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月季黑斑防治(月季黑斑防治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5 13:57   点击:1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怎么防治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是核桃树的三大主要叶片以及果实病害之一。

要想防治好黑斑病,首先要认识这种病还,以及区分核桃炭 疽病、核桃褐斑病。

核桃黑斑病初夏开始发病、雨季最为严重,一直可以发生到秋初。

几大关键措施:

1、合理选择核桃园址: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地区栽植常规核桃品种,则黑斑病非常难以控制,所以尽量选择降水量较低地区建园;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地区,选择高海拔园址;

2、选择抗病核桃品种:不同核桃品种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差异较大;

3、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栽植密度过大、园子郁闭、通风透光差,抵抗黑斑病的能力显著下降;

4、预防为主:春季萌芽前石硫合剂或者“树大夫”清园;萌芽后到开花前用百菌清或者多菌灵预防多种病害;果实杏核大以后,波尔多液保护叶片、果实和枝干;

5、积极治疗:核桃黑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应该有的放矢的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杀菌剂,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梧宁霉素等治疗有效;治疗后一周左右,用铜制剂比如水溶性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琥珀酸铜、松脂酸铜等铜制剂加以保护。

总之,综合防治、预防为主。

二、怎样防治萝卜黑斑病?

①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萝卜叶片。发病初期,病叶出现黑褐色稍隆起的小圆斑,逐渐扩大后边缘苍白色,中间淡褐色至灰黑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着生淡黑色霉状物。

病部发脆易碎,发病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片局部枯死。

采种株叶、茎和荚均可发病,病斑多为黑褐色椭圆形或纵条形斑块,其上也着生黑色霉状物。

②发病特点: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及病残株、土壤中越冬。病菌也可通过灌溉水或雨水的飞溅及昆虫而传染。

发病最适宜温度24~25℃。

③防治: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翻晒土地、清洁田园,减少田间菌源。

种子消毒:用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灭菌脲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0%噻菌酮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灭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喷施3~4次。

三、怎样防治杨树黑斑病?

【症状特点】杨树黑斑病是杨树苗圃的危险性病害。以毛白杨、加杨受害为重。病害发生在叶片上,病斑主要在叶的正面,圆形至椭圆形,嫩叶上初为红色,边缘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后,中央出现灰白色突起小点,即为病菌分生孢子盘。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干枯脱落。老叶上病斑开始即为黑褐色,随着病斑增多,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变黑枯死。【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或枝梢病斑中越冬。来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在越冬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作为初次侵染来源。杨树黑斑病的分生孢子盘具有胶黏性,只有遇雨水稀释后,孢子才能随水滴飞溅而传播。病害在春末夏初发病严重,7~8月间高温季节基本停止发病,秋后病害又有新的发生。发病与雨量、雨日关系密切,多雨发病重。苗木过密而生长较差易发病。【防治措施】选择排水良好的圃地,避免连作;加强苗木管理,及时间苗使苗木通风透光,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期喷1∶1∶160的波尔多液数次,或喷65%代森锌500倍液。

四、如何防治梨黑斑病?

(1)做好清园工作 在梨树萌芽前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间作绿肥、增施有机肥料、开沟排水、加强修剪等措施,增强树体抵抗力,改善光照。

(3)果实套袋 套袋可以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害。套袋应在5月上、中旬以前进行。由于黑斑病菌芽管能穿透纸袋侵害果实,所以用旧报纸做套袋,防治效果不大。根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试验,普通纸袋外涂一层桐油,晾干后即成桐油纸袋,防治梨黑斑病的效果很好。

(4)药剂防治 在梨树发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杀死枝干上的越冬病菌。一般落花后至梅雨期结束前,即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要喷药保护。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7~8次。药剂可用1∶2∶240倍波尔多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多抗霉素一年不能超过3次,以免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五、萝卜黑斑病防治方法?

