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花螳螂的各个生长阶段?
兰花螳螂(Hymenopus coronatus),是花螳螂科的其中一种(偷偷插一句,这个科里的螳螂颜值都好高),栖息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热带雨林。
兰花螳螂是昼行性昆虫,白天出没,夜间则躲藏起来,也是一种猎食性很强的动物。主要以捕食昆虫为生,甚至会出现捕食同类的情况。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和行为习惯变化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龄若虫阶段
公螳螂与母螳螂1龄阶段外观一致(刚孵化出时为一龄,成虫前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皆穿着一身酷炫的橙黑穿搭,虽然耀眼,但却是它们能减少被捕食而所作出的刻意伪装。
这一阶段它们拟态了红蝽幼虫的配色,说起原因,这其实是有一番讲究的。红蝽虽然看着肥美还行动缓慢,但是由于其天生的一受到惊吓便放“臭屁”的行为经常受到捕食者的嫌弃。所以很多昆虫在若虫阶段时就特别喜欢拟态成蝽来迷惑敌人,从而让自己更安全些。
兰花螳螂:你以为我是兰花?其实我只是拥有少女心
一龄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你以为我是兰花?其实我只是拥有少女心
红蝽
一龄若虫阶段至成虫前期(最好看的登场了!)
待其开始蜕皮来到二龄阶段时,才会转变为同兰花的花骨朵一般的相貌。在野外,这往往是它们最为靓丽的时期。
它们的身上会演化出与花瓣的相似的颜色和构造,喜欢停在兰花叶子上,并根据所在的兰花植株的开花颜色的深浅来变换自身的身体颜色,从而达到最完美的伪装。在自然条件下通常以白色为主,粉红、玫红等色调也可能出现。
兰花螳螂:你以为我是兰花?其实我只是拥有少女心
栖息在粉色兰花上的粉色体色兰花螳螂
除了在外表上模拟兰花,它们还会学习兰花诸多小细节。例如,兰花螳螂移动时会有一套非常特别的慢摇步伐,远远看过去,就像是兰花本身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它还能仿照兰花一样吸收紫外光,这让它们在蜜蜂等昆虫眼中呈现出来的颜色与兰花花瓣相似。
你以为这就没了,那你就小看兰花螳螂了。兰花螳螂的颚部还能释放出昆虫喜欢的气味,自然环境中,蜜蜂对于若虫释放的化学物质非常感兴趣,所以蜜蜂常常是兰花螳螂的首选诱捕对象。加上超快速挥出的镰刀状前足,兰花螳螂的出击无往而不利(求小蜜蜂的心理阴影面积,认不出来也就算了,还要诱惑我)。
兰花螳螂:你以为我是兰花?其实我只是拥有少女心
兰花螳螂捕食
在螳螂中,雄性经过6~7次蜕皮 / 雌性经过8~9蜕皮,即成为成体。它们第一次蜕皮后,公螳螂与母螳螂便开始有了形态差异。在没有蜕皮前,两者的腹部都是八节,经过蜕皮后,“帅哥”的腹部仍然有八节,而“美女”的腹部则会变6节。
可能这不是好分辨,毕竟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抓来观察的,那么分辨它们还有另一种方法。一般在5龄之后,通过个体大小即可判别同批出生的兰花螳螂性别,大的是雌性。
成虫阶段
随着花骨朵逐渐绽放盛开,花瓣颜色渐渐变浅,兰花螳螂若虫的颜色也随着一次次的蜕皮逐渐变浅,如同兰花在花期中的形态变化。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仿佛即将开败的花朵。
这个时候,它们就要转移栖息场所了,雌性会停留在开着白花的枝头,雄性颜色会较黯淡些,因为需要四处移动、去寻找雌性交配,小而暗淡的身体有助于它们藏匿身姿。成虫时,螳螂并不释放化学物质,主要靠拟态以及突然出击的捕捉技巧来捕食体型略大的昆虫,比如蝴蝶。
兰花螳螂:你以为我是兰花?其实我只是拥有少女心
成虫阶段的雌雄螳螂交配
公螳螂与母螳螂有着较为极端的性二态,成年公螳螂的体型只有2.5厘米,而母螳螂的体型则是公螳螂的两倍。所以在体型上,公螳螂比母螳螂明显要矮小许多。
二、螳螂进化是怎么形成的?
