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垂丝茉莉的习性?
垂丝茉莉在东南亚比较常见,那里四季温暖,可以地栽,有些人家喜欢把它种在门口,开花的时候,一缕缕垂下来的花序,风一吹轻柔的飘动,漾起阵阵花香···真是美极了。
其实我国西南地区,也有很多垂丝茉莉,不过当时没那么火,现在喜欢它的人多了,不过都只能看看美图过把瘾,市场上还并不常见。
垂丝茉莉,最突出的习性就是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温度在15-28度生长最佳,在西南地区的山地有自然分布。
如果家养垂丝茉莉的话,不能过度暴晒,要按时浇水,保持通风,最低温保持在10度以上,不然容易适应不良、产生冻伤现象。
垂丝茉莉一般秋天开花,开完花后还会结果子,果子也可以观赏,到第二年春天基本成熟。
垂丝茉莉可以通过扦插、播种来繁殖,一般是春秋两季进行。
二、茉莉的不主要特点?
外形特点:
叶片:它的叶子都是纸质的,长度为4-12.5cm左右,两端会很圆或钝,基部的位置会有微微的心形。它的叶子形状有圆形、倒卵形或是椭圆形,也有的是卵状椭圆形,叶脉看起来都十分的明显。叶片有着短叶柄,且有关节。
2、花朵:它的聚伞花序是顶生的,一般会有3朵花,有的时候也有5朵。花苞片是很小的,只有4-8mm,为锥形,有较短的花梗。它有着很浓的花香,花冠呈白色,会在5-8月份的时候开花的。它的果也很小,直径是在1cm左右。
二、习性特点
茉莉比较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将它放在半阴的环境下也能很好的生长。它是有的很多品种的,有一些品种是很耐寒的,一般的品种能耐3℃的温度。它分布的地区很广泛,在我国、印度以及其它地区都有栽培。
三、茉莉花观赏特性?
1,茉莉花生长习性
茉莉花喜欢温暖湿润环境,喜欢肥沃透气性好含腐殖质多的偏酸性土,所以可以根据其特性来搭配盆土,要不然根系易积水烂根,茉莉花怕积水,稍微耐寒,长期低于负5度会冻伤,干燥严寒易冻死苗,茉莉花喜光照,但是怕烈日高温暴晒,所以在高温的夏季要适当的避开中午高温暴晒。
2,茉莉花有落叶和常绿之分
茉莉花品种很多,从春季到冬季都可以看到有茉莉花开花,而茉莉花大部分属于常绿灌木,而也有落叶的茉莉花品种,不过我们常见到大部分都是常绿茉莉,所以看到茉莉花冬季掉叶不要急,先搞清楚自己的茉莉花品种为先。
当然我们一般买的茉莉花品种有单瓣,复瓣,重瓣等之分,很多都属于常绿灌木和藤本,一般的宝珠圆润,重瓣笔尖等都是属于常绿灌木型茉莉花品种,常绿型的茉莉花品种在冬季落叶严重的话,那么就是养护出了问题,而我们熟悉的偏向藤本茉莉宝珠茉莉就属于落叶品种。
3,茉莉花开花特性需注意
茉莉花开花是很有特点的,开花几乎都是在茂盛枝条,而在老枝条不开花,这是要知道的,一般我们把茉莉花的枝条分为幼枝,旺盛枝条,衰老枝,幼枝长骨架,旺盛枝条开花主力军,而老枝条几乎不开花了。
,了解了茉莉花的开花特点,所以我们要经常更新老枝条,培养旺盛枝条,控旺幼枝条,达到我们想要的封盆开花连续不断的效果,在花谢以后及时修剪,做到让老枝条尽量抽发新枝,不能让老枝条徒长而消耗营养导致新枝条越来越少而出现僵苗不开花
四、茉莉花习性?
