织被破坏而叶子发黄。
解决方法:应根据藤本月季的生长状态进行施肥,施肥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的原则,宁愿多施几次肥,也不可一次性施肥过多,若不小心施肥过多,需及时用水浇灌以稀释肥料,若植株已经因为施肥过多而烂根时,需对根部进行处理。
4.发生病害
藤本月季有很强的抗病害能力,但也不是一定不会发生病害,在环境闷湿或闷热时,若养护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发生枯叶病,发生枯叶病的植株,会出现小黄点并扩散迅速,病害严重时,病部褪绿变黄,最终枯萎。
解决方法:当藤本月季发生枯叶病时,应及时剪去病枝病叶并用火烧毁,对全株喷施多菌灵进行治疗。
五、月季叶枯病和灰霉病的区别?
月季灰霉病和霜霉病的识别和防治
灰霉病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为叶缘叶尖水渍状小斑,光滑稍有下陷,后期叶片变色,密生灰色霉点,花蕾上发生花不开放,变褐色腐烂掉下。花受侵害时出现小型火燎状斑点,不久变成大型褐色斑腐烂,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植株受侵害时在茎节中间腐烂,枯萎而死,温暖潮湿环境下侵染部位长满灰色霉层,一般症状发生在花瓣、有伤口的茎、叶和嫩枝。
六、月季叶枯病和霜霉病的区别?
1发生部位不同。
叶枯病多发生在老的叶片上。而霜霉病,叶,花,茎均可感染。
2发生温度不同。
叶枯病20度以上发生。而霜霉病在10度到30度均可发生。
3表现症状不同。
叶枯病刚开始表现小黄点,后逐渐加深扩大,成灰色病斑。边缘似火烧状。而霜霉病。表现为失绿病斑,一叶多斑,后叶斑变灰选片脱落,病程急,发病迅速。通常2一3天即可落叶。
七、月季花的灰叶病怎么治?
药物防治,大家都知道药物是房子病害最好的方式,因为不同的病害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能够更加快速的治疗各种病害,而月季的灰霉病属于一种真菌感染,所以需要解决真菌的问题,就能够防治灰霉病,所以大家可以选择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治疗,只需要半个月喷洒一次即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灰霉病,让月季正常生长开花
八、月季花芽叶焦枯是什么病?怎么治?
如果有施肥的话,就是施肥过量了。这种现象称之为“烧苗”,原因在于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施肥过量会导致根部外环境的溶液浓度升高,大于根部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会流失水分,从而出现烧苗现象
九、缩叶病与卷叶病有何区别?
卷叶病可能是由于高温,干旱,缺水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施肥过度引起的,还有可能是由于病害,缺微量元素引起的,或者由于低温冻害,久旱浇水,药害引起的。
缩叶病是可能是由于持续降雨,空气较低且空气湿润引起的。感染缩叶病之后会导致叶子,嫩梢,幼果出现问题。
十、月季丛枝病特征?
月季侧枝节间亦变短缩,成丛生状、扫帚状的褐色无叶枝群。百合、竹等容易患从枝病。
竹丛枝病开始时,只有个别枝发病,病枝细弱,叶形变小,有的病枝节数增多,延伸较长,病枝的侧枝丛生,丛生枝节间缩短,病株生长衰弱,秋后病枝多数枯死。
此病的病原是一种线状病毒,称为鬼帚病毒,此病毒可以通过嫁接、伤口及花粉传播,在自然界通过其介体昆虫——蝽象和木虱进行传播。
首先在购买花卉时严格挑选,避免买回带有丛枝病的植株。其次要防治介体昆虫蝽象及木虱,及时喷药杀虫。平时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肥,生长期施用追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对发病轻的病株,可及早剪除病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