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玫瑰茄国内种植吗?
玫瑰茄,这种原产于东半球热带地区的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植株造型美观大方,花朵靓丽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果实娇艳艳红,看起来非常的好看,而玫瑰茄还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产品,不但能够入药,而且还能够制作花茶,被誉为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品种,被引入国内种植之后,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一直不温不火,过去大火过一段时间之后,就经常传出滞销卖不动的现象发生。
玫瑰茄这种植物耐心十足,对于环境土壤要求不严,在国内很多地区均能种植,加上管理比较粗放,产量颇丰,如果要是有好的深加工,玫瑰茄确实是一种不错的种植品种,但玫瑰茄在国内开展种植了将近二十年,结果却是每年都销路堪忧,主要原因是玫瑰茄这种产品作用过于单一,而且相对的小众,作用利用率并不是很广泛,从而也制约了玫瑰茄的经济价值。在农村大集上经常看到有人在卖玫瑰茄,这种颜色俏丽的花儿一样子的果实,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随着种植玫瑰茄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放弃了玫瑰茄的种植,目前玫瑰茄的种植越来越少,按道理说应该出现物以稀为贵的场面,但这样的场景在玫瑰茄身上依然没有发生,每年都会有玫瑰茄滞销的消息传来,这种看似漂亮的玫瑰茄,归根到底还是作用过于单一,并不能够作为大宗的商品进行销售和利用,也是玫瑰茄真实的写照。所以说这个品种的引入还是没有市场导致的败笔。
玫瑰茄被引进之后,在商家的宣传下,玫瑰茄成为了高价、高利润、潜力大的象征。而且这个品种种植周期短暂,当年就能够收获,收益时间较早也是让其迅速成为火热的种植品种,但丰收之后的种植户,却遇到销售的难题,在辗转多年之后,这个种植品种逐渐的被大家所遗弃,变成了现如今的很少有人在种
二、玫瑰茄适合哪儿种植?
玫瑰茄主要在我国东南、西南、华南种植,是锦葵科植物。我们经常喝的玫瑰茄花茶是玫瑰茄的干燥花萼和小苞片。
三、玫瑰咖与玫瑰茄的区别?
没有区别,玫瑰咖与玫瑰茄就是一种东西,玫瑰茄又名洛神花,植株繁茂,枝干粗壮,它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好看又好养!植株高大,有些能够长到两米多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外观来看,玫瑰茄的茎部颜色比较艳丽,呈现出淡淡的紫色。玫瑰茄的根系也非常有特点,就像一个个棱锥一样。
四、怎样种植玫瑰茄?
1、土壤要求
玫瑰茄怕涝、不怕旱,在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生长良好。种植前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作为底肥。
2、种植密度
种植株行距0.6-0.8厘米,每亩播种1300-1500塘。
3、播种时间
四月中下旬至五月初播种为好,点播每塘3-4粒。也可以营养钵育苗后移栽,在苗高12-15厘米时移栽。注意播种前需要浸种12小时。
二、玫瑰茄种植管理
1、及时防虫害
玫瑰茄一般播种5-7天出苗,每亩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喷雾防治害虫。喷撒农药在开花前进行,开花期切忌不能喷施农药,药毒残留在花萼内影响残留、品质。
2、间苗与打尖
植株高度10-15厘米间苗,间出弱苗、病苗,每塘仅留一株健壮苗,其余拨去补缺塘,间苗太迟影响生长。植株高度80厘米打尖,促使枝壮花多萼肥。
3、施肥与灌水
种植玫瑰茄地力太差时适当追施肥料,亩浇复合肥20千克、尿素8千克、锌肥5千克提苗。开花前亩施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促进开花。
4、中耕除草与排涝
植株高度30厘米结合追肥进行培土。需要中耕2-3次。夏季雨水多,杂草丛生,视情况人工拔除杂草,必要时挖沟排涝,避免出现死苗、根腐病等。
5、采收晾晒
玫瑰茄主要采收萼片,十月中下旬花包内的籽粒变硬或呈褐色时剪下果枝,摘去花萼连同果实,待缩水后脱去花萼。可利用细金属管脱萼,将圆果推出,花萼要保持完整,不能分掰剥下。玫瑰茄有酸性,容易发霉,晾晒应该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