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兰与石菖蒲区别?
1.科属不同
水兰,又称水禾、宽叶泽苔草、泽泻科泽,禾木科苔草属多年生沉水性植物,是极为稀有的禾本科水生植物。
石菖蒲,又叫九节菖蒲、山菖蒲、药菖蒲等,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
2.形态特征不同
水兰是生长在半水生环境中的,单子叶植物,具有一豆大的短茎,并由此长出莲座生线型的翠绿色叶,叶多肉,叶缘在放大镜下观察有锯齿,没有叶柄,叶型狭长,约40~150㎝,通常水越深,叶较长,末端呈圆钝形。 雌雄异株,雌花由雌株短茎长出,具一细长花柄,花柄常呈弯曲状或螺旋状,花单生、白色。雄花由雌株短茎形成花囊,没有花梗,会因膨账而开裂,此时成熟的雄花便由底成床浮至水面,并与漂浮在水面的雌花完成授粉作用。
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厘米,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毫米,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二、做香囊用石菖蒲还是九节菖蒲?
做香囊用石菖蒲
现在我们可以用丁香、艾叶、白芷、藿香、石菖蒲、薄荷等制成既能开窍醒神,又可避蚊驱虫的小香囊。
石菖蒲又称为尧韭,通常高20~30cm,多生于山涧水石空隙中,用手揉搓后可闻到辛辣的特殊气味。
三、菖蒲土话叫什么?
答菖蒲土话叫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花语是信仰者的幸福/仰慕的信。原产中国及日本,前苏联至北美也有分布。
四、菖蒲黄金姬和虎须哪个好养?
答:菖蒲有很多种类:金钱、虎须和黄金姬。其中,虎须比黄金姬好养。
虎须是中国传统品种,叶片颀长,挺立舒展,抗性比金钱好,很皮实。
黄金姬是日本品种,叶片呈鹅黄色,特别细嫩,密密丛丛,容易焦尖黄叶,比较难以伺候。
五、菖蒲是什么花?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花菖蒲(学名: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是玉蝉花的变种。多年生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根状茎短而粗,须根多并有纤维状枯叶梢,叶基生,线形,叶中脉凸起,两侧脉较平整。花葶直立并伴有退化叶1-3枚。花大直径可达15厘米。外轮三片花瓣呈椭圆形至倒卵形,中部有黄斑和紫纹,立瓣狭倒披针形。花柱分枝三条,花瓣状,顶端二裂。蒴果长圆形,有棱,种皮褐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以日本栽培最盛,己育出一百多个品种。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
六、能编席子的菖蒲是哪种?
能编席子的菖蒲应该是水菖蒲,它是最常见的菖蒲,又被称为水宿,多生长在水边和湿地中,叶子较长,适合于编席子。
七、菖蒲节的由来?
菖蒲节又名端午节,为农历的五月初五。按照过去的说法,五月初五是一个夏季防疫病毒的重要日子。而菖蒲叶形如剑,香气悠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防疫驱邪、消病祛毒的灵草。因此,古人们都纷纷在各自的门上,悬挂菖蒲及艾叶等,以达驱邪避毒的目的。菖蒲节由此而来。
八、菖蒲生长在我国哪些省?
菖蒲生长在我国南北各省。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原产中国及日本,北温带均有分布。