螳螂不是由蟑螂进化来的,它们有不同的进化路径。
螳螂和蟑螂都是昆虫,都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但螳螂属于螳螂目,蟑螂属于蜚蠊目,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螳螂和蟑螂在外形、习性上区别很大。螳螂是纯粹的肉食性昆虫,头部、胸部和腹部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前肢进化为捕食利器,螳螂生活在草丛、树木中。蟑螂则身体三部分特征区别不大,食性为杂食,什么都吃,还传播疾病,属于典型的害虫。
除了同属于昆虫纲、有肢亚纲外,螳螂和蟑螂没有相同之处,它们之间不存在进化关系。
三、兰花螳螂母成体几龄?
兰花螳螂母虫8龄成体。
兰花螳螂,顾名思义,长在兰花上的螳螂,体型弱小,1公分左右,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善于伪装,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兰花螳螂的身体会随着成长改变颜色,从血红转为粉红再到白色,其中3、4龄是最漂亮的阶段。
螳螂都是昼行性的昆虫,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四、为什么有兰花螳螂?
很久很久以前,一群螳螂跑到了绿色植物上,逐渐演化成了绿色,而另有群螳螂跑到了花上,就成了你所见的兰花螳螂
五、螳螂的进化顺序?
1、首先,螳螂6级第一次进化,是一定要进化Q的,因为要先进化有伤害的技能。
有部分玩家喜欢先进化E,觉得E技能进化后,击杀可以刷新,用起来比较灵活。这样想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伤害都没有的话,何来的击杀,
而且对于打野来说,进化Q能大大提高螳螂的刷野效率,至于W,升级后刷野也很快,不过对敌作战方面伤害不足,喜欢刷的玩家也可以先进化w。
2、11级进化,W或者E都可以,推荐E,因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自己的灵活性了。
3、16级第三次进化,选择W或者R,R技能可以隐身3次,打单带和单抓厉害;w打团的时候可以喷到多人,打团厉害。
六、兰螳花进化路线?
兰螳花已经是最终型态了,无法再进化了。
兰螳花,日本任天堂公司发行的掌机游戏系列《宝可梦》(国内常称“口袋妖怪”)中登场宝可梦的一种,首次出现在第七世代游戏《宝可梦:太阳/月亮》。
七、兰花螳螂几龄可以分公母?
2-3龄,兰花螳螂雌雄辨别法是什么:
1、成年雌性大约6-7厘米长,而雄性只有大约2.5厘米。和雌性比起来,雄性极为矮小,雄性和雌性也有不同的外观,
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成年雄性有白色翅膀和桃红色及橙色的身体,腿和长翼几乎没有变化;而雌性在腿上的颜色有变化。
在雌性的背上有一个绿色斑点,而雄性则是一个棕色斑点。
2、雌性兰花螳螂外形颇似色彩鲜艳的兰花,像一朵兰花一样吸引着猎物。它的腿部颇似花瓣,体色呈现黄色或者白粉色,
然而雄性螳螂却存在着一定差异,雄性的身体仅是雌性的一半,体色呈绿褐色。
雌性螳螂进化策略是猎捕授粉昆虫,其体形模拟成鲜艳的兰花,而雄性体形较小,色彩平淡,适合于隐藏伏击猎物。
八、为什么我的螳螂从绿色变成了粉色?
因为春天是前期 前期螳螂为了输出只能进化q 如果为了机动性可以进化e,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在沟谷雨林发现一只兰花螳螂,它恰巧在一株兰花上。兰花螳螂外貌酷似兰花,多栖息在白色和粉色花朵的灌木丛上,它像花一样的保护色,既可以骗过鸟类捕食,也可以骗来传粉昆虫进行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