①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萝卜叶片。发病初期,病叶出现黑褐色稍隆起的小圆斑,逐渐扩大后边缘苍白色,中间淡褐色至灰黑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着生淡黑色霉状物。病部发脆易碎,发病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片局部枯死。采种株叶、茎和荚均可发病,病斑多为黑褐色椭圆形或纵条形斑块,其上也着生黑色霉状物。②发病特点: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及病残株、土壤中越冬。病菌也可通过灌溉水或雨水的飞溅及昆虫而传染。发病最适宜温度24~25℃。③防治: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翻晒土地、清洁田园,减少田间菌源。种子消毒:用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灭菌脲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0%噻菌酮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灭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喷施3~4次。

六、月季黑斑会自愈吗?

不会自愈,长期处于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经常受到雨淋会感染黑斑病,多发于南方夏季梅雨季节,这种病具有传染性和快速扩散性,会很快感染到其他叶片和植株上,严重情况下叶子会落光成为光杆,应暂时给它隔离起来。

1、在得病的初期如果发现了,要立马把得病的枝叶去除,并且不能直接丢在土中,要把它给集中焚烧,把病源给断绝。

2、要是情况非常严重,就要用灭派林之类的药来防治,或者是用托布津来治疗。

3、在平常的养护中,要注意土壤的湿度,要给它通风,不要直接把水洒到叶上,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预防了。

七、咪鲜防治黑斑病吗?

可以防治

基本上所有的农作物都能用咪鲜胺防治。可以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香蕉炭疽病、叶斑病,芒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辣椒、茄子、T甜瓜、番茄等蔬菜炭疽病,草莓炭疽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

八、豌豆黑斑病防治有哪些?

豌豆黑斑病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豆荚,单独脱粒留种,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2、适时播种,不宜过早。提倡高畦栽培,适当密植,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结合防治豌豆其它叶斑病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注意喷匀喷足。 5、适当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 总之,豌豆黑斑病的防治要做好预防措施,从整地施肥到播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害的发生。 供参考。谢谢关注交流 ㊗️你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九、怎样防治墨兰黑斑病?

这是兰花的。是由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引起的病变。

1、加强检疫,尤其注意产地检疫,应选用不带病菌的新土栽种兰花,用老土时要用甲醛液进行土壤消毒。选用无病苗,控制病害传播。栽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2、保持通风透光的生长环境,夏、秋季要进行遮荫。合理浇水施肥,并喷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及时清除病叶和落叶,剪去叶片上中部的病斑,集中烧毁。现花后适时喷洒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3、发病前喷酌量波尔多液加新高脂膜2次,每隔10~15天1次。发病期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喷药时注意叶片正背两面都要均匀喷洒。7~10天1次,连续多次,杀菌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

加强栽培管理,剪掉带有黑斑的叶片,通风透光。常用药物:75%百菌清、80%代森锌。

药品可在花店购买。

十、果汁阳台月季叶子有黑斑?

如果是芦荟,或者是别的多肉植物,一般是淋雨过多造成的。

也可能是浇水浇在身上,特别是肥水,容易造成这样的。

如果是一般木本植物,可能是黑腐病。

处理方法:

通风不良好而导致叶子有黑斑,防治方法为清除病叶,注意通风。

如果是气温低的缘故,白天要多晒太阳,晚上拿到室内,但别放到卧室,夜间会释放二氧化碳,对人身体不好。

如果是霉菌感染,建议主人在让盆景不吹到干燥的风的前提下适当通通风,用甲基托布津八百倍液喷施,并且控制浇水。适当补充一些阳光,增加氮肥。

植物黑斑病是好发于多种花卉及蔬菜的病害,由多种细菌和真菌引起;表现为叶、柄、幼果等部位出现黑色斑片状病损,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出。

侵染发生在潮湿季节,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叶斑,有时发生在叶柄、茎和花部。

症状:

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如月季黑斑病。

叶片上出现褐色到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如榆叶梅黑斑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