茉莉花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六喜六怕”:
1、喜温热,怕冰霜;
2、喜光照,怕荫蔽;
3、喜湿润,怕水涝; 4、喜肥沃,怕瘠薄;
5、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怕碱性土壤; 6、喜疏松,怕板结。
茉莉花虽然原产于亚热带,由于长期引种驯化,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湖南,直到北京都可栽培(北京为温室栽培)。广西横县位于祖国的南部,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4℃,最低月气温12℃,最高月气温28.5℃,无霜期长达336天,年平均降雨量1431毫米,主要降雨天气在6~9月份,年平均日照1778小时,特别适宜于茉莉花生长。所产茉莉花产量高、质量好、花期长。
1、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茉莉花对温度较敏感,要求温热湿润的气候,并能适应较高的气温;但不耐低温,抗寒能力差。
据调查,气温在10℃以下,茉莉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停止生长。19℃左右可以萌芽,25℃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时花蕾形成及发育较好。成熟开放适宜温度是32-38℃,这时茉莉花开放得早,开放率高,开放均匀,颜色洁白玉润,香气浓烈。温度低于32℃时,开放所需时间长,不整齐,开放角度小。温度在25℃以下一般不能开放;温度高于40℃,花蕾虽然开放,但容易发生闷黄现象,香气低,略有黄熟味。温度一旦超过50℃,鲜花就会被“烧死”。如果在安装有空调的室内把室温控制在20℃左右,可以使花蕾开放时间推迟10小时左右,解除低温后,使室温上升到花蕾开放的适宜温度,茉莉花就能很快开放,且香浓气纯。因此,有条件的茶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调节采摘后成熟花蕾的开放时间,缓解采摘高峰期加工所需的劳动力、场地、设备等紧张状况,提高茉莉花的经济效益。
茉莉花极不耐寒,气温在0℃并出现霜冻时,植株地上部分首先受冻害,轻则叶片和枝梢幼嫩部分枯萎,重者枝条大部分干枯死亡。若持续低温霜冻,露地栽培的,枝条韧皮部就会冻裂枯死。即使搭棚、盖草或盆栽,虽较耐轻微霜冻,但连续数天低温、霜冻,也会冻死。露地栽培的植株,土壤覆盖部分一般免受冻害。最迟在晚秋新抽生的嫩枝基部,只要有土壤覆盖,也不会受冻,仍保持绿色,当气温回升到活动温度以上时,迅速恢复生长,萌发新梢。但受冻后对次年鲜花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梅花”减产最严重。但是,提前做好防寒措施,如冬前施足有机肥料,适时培厚根茎部分土壤,霜冻过后及时剪除受害枝梢,结合中耕培土追施速效肥等,可增强抗寒能力,促进茉莉恢复生长,减少损失。广西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横县、灵山等县,多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2℃以上。冬季土壤5厘米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在0℃以上,茉莉露地栽培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茉莉是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长日照直射光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光照强,叶色浓绿,枝干粗壮,花蕾多,着色好、香气高;如光照不足或过于荫蔽,则叶色淡绿,叶片大而薄,光合作用产物减少,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植株发育不良,花的产量低,质量差。光照越强,茉莉的根系越发达,植株生长就越健壮,抗逆能力也随之增强。
据观察,日照率高的月份,茉莉花花蕾大,开放整齐,产量高、质量好,含芳香物质较多。最适宜的日照率(日照时数与该地同时期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为60%~70%。因而,露地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较空旷的坡地或旱地作园圃,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茉莉枝繁叶茂,水分蒸腾量大。当土壤持水量(指土壤达到毛管悬着水最大量时土壤含水量百分数)在60%~80%,排水、透水性较好时,最适合茉莉根系生长。产花季节,月降雨量100~150毫升,空气湿度在75%~80%的条件下,鲜花产量高质量好。但不同的品种,对水分条件要求也不同,单瓣茉莉根系分布较深(100厘米以上)比较耐旱;而双瓣茉莉,根系虽很旺盛,但入土深度不及单瓣茉莉,相对来说较不耐旱,需水分较多。
露地栽培的茉莉,在旱季缺水的情况下,会影响生长和萌芽,花朵细小,鲜花难采摘,产量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双瓣茉莉,受影响更大。因此出现旱情时,应及时灌溉。但是,茉莉喜湿怕涝渍,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发生烂根闷死现象。故茉莉花选地种植时,要考虑到土地的排水、灌水条件,开好排水沟。遇上雨季,更要及时排除积水。阴雨天气,也会影响茉莉的生长,鲜花水分含量增加,采摘时应注意选择无雨时进行,采收后及时晾干。
4、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茉莉的根系比较发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产花季节,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要求有较深厚的土层。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的土壤或粘性较小的轻粘土比较适宜茉莉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即使是双瓣茉莉,根系入土可达30厘米以上,支根多,根须茂密,地上部分生长健壮,花多质高。相反,如土壤粘性过大,有机质缺乏,通透性差,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此时植株矮小,茎枝纤细,花少而小。
土壤的酸碱度对茉莉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不利。据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区调查,PH值在6~6.5的微酸性土壤比较适合茉莉的生长发育。由于茉莉怕碱,切忌在碱性土上种植。微酸性土壤种植的在管理过程中,也不宜过多使用碱性肥料和农药,如石灰等。
5、地形、台风对茉莉生长的影响
地形对于茉莉的生长本来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因地形涉及到排灌、温度、台风、霜冻等多种生态条件,因此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来说,向阳的丘陵坡地,光照强,空气流通、冷空气不易沉积,排水良好,对不耐寒的茉莉有极大好处,而且能逐步锻炼耐寒性,利于安全越冬。因此,在向东或向东南的坡地上开辟茉莉园,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加强管理,不但可提早采花时间,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减轻冻害。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南临北部湾,每年5~12月,都可能受到台风的侵袭,其中尤以7、8、9月台风次数最多,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有梧州、桂平、贵县、南宁、宁明一线以南地区,其中钦州、玉林地区受灾较严重。随台风而来的是暴雨或大雨。暴风雨严重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可能造成植株倒伏或大量落花,或使土壤肥料大量流失,或花地积水。因此,台风来临前要开好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泄,雨后视土地情况及时扶正倒伏植株,土壤稍干后及时施肥培土,使茉莉迅速恢复生长。台风虽带来灾害,但在干旱季节发生,能带来降雨,可缓解旱情,利于茉莉的生长发育。
除台风外,广西每年10月中旬前后发生的寒露风,对茉莉生长也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干冷型寒露风,干燥寒冷,会造成茉莉孕蕾困难,影响秋花产量质量。因此,应争取在9月底、10月初追施肥料,轻培土,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使茉莉正常生长、开花,减少损失。
二、茉莉花的生长习性
茉莉花的叶片是对生叶,由叶腋抽生新梢,并且是成对抽生的。如由一主茎抽生一对主枝,这一对主枝又分别抽生一对或二对侧枝。在条件适宜时,枝梢成倍增加,花蕾也随之倍增。掌握这一生长规律,适时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加强管理措施,就能促使分枝,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为夺取高产创造条件。
三、茉莉花的开花习性
茉莉从新梢形成到开花采摘,这一时期,通常花农称为“造花期”,大约30天。从萌芽到现蕾约15天,从现蕾到成熟开放约13天。花蕾发育过程中色泽嫩绿逐步转为黄绿、黄白、乳白、雪白。到雪白时的花蕾正处于含苞待放期,称之为“熟花”(或桶花、当天花)。熟花正是适合采摘的时期。待鲜花开放后,无论是采摘下来或者留于枝头,在24小时之后,色泽又由雪白转为紫红色或黄色。此时香气已大部散失。再过24小时,花瓣完全枯萎凋谢。当然,温度、光照、晴雨等环境因素也影响这一过程的加速或延缓。品种不同,萎蔫期也不相同,双瓣或多瓣种比单瓣种略长。
茉莉每日开花的时间也因季节各不相同。春花多在夜间9时开放;伏花多在傍晚8时开放;秋花又在夜间9~11时开放。
茉莉的聚伞花序通常由3~15朵单花组成。也有由20多朵甚至超过30朵单花组成的。开放顺序,先开顶花,然后,由上至下,成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